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考場作文寫作指導課(第一階段III)如何充實文章內容之細節描寫有了好的選材,作文已成功了一半。但能否將好的選材寫得生動、豐滿、有感染力,這就考驗小作者的文字功力了。有的同學選好素材后,苦苦尋章搜句,遲遲不能落筆,即使最后完成了作文,字數卻沒達到要求的標準,或者只是超過標準線幾個字(要知道,壓線600字的作文是不能拿高分的,要想拿高分作文字數一般要在750-900字之間)。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充實文章內容,也是就把短文寫長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方法之一——細節描寫。一、什么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具體、細膩地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以及景物、事件發展、場面氛圍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一種寫作方法,我們這里重點學習人物細節描寫。著名作家李準曾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同樣如此,我們的作文中,如果沒有傳神的細節描寫,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就會失去感染力,讓人讀了感到很枯燥乏味。練習1:對比以下幾組文字,說說哪一組文字更生動,更有感染力,并說說為什么。第一組:(一)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他說不下去了。然后他高喊著:“法蘭西萬歲!”接著,他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二)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第二組: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開始有些想家了。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歡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看夕陽。第三組:(一)我知道班主任今晚肯定會打電話給我父母,告訴他們我考試作弊的事情,所以心里一直很緊張。果然,晚上爸爸接了電話,掛斷電話后神情變得十分凝重。他讓媽媽和妹妹都聚到客廳來,開個家庭會議。我知道,我要完蛋了。在開會時,爸爸狠狠批評了我,媽媽耐心地開導我,妹妹也過來鼓勵我。我的心里五味雜陳,不禁流下淚來。(約150字)(二)我知道班主任今晚肯定會打電話給我父母,告訴他們我考試作弊的事情。忐忑不安地回到家,輕輕擰開房門,先探探頭,觀察家中氣氛如何。熱騰騰的飯菜已經端上桌,一家人正圍坐在桌子旁等著我。媽媽在喂3歲的妹妹吃飯,爸爸見到我回來,立刻站起身來,取下我肩上沉重的書包,心疼的說:“怎么回來那么晚,快吃飯吧。”我輕輕的舒了口氣。但好景不長。過了一會,爸爸的電話響起來了。我的心“嗖”地跳到了嗓子眼。媽媽招呼著我:“看你臉色多蒼白,一定是缺營養了,多吃些,多吃些。”但我卻怎么也吃不下了。豎起耳朵聽房內的爸爸說些什么,卻什么也聽不著。果然,爸爸掛斷了電話走出里屋,臉上的神情變得十分凝重,一雙犀利的眼睛盯著我。他盡量讓自己表現得平靜,但深鎖的眉頭和下垂的嘴角讓我感受到他胸口那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吃完飯,全家開個會。”他的聲音嚴厲而不容置疑。這頓飯我像是吃了一個世紀,但終于還是吃完了。爸爸、媽媽、妹妹和我都聚到客廳來。我低著頭,卷著衣角,靜靜地等待著暴風雨的來臨。3歲的妹妹似乎也感受到了家中不一樣的氣氛,乖乖地呆在媽媽懷里。爸爸首先發言。“剛才班主任打來了電話……”爸爸轉述著班主任的話,語調比平時低沉,咬字卻鏗鏘有力,我知道他一定在壓制著胸中的怒火。突然他抬高了語調,聲如敲鼓地說:“你怎么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真讓我失望!”一字一句,都重重地捶打在我心上。我只感覺耳朵、臉頰一陣灼熱,有兩行咸咸的液體從眼眶奔涌而出。羞愧充盈在我體內,爸爸再說什么我已接收不到了,只感覺他嚴厲的如洪鐘一般的聲音,在我耳邊嗡嗡響。也不知過了多久,這聲音漸漸消失了。換來的是一片靜默。這時我才敢稍稍抬頭,卻瞟到媽媽噙著淚花的雙眼。她剛才任由著爸爸訓斥我,一直沒有說話,但我能體會疼愛我的她內心有多失望,多痛苦!末了,她嘆了口氣,柔和的聲音里掩飾不住心疼:“好了,妞妞應該已經知道自己錯了,讓她進屋好好反省吧。”媽媽伸出手,似乎想像平時一樣撫摸一下我的腦袋,但卻在半空中定住了,然后她用那只手推了推我,示意我進屋去。這時,一直縮在媽媽懷里的妹妹走過來,暖暖的小手一只牽住我,一只替我擦眼淚。一邊擦一邊說:“姐姐不哭,我們幼兒園老師說改正了錯誤就是好孩子。”我的淚突然又涌了出來。(約920字)請你根據以上文段的對比,說說如何巧妙運用細節描寫?二、如何巧妙運用細節描寫(一)多種人物描寫綜合運用人物細節描寫包括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在刻畫人物講述事件時,要從這些角度去展現事件中的人物,人物才能寫得有血有肉,文章才會因為真實、細膩而具有感染力。注意,描寫時可以側重于某一方面的描寫(如側重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但不能僅從一個角度去描寫,應多種綜合多角度描寫,使讀者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去加深感受。(二)化概述為生動,讓人物自己活起來描寫是記敘文的生命,有沒有精彩描寫決定了這篇文章的成敗。但我們的中學生常常分不清記敘和描寫,常用平淡的記敘代替生動的描寫,因此總把文章寫成流水賬或缺乏感染力干巴巴的文章,人物好像是木偶被作者操控著,而不是自己活起來。請看以下例子:以平淡記敘代替生動描寫的文段:回來那天后母問我為什么不跟她說一聲,我說我跟父親說過了。她很生氣,認為我眼里沒有她,就給了我一個嘴巴。我本能地要還手,被兩個老媽子拉住了,后母卻說我打她。父親聽到了,就從樓上跑下來,把我打倒在了地上。運用描寫手法,化概述為生動的文段:回來那天,我后母問我:“你回來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說一聲?”我說,我向父親說過了。她尖著嗓子說:“噢,對你父親說過了,你眼里哪里還有我呢!”掄起胳膊打了我一個嘴巴。我本能地要還手,被兩個老媽子趕過來拉住了。后母一路銳叫著奔上樓去:“他打我!他打我!”父親趿著拖鞋,啪嗒啪嗒沖下樓來,揪住我,拳腳相加,吼道:“你還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我覺得我的頭偏到這一邊,又偏到那一邊,無數次,耳朵也嗡嗡作響,最后什么也聽不到了,我坐在地下,又躺在了地上,只看著他還揪住我的頭發一陣踢。第二個文段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以及我被打時的真切感受,對人物聲音的描寫也不一樣,有“尖著嗓子”“一路銳角”“吼道”,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心理而變化;用詞也十分準確,后母的跑是邊叫邊“奔”,而父親是“趿著拖鞋,啪嗒啪嗒”地“沖”下來。讓我們感覺并不是作者在轉述事件,而是身臨其境地看到當時的情景,感受到作者的委屈絕望,畫面感十分強烈。這得益于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讓人物自己說話、自己行動、自己思考、自己感受,人物自己活起來了。化概述為生動的方法就是:化平淡記敘為生動描寫,弱化過程,強調畫面。練習2:請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化概述為生動,豐富以下文段,可以適當加入情節:一天夜里,因為一些小事我和爸爸吵架了。一氣之下,我奪門而出。在無人的小路上走著走著,我突然發覺多了一個影子,嚇出了一身汗。轉身一看,竟是父親!他走過來說:“回家吧。”原本還怒氣沖沖的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就滅了,不由自主地跟著父親回家去了。(三)錘煉詞句,巧用修辭掌握了有好的寫作方法,還需要積累好詞好句,錘煉文字,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如何寫出好的描寫語句?我們先來看練習1的第二組文字。很明顯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體形象,或使用修辭,或精心錘煉了動詞、形容詞,是語言具有描摹美。兩句表達的都是“女孩想家了”的主題,但第一句只是交代“想家”,這種感覺是抽象的、模糊的。而下句通過“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看夕陽”的意象,蘊含了思念縈繞、感傷別離的孤獨感,讓人不禁聯想起“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詩句,給人深刻印象和美的享受。再來欣賞以下文段:冷銀似的月光,灑落在他蒼白、憔悴且爬滿皺紋的臉上,凄涼的北風拉著他的衣襟,吹起他黑發中夾雜的銀絲。父親渾濁的眼中布滿了血絲,渾身瑟瑟發抖,身上的大衣裹得緊緊的。【評語】這段文字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和環境描寫烘托的寫作手法,“冷銀似的月光”突出月夜的寒冷和月光的亮白,月夜的寒冷為下文寫父親“瑟瑟發抖”做鋪墊,月色的亮白襯托出父親臉色因寒冷而凍得蒼白;“北風拉著他的衣襟”運用擬人修辭,一個“拉”字,寫出北風的凄寒以及父親衣衫的單薄,一個“裹”字突出父親寒冷的感受,但為了不打擾我學習,即使寒冷也不進屋,于描寫之中透出父親對我深沉的愛和我對父親深深的疼惜。“蒼白”“憔悴”“爬滿皺紋”“凄涼”“渾濁”“緊緊”等形容詞的使用也準確而生動。如何寫出好的描寫語句?①巧用修辭手法②錘煉語句,特別是動詞和形容詞③適當使用寫作手法,如烘托、反襯、對比、懸念、鋪墊等。(四)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個性化描寫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但是反映到同學們的作文中卻幾乎是“千人一面”,“眾口同腔”。這樣的作文,了無新意,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也很難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讓我們所寫的人物走出“大眾化”、“概念化”、“臉譜化”的誤區呢?我們先來看以下幾個病例:病例1:“我的表弟真可愛,明亮的大眼睛,像蘋果一樣紅的圓臉蛋。他一笑時,臉上還有兩上小酒窩呢。”【診斷】一描寫小孩肖像,就用“像蘋果一樣紅”來形容臉,就用“小酒窩”來標明特征,常會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話。【醫治】應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畫出“這個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 病例2:“哥哥長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圓圓。”【診斷】過于簡單,缺乏形象性描繪。【醫治】可以選擇含義具體并富有形象感的詞語,或恰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之具體、生動、形象起來。 病例3:“她,長頭發,柳葉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紅底白花的襯衣,發亮的皮鞋,黑色的褲子,她就是我的老師。”【診斷】生怕會漏掉什么沒寫上,以致從頭寫到腳,繁雜無重點,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醫治】寫外貌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不是為寫外貌而寫外貌,因此要根據需要有重點有選擇地刻畫,選取能表現人物個性的特點重點描寫。再來看以下幾段范文: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曹雪芹《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的文字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朱自清《背影》從以上例子可見,要使描寫生動,必須抓住事物最有特點的方面做細節描寫,才能讓人物、事物鮮活起來。學會抓住重點,有幾個步驟:1. 細心觀察 觀察人物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各方面的特點,找出人物在思想品質、言談舉止、著裝打扮、身高體態、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特點。 2.篩選特征 選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與性格的特征,不求面面俱到。 3.捕捉瞬間捕捉最能表現人物內心情感與個性特征的瞬間畫面,做細節描寫。練習3:描寫你的一位老師,注意抓住人物特征,字數150字左右。(五)注意詳略得當但是,在作文中,描寫是不是越細越好呢?不是。文章需要細節,但不是繁雜細節的無意堆砌。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取舍,詳略得當,文章才能重點突出,中心明確。什么時候需要細節描寫?1.需要突出人物或事物的典型特征時,再進行精雕細刻,,如果萬事必細,則會流于臃腫,毫無意義。2.能突出文章中心、文眼的細節,應詳寫。如前文在“化概述為生動”舉的例子,為了突顯后母的囂張和父親的暴戾,對后母和父親的動作、語言進行了詳細描寫,而涉及“我”的內容只是用記敘簡單帶過,因為在對后母和父親的描寫中已滲透了我的感受;再如練習1的第三組范文,除了描寫父母對“我”的關心和教育的細節外,還花了大量筆墨寫“我”的感受,這是為了突出“我”的后悔內疚,突出此事對我的影響和意義,從而深化文章的中心。父母對“我”的教育又是能突出文章的內容,所以前文略寫父母的“關心”,后文重點寫父母的“教育”。兩個文段中同樣有涉及“我“的感受的內容,而文段中心旨意不同,描寫的詳略處理也不同。練習4: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并作出評價,說說該怎么修改。變化在初中這三年的學習生活里,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既是嚴師又是慈母。她為了把我們從不懂事的頑童,教育成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當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她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從不大吼小叫,當有同學生了病的時候,她就像慈母一樣去愛護、照管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初一時的一件事情。那時,我們剛剛邁進中學的大門,對一切的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鮮有趣,和我一起升進來的,還有小學同學小東,他個子不高,胖胖的,圓圓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看上去的確挺招人喜愛。但是,他又是出了名的淘氣包。在小學的時候,他是讓老師最頭痛的一個學生。上樹掏鳥蛋,偷摘李爺爺種的紅棗,拿“吊死鬼”嚇唬女同學……全校師生哪個不知,哪個不曉。這會兒,進了中學,我猜他,老毛病還是改不了。果然,進了中學的第二天,他就因為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在樓里追跑打鬧,被送到思想教育組,挨了批。張老師對他的歷史也有所了解,所以并不感到太驚奇。事后,她找到了小東,認真地進行教育,小東呢?一面點頭應著不再犯錯誤,一面心里想,我才不聽你的呢!過了好幾天,他照舊惡習難改,在班里稱王稱霸,同學們怕他,張老師對他也非常生氣,從沒給他笑臉。可他呢?見到老師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不過在一次學雷鋒活動中,他卻有了很大的進步。班里的同學聽過雷鋒精神的報告后,都立志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他們有的課后幫助軍烈屬王奶奶打掃衛生,有的義務為鄰居們送信、送報紙。在這轟轟烈烈的學習雷鋒的熱潮中,小東也破天荒地做了一件好事。有一天,下大雨,他放學往家走,路上看見一個迷了路的小女孩,他就不辭辛苦,挨家挨戶地查問,終于把她送回了家。不久,這件事就傳到了學校。老師、同學都為他有這樣的進步感到高興。張老師在班會上微笑著對他說:“希望小東為別人做更多的好事。”小東第一次看到老師對他微笑,這微笑對他來說是多么來之不易啊!這不僅僅是微笑,還包含著鼓勵。從此小東收斂起他的淘氣,后來還成了班上的學習雷鋒標兵呢!他真的變了。修改意見:范文1綻放的親情小院里的迎春花,那嬌小的花骨朵,正等待著一股力量沖開花苞,綻放她的華麗與嬌艷。“吱呀呀,吱呀呀……”我不經意間回頭一看,爺爺正躺在搖椅上,嘴里偶爾會溜出一兩句戲詞,與小貓咪的叫聲融合在一塊兒,如同一首婉轉的曲子。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習慣了凝視爺爺的一舉一動,有時甚至會被他的舉手投足深深吸引,算算時間,大約是在那個雨天……爺爺其實有很強的傳統觀念——重男輕女,而我恰恰是他不喜歡的——女孩兒。在我的感覺里,他從來沒對我顯露過親熱的樣子,總是不太在乎我,一直到外婆去世,我與爺爺也只是偶爾地接觸而已。我以為我們將永遠保持距離,彼此敬而遠之。直到那個雨天,我與爺爺的關系開始轉變,親情的花在我的生命里悄然綻放,燦然盛開。那天,我正在二樓的露天平臺上欣賞夕陽西下。多雨的夏季里,雨常常會不期而至,先前還是彩霞滿天,轉瞬間就暴雨傾盆,我一下子慌了腳步,無處躲藏,就想趕緊跑到樓下去。因為雨季天氣潮濕,樓梯上布滿了一層苔蘚,加上雨水的滋潤,格外濕滑,我剛到樓梯口就差點摔倒。這時,爺爺從屋里跑出來,手里拿了把傘,仰頭看了看我,然后打開一扇大門就急匆匆地閃出去了。看著爺爺離去的背影,我心里一瞬間升騰起的溫暖又一絲絲涼下去,我感到越來越冷,牙齒甚至不由自主地打起顫來,我好怨爺爺,為什么他從來不關心我,難道只因為我是個女孩?我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小心翼翼的繼續摸爬下去。只聽大門“哐當”一響,像被什么東西撞開的聲音,尋聲望去,爺爺重新出現在我的視線里:他渾身已經濕透,手里的傘卻并沒有撐開,肩上扛著一把木梯,因為走得太急,腳下一滑,打了個趔趄。爺爺把木梯架在樓梯一側,又用腳抵住梯子的底端,雨水打在他臉上,睜不開眼,他仰起頭瞇著眼對我說:“小杰,給你傘,小心點兒!樓梯太滑,你從木梯這兒下來,我在這兒扶著。你左手打著傘,右手抓牢梯子,腳底下踩穩了!”聽到這些話,我的怨恨委屈霎時全都跑到九霄云外了,淚水在眼眶里打了幾個轉,終究還是決堤而出。我拭去眼淚和雨水,扶著木梯向下去,我不再害怕,因為有爺爺在呵護著。原來,爺爺的愛從未缺席,只是靜水流深。從那以后,我幾乎每次都是高高興興地去看爺爺,然后又開開心心地回家。他的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幾分慈祥。他依然喜歡躺在竹椅上,沒有太多的話,偶爾也對我講他和奶奶的過去,那椅子也“吱呀呀,吱呀呀……”地做著最忠誠也最和諧的伴奏。今天天氣晴好,春光明媚,爺爺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睡著了,看他睡得極其香甜的樣子,我也很幸福,回過頭一看,院子邊的幾株迎春花星星點點地開了,金燦燦的,在偷偷地對著我笑呢。【評語】本篇文章要表現的中心是爺爺對自己的關愛之情。面對與爺爺相處十幾年的生活經歷、繁雜無序的眾多材料,作者很巧妙地選取了一個特定的場景: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中,爺爺以自己的言行舉止詮釋著內心對孫女的深愛。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作者用一連串的動作來表現爺爺:“跑”、“拿”、“看”、“仰”、“打開”,特別是一個“閃”字更是境界全出,爺爺迫不及待出門借梯的心情躍然紙上;接著,更是詳細描摹了借梯歸來的爺爺,全身濕透、腳步匆忙、視線模糊、絮絮叮囑,慈愛的爺爺形象如在眼前。動作、語言、神態、細節,筆筆精心,處處到位,極好地體現了詳寫的妙處。而“爺爺的愛從未缺席,只是靜水流深”,寥寥十四字,畫龍點睛,是感情的升華,主題的深化,是略寫的精彩之筆。本文詳略得當,形象豐滿,是一篇不錯的習作。范文2“柿把兒”老師“柿把兒”老師本姓趙,個子很矮,比拿破侖還矮幾厘米。滿臉的青春痘,小小的眼睛上罩著副近視眼睛,厚厚的嘴唇上蓄著兩撇小胡子。第一堂語文課,他自我介紹說: “ 我嘛,就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有同學作了統計, 就那一堂課,他總共說了180個“是吧”,平均每分鐘4個。于是大家暗地里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是吧老師”。因為“是吧”與“柿把”諧音,而這里多的是柿子,大家就管他叫“柿把兒”老師。 以后上課,他在講臺上說一個“是吧”,同學們在下面學一個。有時,他還沒說“是吧”,同學們就先說了。他很生氣,卻不好發作,誰叫他滿嘴的“是吧”呢!有一次,他真的生氣了,一甩教鞭,訓斥大家:“以后,只許我說‘是吧’,不許你們說‘是吧’,誰要再說‘是吧’,就滾出去!” “柿把兒”老師從來沒發過這么大的火,這一下把大家給鎮住了,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誰料,他最后又來了個“是吧”! “轟”地一聲,教室里又笑成了一片,氣得他那兩撇小胡子一抖一抖的。這時候下課鈴響了,他走出教室時,向同學們告別,竟說成了“老師再見”!同學們嘴張開了,還沒出聲,“哄”的又笑了。他的口才可以說比較差,可他的寫作水平卻出奇的好。還是市作協會員呢!同學們常在報刊雜志上拜讀他的大作。老實說,在同學們心中的某個角落,還裝著對他的敬意呢!“柿把兒”老師課講得不好,在愛情上也是失敗的。快30歲的人了,至今孑然一身。談過的不少,可沒一個成功的。近日,又有好心人介紹了一位,是文學青年,長得特俊,又是局長大人的千金。姑娘因喜歡他的文章而愛屋及烏地喜歡上了他。姑娘打算把他調到某局辦公室,以后朝政界發展,前途無量啊!他一聽,急忙向姑娘解釋:“讓我考慮考慮,是吧!”那一天,姑娘笑盈盈飄進他的寒舍來打探他的考慮結果。他低著頭,對姑娘說:“我還是愛我的學生,我不能離開我的學生,離開他們,我就失去靈感了。是吧!”聽了他的話,姑娘氣紅了臉,大喝一聲:“去你的‘是吧’吧!”說著轉過身“蹬蹬蹬”走了。他望著姑娘閃動的紅色背影,嗅著姑娘留在屋子里的余香,眼淚快要流出來了。同學們知道了這件事,一個個感動得直掉淚,真想親他兩口。第二天,“柿把兒”老師去上課,發現講臺上亭亭玉立著一個細脖兒空罐頭瓶,瓶里插著一把鮮艷的野花,花莖上系著一張紙條:“趙老師,我們全班同學都愛你,我們不能沒有你。我們再也不叫你‘柿把兒’老師了,我們以后要好好聽你的課!”“柿把兒”老師癡癡地望著紙條,眼睛眨也不眨,半天吐不出一個字。只有那兩撇小胡子在劇烈抖動。突然嘴一張,迸出兩個字“是吧”!這一刻,教室里靜悄悄的,沒一點兒聲息。范文3愛到憔悴母親是一支越燃越短的蠟燭,總是用盡全身力氣發出微弱的光,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當我們發現那支蠟燭快燃盡時,才知母愛是海,母親愛到憔悴。去年暑假,我去了母親打魚的漁船上,每天與母親對話交談,如往日般平靜無奇。一天,我坐在艙內,母親在甲板上收理釣具,她一點一點地抹掉木板上的泥土和蚯蚓,擦拭著被泥巴遮掩的盆具,清掃有些灰跡的船舷,動作麻利自然,似富有天賦的詩人在盡情抒寫一首絕妙的詩篇。母親正在忙碌著,若有所思,然后她出其不意地問道:“兒子,我突然想起了個事兒,我好像忘了什么東西在岸邊。”我疑惑不解,問道:“什么東西啊。”母親微微一笑,“狡猾”地對我說:“別急,待會你就知道了。”母親赤著腳踏入水中,陽光照到了她的背上,半摻花白的發絲可惡地在空中跳動。我望著母親一傾一斜的背影,望著她曾經烏黑的秀發如今卻變成了一根根花白的線,不禁心中一酸,忙阻止走在前面的母親。“媽,算了吧,你都忙了半天了,回來歇會吧,別忙著去拿那東西了吧。”母親沒有回頭,似乎微微的風將我的話吹到了另一個岸邊。母親走過亂石突兀的石灘,穿過野草叢生的枯枝地,走到了購物的小店,不知拿了包什么東西歪歪斜斜地踏步過來,老遠就喝道:“嘿,這是我上午買的李子,我知道你愛吃,便特意買了一些。”我探出身子,望著母親向前奔走的身影,心里再生感動。母親赤腳入水,來到舷邊,正準備來到船上。突然,似什么東西蜇了她的背一樣,母親左手拿著李子,右手竟使勁撫住腰背。我急忙扶著母親坐下,問道:“媽,怎么了?”母親面容憔悴,很久才吐出幾個字來:“沒事,可能是骨質增生有點嚴重了……”母親隨即拿出一個李子遞給了我。我望著母親,接過李子,眼里飽含著淚水,將它放進了嘴里,一股甜蜜而又半夾苦澀的味道沁入了我的舌尖,直抵心海。是啊,母愛總無私,她似殘損的蠟燭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然而自己卻心力交瘁。母親,我拿什么來回報你已殘損的青春!范文4難忘那張蒼老的臉高山,在無聲中訴說巍峻。藍天,在無聲中袒露曠遠。江河,在無聲紅書寫恢弘。近了,近了。看那一張漸漸蒼老的臉,皺紋悄悄爬滿了臉龐,在太陽的暴曬下,臉變得干枯。同時,讓我記住了那一張臉。依稀記得小時候,淘氣頑皮的我愛在媽媽的懷里撒嬌,從不愿看父親不茍言笑、深沉無言的臉。母親的溺愛嬌慣了我,讓我無法習慣在父親面前的拘束。父親對我有太多的“不許”:“不許看電視,不許畫漫畫,不許看漫畫,不許玩電腦,不許與同學長時間通電話,不許去同學家……”于是,有一次因為一些小事和爸爸吵架,一氣之下,我奪門而出,眼眶里那些充滿委屈的淚水卻一下子不爭氣地涌落。走著走著,夜晚把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風也猶如針扎似的,凜冽著。我突然發覺多了一個影子,心里咯噔一下,汗毛豎立,額上不禁滲出的汗水來。我壯著膽子,轉身一看,剛才的驚恐頓時換成了驚訝——身后站著的竟是父親。他走過來,手中的外套就直接披在我身上。他俯身給我披衣時,我看到父親的額頭上似乎又多了幾條皺紋,整張臉透出掩飾不住的疲憊和蒼老。父親說:“回家吧。”語氣平淡,卻又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似乎還聽出了幾分擔憂和妥協。原本怒氣沖沖的我,心中的火一下子就被撲滅了,不由自主地跟著父親走上了回家的路。忽然想起一句話:親情是黑夜中驅逐恐懼的明燈,是風浪中停泊休息的港灣。那天以后,父親和我還是不怎么交談,甚至連招呼也不打。有一天晚上,睡意朦朧的我翻身下床,卻看到父親在臺燈下翻著我的畫冊,時不時揚起嘴角。透過臺燈的照耀,我清楚地看到,他的臉上,臉嘴角都有兩條皺紋;而墜在眼瞼下方的黑眼圈,看起來那么沉重,似有千斤一般。常常“不許”我的,與我拘謹溝通的那個父親,在無聲中傾注給我那么多的愛。那蒼老的臉上雕刻的皺紋含意,我到現在才漸漸讀懂。現在,我想用有聲的方式來換取父親的微笑,我會一直記住那張為我操勞而蒼老的臉。范文5兔子玲這是如此像兔子的一個女孩。她在網上的昵稱是兔子,衣服上繡有兔子,課桌和最愛用的圓珠筆上都畫有一只胖胖的兔子臉的圖樣,平時她整天活蹦亂跳得像只兔子,但她膽小怕事的性格也與籠中的白兔相差無幾。玲連長得都像只瘦小的幼兔。她不高,胳膊和腿都是極細的。略干的發質上剪了一個符合大眾口味的蘑菇頭。不過最吸引人的,是她的眼睛。從玲的雙眼之間,你能讀出許多復雜的情感,喜悅、煩惱、緊張、無奈、悲傷還有不安,全都雜糅在一起。但流露出最多的,還是一種畏于人世的膽怯。玲不像班上其他同學那樣充滿自信,在關鍵時刻她總是會臨陣退縮,像兔子見到生人時那樣自卑而懦弱地獨自蜷縮在角落里……但在九月的那節語文課上,我和全班同學都對這只“兔子”有了新的認識——“安琪姐,怎么辦啊?離下課還有五分鐘,如果再回答一個問題的話我們就是第一了!”同桌那激動異常的口吻將還沉溺在黃金鄉中的我喚回,又來到了這“戰火紛紛”的語文課堂。八個小組你爭我奪,在這毫無硝煙的戰場上奮力廝殺,都希望自己的組能有機會回答老師的每個問題。小組長們更勝似陣營中的將軍,時而運籌帷幄,時而急得暴跳如雷。剛回過神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奮力地鼓動自己的“士兵”們準備好武器上場施展武藝。可我才發現,組內幾乎所有人都回答過問題了,這最后剩下的嘛——也只有那只近乎成為擺設的“兔子”了。我轉過頭以一種異常期待的眼神注視著她,玲趕緊強笑著擺擺手:“你可別叫我啊……我連說什么都不知道……”看著她她為難的神情,我嘆了口氣想,這個“第一”還是別指望了吧。就在我已近絕望的時候,卻看到老師望向我這邊,右手向我的方向點了一下,竟然叫了玲的名字!我難以置信地扭過頭,看著玲站在位置上放下剛舉起的手,緊張而認真地答著題。周圍的人都聽得出來,她的聲音是極小而顫抖的,小到老師不得不走下講臺來,來到桌桌椅倚之間“辨清”玲的一字一句。她十指緊扣,雙唇緊咬,一只大拇指因緊張而不停的摩擦另一邊早已發紅的手背。玲時不時會忘記自己想好的答案,所以她說出的答案總是斷斷續續的。在這沉寂而緊密的氣氛中,她的答案和勇氣得到了老師的贊賞。那一刻,玲的眼中和嘴角都溢出了絲絲無法隱藏,前所未有的自信的光芒。這光是如此的耀眼……“叮————叮————”一陣下課鈴聲宣告著我們第六小組的勝利,又是第一名!在興奮地與組員相互擊掌的同時,我看到玲眼中的光芒此時顯得越發炫目,我相信,它會照亮著這只蛻變的小兔子的未來之路,陪伴她一直走下去。范文6微笑她微笑時那樣的美。她的笑容很憨厚、很樸實,散發著鄉土的氣息,像農田里被太陽曬得正好的稻谷,空氣里氤氳著陽光般的氣息,很濃很甜,沁人心脾!歌聲里的微笑你唱,我聽。記憶里一直最喜歡外婆的歌聲,那歌聲很動聽、很柔美,直到現在我還時常想起。小時候,每回睡覺前我都又哭又鬧,外婆就邊唱歌邊哄我睡覺。那一次,我實在睡不著,就偷偷瞇著眼。我看到外婆給我唱歌時那微笑的神情,仿佛給我唱歌就是一種享受。外婆那時的笑容很美,一雙眼睛彎彎的,雙眼皮與皺紋夾雜在一塊兒,兩腮鼓起有時會不見下巴的曲線。這表情猶如一縷陽光,照進人的心田。隨著我一天天長大,外婆也一天天的衰老,身體也不如以前硬朗了,時常生病。生病時,我就坐在她的床邊給她唱歌,唱她給我唱過的歌。外婆笑了,那樣的微笑與從前一樣,仍有天剛放晴過的暖意與柔和。我唱,你聽。呼喚聲中的微笑我小時候就是一個調皮的孩子,是個有名的“孩子王”。每次出去玩到傍晚時才回來。華燈初上,天空慢慢開始昏暗,外婆就在家門口一聲聲地喚我。若我不馬上回去,她就會來找我,使我遠遠就能望見那青灰色的衣服和紅袖套。她的步履時快時慢,著急時還會小跑起來,但一會兒工夫,她便氣喘吁吁了,很狼狽的樣子。這時,我會從旁邊蹦跳出來嚇她。她驚呼一聲,用手拍一拍心口。一開始,我以為她會生氣,可她從不,她只是望著我,笑著、笑著,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的皺紋像花一樣綻放,映著通紅的夕陽,我總覺得外婆的有種溫暖的力量。然后我趴在她的背上,我們一起順著淡淡的云跡回家去。飯桌上的微笑外婆做的飯菜永遠都那么可口,每回我都忍不住多吃幾碗。外婆總往我碗里夾菜,我大口大口地吃著,外婆在一旁看著我出神的笑。她總問我:“外婆做的菜香不香?”如果我大聲回答:“香!”她就笑得像個滿足的孩子。一開始我很費解,后來我終于明白外婆微笑里的愛。留意餐桌,不經意中,我又聽見了外婆的筷子傳遞出天籟之音。直到現在,我最難忘的還是外婆的微笑。那是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韻致,那是世間最動人的風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