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消息傳遞》教學設計學校 設計者 課時教學內容分析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中,消息傳遞是對象間通信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消息的發(fā)送與接收,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各個對象之間的協(xié)同,編寫出功能更強大、交互更豐富的程序。 由于廣播消息、接收消息這兩個指令都放在事件組中,所以理解和運用好廣播消息、接收消息,是學習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重要內容。 教材以制作秒表為例,介紹廣播消息和接收消息的使用方法。本課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算法,以表格和流程圖的方式呈現主要對象的關鍵流程的算法;第二部分是布置舞臺和角色,為了讓學生能綜合運用各種軟件進行創(chuàng)作,教材以“教你一招”的方式提供了使用office中的形狀、 SmartArt圖形來繪制表盤的方法;第三部分是編寫腳本,利用“廣播”和“當接收……”指令實現三個角色之間的協(xié)同,完成秒表的制作;第四部分是調試與校準秒表。教材中制作秒表時忽略了角色旋轉6度需要的時間,所以計時并非絕對精確。之所以這樣編排,一是在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會將計算機執(zhí)行單條指令的時間忽略;二是讓學生體驗調試校準的重要性。教材通過調整等待時間可以校準秒表和“教你一招”呈現利用計時器制作秒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教學目標1.理解消息傳遞的功能,知道程序設計中對象之間消息傳遞的必要性。 2.掌握 Scratch軟件中“廣播”和“當接收……” 3.指令的使用方法3.知道程序設計中調試的重要性,有目的地調試程序。核心素養(yǎng)指向信息意識:針對復雜的信息問題進行需求分析,綜合判斷信息,確定解決問題的路徑。 計算思維:針對不同模塊,設計或選擇合適的算法,利用編程語言或其他數字化工具實現各模塊功能。 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針對特定的學習任務,運用一定的數字化學習策略管理學習過程與資源,完成任務,創(chuàng)作作品。學情分析由于學生編寫的程序越來越復雜,經常會碰到各個對象間的協(xié)同問題,因此教材安排了本課內容。設計構想理解 Scratch中角色通過廣播與接收消息進行協(xié)作的思想,學會使用消息傳遞的方式控制程序流程。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一、環(huán)節(jié)1:激疑導課,引出課題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學校運動會,需要用到秒表。如何用scratch來制作一個秒表?如何實現按下“開始計時”按鈕,讓指針去旋轉。二、環(huán)節(jié)2:案例揭示,發(fā)現問題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得出兩種解決方法:一是使用同一個對象,即按一下指針,指針開始旋轉,但這不符合常理;二是讓對象之間協(xié)同工作,這就需要一種消息傳遞機制。進而引出消息傳遞的算法,即當按下“開始計時”按鈕后,發(fā)出一個廣播消息,當指針接收到開始計時”的消息后,就開始旋轉。三、環(huán)節(jié)3:探究討論,尋求對策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秒表的制作包括場景設計、腳本編寫、程序調試三個階段。 導入角色。秒表的表盤、指針、按鈕等角色可以到網上下載,也可以用畫圖軟件、PowerPoint等來繪制。 布置舞臺。調整各個角色在舞臺上的位置、大小。 設計腳本 校準秒表四、環(huán)節(jié)4:總結提升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教你一招”的方法通過計時器指令來制作更精準的秒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