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算法初步》教學設計學校 設計者 課時 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選自浙江攝影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算法與程序設計》第6課。本單元圍繞著算法探索從而創編計算機程序。算法設計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教學時候可通過學生的生活實例,Scratch作品激發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通過分析和體驗,學生學會用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鼓勵采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算法描述。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了解算法的含義; 2.認識生活中的算法; 3.掌握使用自然語言與流程圖描述算法; 4.掌握使用計算機語言實現算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師生互動了解算法的含義,認識生活中的算法。 2.通過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掌握使用自然語言與流程圖描述算法; 3. 通過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掌握使用計算機語言實現算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到算法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高效。核心素養指向在本節課中,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學情分析本課授課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學生已經學會用自然語言或者圖表初步描述程序算法,但是學生對于算法的概念是陌生的。一個好的算法是程序的關鍵所在,要想編寫出能正確執行且高效穩定的好程序,對算法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課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正式提出“算法”這一概念。設計構想由于算法的概念本身較為抽象,因此本課以“農夫過河”為切入點,從生活中的算法入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形象的情境中感受算法,再逐漸過渡到描述程序設計的算法。用“折紙”“排隊”“規劃出行路線”“制作美食步驟”等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使用算法的情景,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其初步建構“算法”這一新認知,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日常生活與計算機編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都需要合理的算法去解決。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一、環節1:激疑導課,引出課題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農夫過河”游戲 學生解密游戲 教師公布答案,引出算法的概念(播放講解視頻1) 講解什么是算法 小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興趣二、環節2:生活中的算法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播放視頻2,引出生活中的算法 教師展示生活中的算法(折紙、排隊、開車、做菜等),自身舉一個做“西紅柿炒雞蛋”的例子(分步驟),請同學回想寒假期間在家做食物的步驟。 【說一說】同學們用自己的自然語言分享做食物的步驟 教師給予表揚,指出這就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 讓學生了解算法的含義,認識生活中的算法,掌握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三、環節3:描述算法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講授除了自然語言,流程圖能更好、更清晰的描述算法,有了流程圖,編程的思路會更清晰。(播放視頻3,4) 教師展示一個流程圖的實例,通過實例講解流程圖描述算法的特點 【發布任務】小組合作,用流程圖描述巡邏機器人程序 學生模仿寫下一個流程圖 環節小結:學生分享,教師做適當點評 讓學生掌握使用流程圖描述算法四、環節4:用計算機執行算法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演示使用Scratch編寫程序實現算法,播放視頻5 【發布任務】每位同學根據上個環節畫的流程圖用Scratch編程語言實現 環節小結:學生分享,教師做適當點評 讓學生掌握使用計算機語言實現算法五、環節5:課堂小結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回顧課堂內容 學生認真聽講 課堂小結溫故而知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