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多變的紙:6 彈簧寶貝》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贛美版美術一年級下冊,旨在通過“彈簧寶貝”的制作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紙張的可塑性和彈性特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及審美情趣。通過折紙、剪切、組合等手法,學生將學習如何將平面的紙張變換成富有彈性的立體造型,進而激發學生對于生活中常見材料的探索欲和創造力。二、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于空間感和精細動作控制尚在發展初期。因此,教學設計需要注重直觀性、趣味性和操作的簡便性,通過游戲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活動中穿插團隊合作,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協作。三、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紙彈簧制作方法,了解紙張的彈性特征,能獨立或合作完成至少一種彈簧寶貝的創作。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實踐、創新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會溝通與協作。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生活中小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耐心細致的做事態度和創新思維,感受手工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紙彈簧的折制方法,理解紙張彈性在造型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創新設計彈簧寶貝的外觀,實現個性化的藝術表達;控制好紙彈簧的彈力,使之既能彈跳又能穩定站立。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彈簧寶貝范例若干、彩色卡紙、剪刀、膠水、彩筆、展示板、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生準備:彩色卡紙、剪刀、膠水、彩筆。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目標:- 激發學生興趣,為新課內容做鋪墊。- 引出“彈簧寶貝”的主題,讓學生初步感知紙張的可塑性。活動設計:1. 魔術開場:教師以一個小魔術開始,比如用一張普通的白紙瞬間變出一個簡單的彈簧小動物,讓學生驚嘆不已,提問:“想知道這張普通的紙是怎么變魔術的嗎?”引發學生好奇心。2.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簡短而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包含一個由紙制成的彈簧角色,它有著各種各樣的冒險經歷,每次遇到困難都能憑借其彈性化解危機,從而引出“彈簧寶貝”的概念,讓學生明白即使是不起眼的紙也能創造出有生命力的角色。3. 預熱問題:向學生拋出幾個啟發性問題,如:“大家知道紙除了寫字畫畫,還能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嗎?”“如果給你一張紙,你能想到幾種方法讓它‘動起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為接下來的課程內容做心理準備。(二)講授新知目標:- 讓學生掌握紙彈簧的基本制作方法。- 了解紙張的物理性質,特別是彈性原理。活動設計:1. 理論講解:使用多媒體展示紙張的纖維結構圖,簡單解釋為什么紙張可以被折疊、彎曲而不易斷裂,引入“彈性”的科學概念,為紙彈簧的制作原理打下理論基礎。2. 步驟演示:- 分步展示:教師先慢動作演示紙彈簧的基礎折法,每一步驟后暫停,讓學生跟著模仿,確保每位學生都能跟上節奏。- 細節強調:特別指出折痕要清晰、卷曲時力度要均勻等關鍵點,使用放大鏡或特寫鏡頭展示細節,幫助學生掌握技巧。- 錯誤示范:故意做出一些常見的錯誤操作,如折痕太淺、卷得過緊或過松,讓學生識別并避免這些錯誤。3. 彈性原理探討:通過實物展示不同尺寸、厚度的紙彈簧,讓學生親手感受它們的彈力差異,并討論哪些因素會影響紙彈簧的彈力(如紙張材質、厚度、卷曲緊密度等),加深理解。(三)實踐操作目標:- 學生能獨立或合作完成紙彈簧寶貝的制作。-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活動設計:1. 分組準備:學生分成4-5人小組,每組發放制作材料包(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裝飾材料等),明確分工,如誰負責基礎彈簧的制作,誰負責創意設計等。2. 基礎練習:首先,每組學生共同完成至少兩個基礎紙彈簧的制作,確保每個人都掌握了基本技巧。期間,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答疑問。3. 創意激發:- 頭腦風暴:小組內進行5分鐘的快速頭腦風暴,集思廣益,討論想要制作的彈簧寶貝類型和特色。- 設計草圖:基于討論結果,每組繪制簡單的設計草圖,標注所需顏色、裝飾物等細節。4. 動手創作:- 個性化制作:根據設計草圖,學生開始個性化的彈簧寶貝創作,鼓勵使用多種顏色、形狀、圖案進行裝飾。- 合作組裝:如果是復雜的設計,小組成員需協同合作,比如一人負責彈簧部分,另一人負責裝飾,確保作品的完整性。5. 中期檢查與調整:進行到一半時,組織一次“進度展示”,各組展示當前進展,教師和同學可以給出建議,幫助完善作品。通過這樣的細化,每個環節都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點,旨在通過動手操作和團隊合作的方式,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發揮創意。(四)展示評價- 作品展示:每組選出代表,上臺展示他們的彈簧寶貝,簡要介紹設計思路和制作過程中的趣事。- 互評與師評:采用“同伴贊美+教師點評”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并贊賞他人的創意和努力,教師則從創意性、工藝性、團隊協作等方面給予綜合評價,同時提出改進建議。(五)總結拓展- 知識回顧:總結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強調紙張的多樣性和創造性用途,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更多紙張變廢為寶的可能性。- 家庭作業:布置一個創意任務,要求學生在家利用廢舊紙張,嘗試制作一個具有實用功能的彈簧裝置,如彈簧筆筒、彈簧玩具等,下節課分享制作心得。通過這樣設計的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紙彈簧的制作技巧,更在實踐中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促進了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