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尋找生活中的標志》教學設(shè)計教材分析1、該課題是《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1-2年級學段的推薦主題,隸屬于考察探究類活動。2、課標主題說明:通過訪問、觀察、實地考察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標志,如安全標志、交通標志、社會團體類標志、汽車標志等,理解其含義。提高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樹立規(guī)則意識。3、課時說明:本課是“尋找生活中的標志”這一考察探究主題活動中的起始課。本課時旨在引起學生對“生活中標志”這一事物產(chǎn)生探究興趣。“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身邊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卻又時常被孩子們忽略。并通過探究“標志”初步具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標志”為媒介,樹立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文明的社會人。本課時也為該主題活動接下來的探究做好鋪墊,相信在本課時的基礎(chǔ)之上,學生必定帶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到標志的意義作用,為下節(jié)課提出關(guān)于“標志”主題下的小問題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學生后期展示研究成果指明了方向。一、教學目標:1、明白標志的定義,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收集標志的過程,并初步體會標志的作用和分類。2、經(jīng)歷認識標志的過程,明確不同的標志適用于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作用。3、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興趣,熱愛生活。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標志的作用和分類三、教學準備:課件四、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不同視角看學校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眩銈兛此钦l?課件出示師:他是小明,想來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讓他迅速熟悉學校呢?生舉手回答生(預設(shè)):1、需要有人引領(lǐng)介紹2、看地圖等師:你們的方法都不錯,同學們都是熱心助人的好孩子。小明是個聰明的小朋友,他靠著自己善于觀察的能力,自己就認識了學校。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嗎?生齊答:想師:答案就在下面的圖片里。你們來看他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學校標志、衛(wèi)生間標志、安全出口標志等師:想一想:小明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快速地認識了我們的學校呢?生思考后回答(預設(shè):通過看一些圖標、標志)師揭示主題:沒錯,當我們走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這些圖標會指引我們迅速地熟悉一個地方。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尋找生活中的標志》師板書課題設(shè)計意圖:通過小明不同視角看學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標志,標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以小明參觀學校的情境,帶領(lǐng)孩子們走進情景,明白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標志可以幫我們迅速的熟悉所處環(huán)境,標志的存在是十分有用的,以此提高孩子們的探究欲望。(二)初步認識標志師:生活中,標志無處不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起到標識、引導、傳遞信息的作用(板書:標識引導傳遞信息)。那么,仔細觀察這些標志,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生舉手回答生(預設(shè))1:有不同的顏色2:標志上還有圖畫3:標志上還有文字學生的語言可能不太準確完整,老師需加以引導,并及時給予表揚。(板書:圖案文字)設(shè)計意圖:從情境中提取出孩子們常見的幾種標志,讓學生去仔細觀察標志引發(fā)思考,發(fā)現(xiàn)標志的設(shè)計組成,初步理解標志的含義,也為接下來的學習鋪墊認知基礎(chǔ)。(三)展示課前調(diào)查師:同學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像這樣的標志呢?請大家拿出自己在課前收集的標志,哪位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生拿出自己畫的或者打印的標志,舉手上臺展示。投影師:老師來采訪一下1、這是什么標志?2、經(jīng)常在哪里看到?3、有什么作用呢?4、你是如何知道的?(生上臺后,老師可追問以上問題)生講解預設(shè)1:有的標志,可能學生還沒講解,學生已經(jīng)知道是什么標志?師引導:這位同學還沒有介紹,你們就已經(jīng)猜出這是什么標志了嗎?真厲害!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預設(shè)2:有的標志,學生還沒講解,其他同學已經(jīng)從圖片上看出這個標志有什么作用?師可以適時抓住這一點,引導:問學生他猜的對嗎?嗯,猜對了。老師來采訪一下,這位猜對的同學,你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快速的看出他的作用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標志的特征:預設(shè)3:有同學講解的特別完整師適時鼓勵:你講解的非常清楚,掌聲送給她,老師想問一下,你是怎么查到這些信息的呢?生回答,師鼓勵:嗯,這是一個好方法。師總結(jié)補充:標志的特征(板書:簡潔、醒目、直觀)設(shè)計意圖:通過課前收集大分享,強化學生對標志的認識,明確各種標志各自的作用,并對搜集資料的方法有初步的認識。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追問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了解標志的特征。(四)給標志分分類師:老師把同學們收集的一些標志貼在了黑板上,哪位同學能給這些標志分分類。(將打印好的標志用磁扣貼在黑板上)生舉手回答上臺分類師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呢?生解釋全班交流師問全班:你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分類,以此掌握學情,二年級學生應該可以將自己熟悉的標志進行大致的分類,教師引導其實標志的種類很多,分類標準不同標志的分組也不同。這里只要學生說的言之有理即可,不必太強求如何準確嚴謹,教師需要及時給予獎勵表揚,以此引起學生下節(jié)課提出問題并繼續(xù)深入研究的興趣。(五)以國旗為例師:大家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標志,老師今天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標志。這個標志你肯定見過,只要他一出現(xiàn)你就會想到我們偉大的祖國?生(預設(shè)):國旗師:是呀,每當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時候,我們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因為,國旗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標志。說到國旗,你知道國旗是由什么樣的嗎?生(預設(shè)):紅色的底色,上邊有五顆黃色的星星,一顆大星星和四顆小星星。一個說不完整另一個起來補充,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師:大家對我們的國旗都有一定的了解,可是你們知道國旗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嗎?每顆星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仔細觀看視頻,相信大家在看完視頻后就會找到答案。課件播放視頻師:我看同學們看的特別認真,那么,看完視頻后你有哪些收獲呢?生就視頻內(nèi)容回答師及時給予鼓勵師總結(jié):同學們,原來設(shè)計標志時每個圖案每個顏色背后都蘊含著設(shè)計者的情懷與情感。(師板書:蘊含意義)設(shè)計意圖:國旗作為我們國家的標志,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孩子們對五星紅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不太了解國旗背后的設(shè)計意圖和靈感來源。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孩子們熟知的國旗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明確標志上設(shè)計的每個圖案每個文字甚至每個顏色都有深厚的含義。更能加強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五、課小小設(shè)計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標志?同學們,請大家當小小設(shè)計師,為我們的班級設(shè)計一個精美的標志吧?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當然,也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使知識的學習達到了升華。六、標志的由來課件出示,選生朗讀標志的由來標志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圖騰。當時,每個氏族和部落都會選用一種與自己有特別神秘關(guān)系的動物或自然物象作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標記,如女媧氏族以蛇為圖騰,夏禹的祖先以黃熊為圖騰,還有的以太陽、月亮、烏鴉為圖騰。最初,人們將圖騰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勞動工具上,后來就作為戰(zhàn)爭和祭祀的標志,成為族旗、族徽。國家產(chǎn)生以后,又演變成國旗、國徽。在原始社會,人們還會在器物上制作簡單的記號或符號,這些圖形和符號充滿了部落信仰和傳統(tǒng)觀念,反映著社會歷史的內(nèi)容和各種含義。例如,彩陶最早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早期,魚、蛙、人面、鹿以及各種植物、文字、符號等圖形為主,它們是代表各部族的象征和區(qū)分部落的標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標志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發(fā)現(xiàn)帶有標志圖案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標志和姓名;在古希臘,標志已廣泛使用;在羅馬和龐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發(fā)現(xiàn)刻有專用的標志,如新月車輪、葡萄葉以及類似的簡單圖案。在中國古代,自有作坊店鋪,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標志,在唐代制造的紙張內(nèi)已有暗紋標志,到宋代,商標的使用已相當普遍。總的來說,標志的由來是一種源于人們生活實踐,象征和表達人們情感和精神內(nèi)涵的視覺符號。七、談收獲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八、教學設(shè)計《尋找生活中的標志》組成:圖案,文字作用,標識,引導,傳遞信息特點 醒目,簡潔,直觀蘊含意義《尋找生活中的標志》教學反思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1、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伊始,我以小明不同視角看學校,將學生帶入到學校這一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場景,同學們興致勃勃個個躍躍欲試,于是學生的積極性也調(diào)動了起來。2、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資料和動手的能力。如小組在討論中,就很好的鍛煉了他們的交流和口頭表達能力。尤其是動手創(chuàng)作標志的過程中,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且每位同學都對自己的班級有著深深的感情,所以更能創(chuàng)作出帶有情感的標志。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資料,提高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3、體現(xiàn)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在本次實踐過程中,學生要進行調(diào)查,收集等活動,要用到語文、數(shù)學、美術(shù),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學以致用,達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選擇性和實踐性。由學生自由組合小組,自行確定主題,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也覺得還存在這一些需要改進之處。1、準備不夠充分,本科在選題方面很好,但涉及面較廣,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課的內(nèi)容顯得有些膚淺,要想取科更好的效果,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不斷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課題深研究,才能把這門學科做得更好。2、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環(huán)境的特點,對各種標志的有關(guān)知識了解都還比較膚淺,還停留在表層,有些一知半解,一些體驗的深度也還有待于加深.3、活動過程中,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有些學生的興致始終高漲,而有些學生主動性較差,容易放棄。需要老師要更好的想辦法鼓勵學生及時調(diào)整心承態(tài),保持實踐的熱情。4、部分學生還不太能夠很好的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成果與收獲,需要老師的引導,形成正確的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