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1課春天來了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目 錄本課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作品感受鋼琴的音色、音樂的特點以及表達的意境(二)藝術表現通過對詩詞歌賦、繪畫、舞蹈、音樂藝術的鑒賞,使學生學會運用簡單的藝術表現方法,親自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表演。(三)創意實踐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去表現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想象力、觀察力、樂感等得到較大發展,激發他們對春天、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積極的態度。新知導入同學們,春天來了,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新知導入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冬眠的小動物也醒來。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柳樹發芽花開了,春天草兒醒來換上了綠的新衣,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春天有金燦燦的麥子綠油油的田野,春天真美呀!新知導入欣賞春天的美景新知導入春天有沒有動聽的音樂呢?新知導入作品《春之歌》新知講解聆聽音樂,感受這首作品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通過聆聽,判斷這首作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新知講解鋼琴是樂器之王,大家通過聆聽說說鋼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春之歌》選自門德爾松的鋼琴曲集《無詞歌》,是該曲集中較著名的一首。整首樂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級進和小跳為主,表現了自然松弛的感受,安謐平和。勾勒出一幅美麗遼闊、優美、清新的大自然意境,其形象淳樸而富有詩意,充滿著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無限熱愛。什么是“無詞歌”呢?新知講解無詞歌是按照歌曲體裁和形式特點寫作的小型器樂曲,常有一個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門德爾松創立。他寫有49首無詞歌,有些帶有標題,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紡織歌”等。新知講解《春之歌》為單三部曲式,下面聆聽第一部分音樂,感受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這段音樂讓我們感受到像云彩隨著音樂隨風舞動、像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像小花一朵一朵慢慢盛開,像柳葉發芽,下面我們邊畫旋律線邊聽音樂新知講解原來是柳葉柳枝編織了這段優美的旋律呀,咱們一起合著音樂哼唱一下。新知講解這段柳枝舞動的旋律在整首音樂中出現了幾次?咱們數一數。新知講解柳枝舞動了兩次。1.兩次出現的柳枝舞動的旋律相同么?2.其他旋律描繪了春天的什么景色。新知講解下面聆聽第二部分聽聽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下面我們用樂器為這段音樂伴奏新知講解接下來我們聆聽第三部分音樂,這段音樂大家熟悉嗎?新知講解這段音樂是對第一部分音樂的重復,下面跟著音樂做聲勢動作新知講解整體聆聽新知講解隨著音樂邊朗誦《春天在哪里》課堂展示下面上臺邊聆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最后加上朗誦課堂拓展作曲家:門德爾松即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為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義杰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作品以精美、優雅、華麗著稱。課堂拓展下面請同學們欣賞視頻課堂拓展欣賞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呢?課堂總結《春之歌》1=G 2/4鋼琴獨奏謝謝聆聽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1課《春天來了》第3課時《春之歌》【教材分析】《春之歌》是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1課《春天來了》第3課時欣賞課。《春之歌》選自門德爾松的鋼琴曲集《無詞歌》,是該曲集中較著名的一首。A大調,2/4拍,三段體。曲式結構為A+B+A',優雅的小快板。樂曲如春天里和煦的陽光,絢麗多彩。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給人以春天般的清新感覺。【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要從把握歌曲的情緒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二年級屬于小學段的低學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管控學生,管理課堂紀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作品感受鋼琴的音色、音樂的特點以及表達的意境(二)藝術表現通過對詩詞歌賦、繪畫、舞蹈、音樂藝術的鑒賞,使學生學會運用簡單的藝術表現方法,親自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表演。(三)創意實踐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去表現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想象力、觀察力、樂感等得到較大發展,激發他們對春天、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積極的態度。【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正確感受樂曲所要表達的大地回春、萬物蘇醒、到處生機勃勃的景象,讓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熱烈,充滿活力的情緒,能哼唱樂曲的主要旋律。(二)教學難點:1.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去表現歌曲2.初步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初步了解“無詞歌”的基本特點。【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教師:同學們,春天來了,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冬眠的小動物也醒來。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柳樹發芽花開了,春天草兒醒來換上了綠的新衣,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春天有金燦燦的麥子綠油油的田野,春天真美呀!下面我們通過圖片欣賞一下春天的美景預設:欣賞美景教師:春天有沒有動聽的音樂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的名字《春之歌》,書寫板書《春之歌》。(播放歌曲)【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引導,激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感受音樂教師:聆聽音樂,感受這首作品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判斷這首作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鋼琴是樂器之王,大家通過聆聽說說鋼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春之歌》選自門德爾松的鋼琴曲集《無詞歌》,是該曲集中較著名的一首。整首樂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級進和小跳為主,表現了自然松弛的感受,安謐平和。勾勒出一幅美麗遼闊、優美、清新的大自然意境,其形象淳樸而富有詩意,充滿著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無限熱愛。什么是“無詞歌”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無詞歌是按照歌曲體裁和形式特點寫作的小型器樂曲,常有一個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門德爾松創立。他寫有49首無詞歌,有些帶有標題,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紡織歌”等。《春之歌》為單三部曲式,下面聆聽第一部分音樂,感受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這段音樂讓我們感受到像云彩隨著音樂隨風舞動、像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像小花一朵一朵慢慢盛開,像柳葉發芽,下面我們邊畫旋律線邊聽音樂預設:畫旋律線。教師:原來是柳葉柳枝編織了這段優美的旋律呀,咱們一起合著音樂哼唱一下。預設:哼唱一音樂教師:這段柳枝舞動的旋律在整首音樂中出現了幾次?咱們數一數。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柳枝舞動了兩次。兩次出現的柳枝舞動的旋律相同么?其他旋律描繪了春天的什么景色。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下面聆聽第二部分,聽聽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用樂器為這段音樂伴奏預設:表現音樂教師:接下來我們聆聽第三部分音樂,這段音樂大家熟悉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這段音樂是對第一部分音樂的重復,下面跟著音樂做聲勢動作預設:表現音樂教師:整體聆聽預設:聆聽教師:下面邊放音樂邊朗誦《春天在哪里》預設:朗誦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上臺邊聆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最后加上朗誦預設:表現【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作曲家:門德爾松即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為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義杰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作品以精美、優雅、華麗著稱。下面請同學們欣賞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欣賞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呢?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想象力、觀察力、樂感等得到較大發展,激發他們對春天、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積極的態度。】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春之歌》1=G 2/4 鋼琴獨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003001.mp3 01003002.mp3 2022年新課標】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下冊-《春之歌》教案.docx 2022年新課標】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下冊-《春之歌》課件.pptx ce4bb736990d88e56d97e7bc7656e29f.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