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物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必修第一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業練習1、一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大小為v0=5 m/s,加速度大小為0.5 m/s2,求: (1)物體在前3 s內的位移大小; (2)物體在第3 s內的位移大小。 2、某型號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某型號的飛機在平直跑道上加速時可能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 m/s2,當飛機的速度達到50 m/s時才能離開航空母艦起飛.設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問: (1)若要求該飛機滑行160 m后起飛,彈射系統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艦上不裝彈射系統,要求該型號飛機仍能在此艦上正常起飛,該艦身長至少為多長? 3、汽車以36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勻速行駛,剎車后以2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求: (1)剎車后3 s末的速度大小; (2)剎車后汽車發生位移16 m所經歷的時間; (3)剎車后8 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大小。 作業練習解析和答案 1.解析 (1)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v0=5 m/s,a=-0.5 m/s2 前3 s內物體的位移x3=v0t3+at32=5×3 m+×(-0.5)×32 m=12.75 m. (2)前2 s內物體的位移 x2=v0t2+at22=5×2 m-×0.5×22 m=9 m 因此第3 s內物體的位移 x=x3-x2=12.75 m-9 m=3.75 m。 2.解析 (1)設彈射系統使飛機具有的初速度為v0,由運動學公式v2-v02=2ax 可知v0==30 m/s. (2)不裝彈射系統時,飛機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公式v2=2ax可知該艦身長至少為x==250 m。 3.解析 (1)汽車的初速度大小為v0=36 km/h=10 m/s 剎停時間t==5 s 所以剎車后3 s末的速度大小為v1=v0-at1=4 m/s (2)設汽車發生位移x所經歷的時間為t2,則汽車的位移x=v0t2-at22=16 m 解得t2=2 s或t2=8 s(舍去) (3)由于8 s大于汽車的剎停時間,所以8 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大小為剎停距離, 即x1==25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