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模板授課內容 方方圓圓教 學 目 標 1.認識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圓形的動物,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征。 2.運用方形、圓形燈幾何形概括動物的外形,并抓住動物的特征進行添畫。 3.養成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概括、細心、觀察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 重點:用簡單的幾何形概括動物的外形;教學難點 難點:抓住典型特征進行概括、夸張、簡化、添畫。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情境創設教學媒體 Ppt板書設計 方方圓圓 整體到局部/幾何形概況 典型特征教學過程 序號 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1 2 3 4 1-5分鐘 5-20分鐘 20-35分鐘 35-40分鐘 一、魔術引入(方圓變動物)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魔術,請大家仔細看,大家認識這是什么形狀嗎?” “原來方方圓圓可以變出那么多動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用簡單幾何形表現動物外形的方法,走進第三課《方方圓圓》。” 揭題《方方圓圓》。 二、新授 (一)、出示圖片,找出外形是方形或圓形的動物。 “你能分辨出,哪些動物的外形分別近似圖形、方形?” (二)、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動物,哪些外形可用方形、圓形來概括 (三)、欣賞黃永玉《羊》,總結:添畫動物典型特征,有助于準確表現動物。 “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非常有趣的老爺爺:黃永玉先生,他今年93來歲了,仍然每天保持上午寫作、下午畫畫的習慣。他的彩墨作品非常著名,常以淋漓之墨色為基調,凝重灑脫的線條為骨骼,構思奇特,畫作中洋溢著童稚、喜悅與奔放,或幽默,或睿智,值得反復玩味。” “這是一幅《羊》,在用長方形概括了外形后,還添加了哪些典型特征來準確表現它?” (四)、看局部,猜動物,了解動物特征。 總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是的,羊有區別于其它動物的典型特征,尖尖的角,短短的胡子,卷卷的毛等。” “我們每種動物都有區別于其它動物的典型特征,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看你能不能通過局部特征猜出他是什么動物? (五)、欣賞《烏龜》,與真實烏龜對比,少了什么? 總結:非典型特征,可省略簡化。 “我們再來欣賞一幅畫《龜》,與真實的烏龜相比,它少了什么?” “烏龜的紋路不是烏龜的典型特征,我們便可以將其簡化或省略。” (六)、欣賞大師名作,簡單描述添畫、夸張、簡化等方法。 (七)、教師示范 強調方法步驟:1.概括幾何外形;2.構思動物特征,哪些添畫夸張哪些簡化;3添畫動物典型特征; “跟著老師一起來回憶一下,第一步:幾何形概括外形;第二步:添畫、夸張動物典型特征;第三步:簡化、省略非典型特征。” “孩子們學會了嗎?” (八)、欣賞學生范作 三、創作 仔細觀察,認真回憶,用簡單幾何形概括動物外形,并抓住典型特征,準確表現喜歡的動物。 展評 哪一幅最喜歡,為什么? (抓住動物特征,可以快速、準確的表現動物) 綜合性評價方式。 形成性評價。 根據學生自身經驗,用認識的幾何形猜測動物名稱。 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觀察動物外形,用形狀概括動物的整體和局部。并學會抓取動物的典型特征。 用簡單的幾何形準確表現動物的形象。 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并對他人的作品發表意見,并對表現過程進行分享。 激發興趣,調動經驗,情境導入。 建立形狀意識。抓住典型特征,快速準確的表現動物的形象特征。 學會畫動物。 訓練學生的欣賞與表達能力,在群體中互助互學,合作成長。課堂形成性 練習 幾何形動物的草稿; 動物作品。課后作業 觀察身邊的動物,用所學進行速寫表現,并與家人朋友老師分享。教學反思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是學生在經過一二年級的感知行學習后進入造型學習具有理論意義的第一節課,對未來的造型學習中建立形狀意識十分重要。在表現過程中,雖然學生掌握了形狀意識,但比例經驗尚欠缺,有可能畫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應對學生進行關鍵點的引導,樹立信心。對學生的審美應予以包容和多元性引導,增強趣味性和同真心的鼓舞,而非寫實性。學生對視頻、圖片的興趣更濃厚,減少理論性的語言描述,在形象中通過觀察去感知,更直觀,利于學生吸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