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詢問交互》教學設計學校 設計者 課時 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課主要實現問答交互的功能,即計算機詢問題目并根據用戶輸入的回答判斷對錯。 從Scratch的特點出發,將程序設計分為設計舞臺與角色、編寫腳本兩個部分。教材通過卡通人物的對話,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習慣。編寫問答交互腳本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學生編寫腳本時,可以演示、運行范例,讓學生分析要對提問角色做哪些初始化設置以及這樣設置的原因。 編寫問答交互腳本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其中包含了本課的兩個學習難點。學生首次接觸“詢問”、“回答”指令,可以先演示這兩個指令的使用方法并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說明。教學目標1. 通過練習生活實際,設計問答交互程序的主要算法。 2. 在編寫問答交互腳本過程中,理解雙分支選擇結構,理解“詢問”與“回答”的關系。 教學重點:利用雙分支結構編寫問答交互腳本。 教學難點:理解雙分支選擇結構;理解“詢問”與“回答”的關系。核心素養指向在設計程序腳本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編程習慣。 在繪制選擇結構流程圖時,培養適當的知識遷移能力。 培養學生算法思維和創新能力。學情分析學生在五年級上冊已經學習過單分支流程結構,因此教學中可以給學生留下探索和遷移知識的空間,讓學生嘗試根據算法描述,尋找合適的指令,組合完成問答交互腳本,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與演示,并通過多媒體課件或板書等形式生動演示計算機執行雙分支選擇結構的過程。設計構想整體設想 首先可由生活中的知識問答游戲引入本課,引導學生在回憶或觀看相關素材后,嘗試歸納問答交互有哪些環節,然后找出關鍵步驟,提出本課的學習任務。 使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然后對算法進行完善、改進。 最后設計舞臺與角色,編寫問答交互腳本,組織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等形式生動演示程序。 教法學法 上網搜索、分組討論、教師講解。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一、環節1:激疑導課,引出課題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老師演示一個知識問答游戲《知識問答》,請學生嘗試歸納問答交互有哪些環節? 通過游戲引導學生思考問答交互程序需要編寫哪些環節。二、環節2:案例揭示,發現問題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問答交互的環節,引導學生尋找問答交互的關鍵步驟。 2、通過分析關鍵步驟,讓學生適當進行知識的遷移,在單分支選擇流程結構的基礎上,畫出程序流程圖,并使用流程圖描述雙分支選擇結構的算法。 對復雜的腳本編寫任務進行分析,化解成幾個步驟,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分析算法。三、環節3:探究討論,尋求對策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1、在演示、運行范例程序以后,通過程序流程圖和算法的分析,讓學生試著編寫問答交互程序腳本。 注:設計舞臺與角色時,鼓勵學生設計個性化的程序界面,提示學生對角色和造型進行合理命名,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 2、在程序編寫過程中,讓學生分析“詢問”和“回答”這兩個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雙分支選擇結構。 通過程序腳本的分析和編寫,加強對雙分支選擇結構的理解,并能夠掌握利用雙分支結構編寫問答交互腳本。四、環節4:總結提升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1、組織學生對已經完成的問答交互腳本程序進行交流與演示,并通過多媒體課件或板書等形式生動演示計算機執行雙分支選擇結構的過程。 2、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對自己的程序進行改進。 在交流和演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程序的優點和不足之處,能夠對程序進行適當的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