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教學設計年 級 五年級 學 科 科學 備課時間 5.15課 題 機器模型大比拼(三) 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單元主題 機器模型單元 解讀 “科學擂臺﹣﹣機器模型”是本冊的STEAM綜合課程單元,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機械”等單元內容之后,以工程實踐為主線,引領學生經歷"任務—調研—設計—制作—測試—展示—改進"等工程實踐的過程。 本單元通過創設“校園STEAM創客大賽”的情境,引領學生明確活動任務和要求,通過選擇材料和工具、繪制圖樣、制作組裝機器模型、測試和改進、展示、交流、評價,完成整個工程實踐過程,體現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整合。 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搜集信息、設計方案、加工制作、溝通交流、反思評價等科學探究能力;激發學生嘗試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設計制作機器模型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能接受他人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研究方案,能與他人合作學習、溝通交流,形成集體觀點的科學態度;引導學生關注機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課 標 要 求 本單元對應的課標知識內容是: 17.3 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 · 知道完成某些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 ·使用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8.2 工程的關鍵是設計。 · 利用攝影、錄像、文字與圖案、繪圖或實物,表達自己的創意與構想。 ·將自己簡單的創意轉化為模型或實物。 ·根據現實的需要設計簡單器具、生產物品或完成任務。 18.3 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可利用的條件和制約因素,并不斷改進和完善。 · 根據設計意圖,分析可利用的資源。 · 簡單評估完成一個產品或系統的可行性,預想使用效果。 ·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評價某個工程設計,并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教 材 分 析 本課以工程實踐過程為主線設計了一個綜合性活動。"展示"的目的是通過討論、評價、交流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舉辦機器模型展示會的任務和要求,掌握籌辦和展覽的方法,評價機器模型的內容、方式和方法,并根據評價建議,進一步總結、反思自己的設計與制作過程,并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制訂計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等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展示作品、評估作品、改進作品、項目整理等工程思維能力;激發學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準備和參與機器模型展示會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能聽取別人意見、改進自己作品,能與他人合作學習、溝通交流,綜合大家意見、形成集體觀點的科學態度。 本課的重點是學會籌辦、展示、評價機器模型的方法。學 情 分 析 設計制作方案一般包括以下步驟:一是收集信息,如用戶調查、專家咨詢、查閱資料、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瀏覽互聯網等二是可行性分析,為了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應該提出盡可能多的設想,以利于權衡利弊,做出選擇 三是方案構思,把明確問題時提出的設計要求,具體落實到產品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上,呈現出產品的具體形象,是設計思想、設計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設計者設計風格和設計水平的展現:四是方案呈現,即把模糊設計、草圖具體化;五是方案篩選,即依據一定的原則對多個方案進行篩選。 機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如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壓路機、打樁機、攪拌機、電梯、機器人等。機器作為一種現代常用工具,已經與當今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普遍從小喜歡各種各樣的機器,五年級學生更是對各類機器的結構充滿興趣,但他們缺乏對各類機器,特別是能夠提升重物的機器進行有目的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不清楚這類機器的結構與其工作原理和過程。本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各種簡單機械與機器的組成等相關科學知識,熟悉了工程設計的基本過程,并且已經掌握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這些都為他們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教 學 目 標 1、知道如何籌備“機器模型大比拼”的展示會。 2、通過查看電梯模型說明書,知道模型是如何省力的, 以及了解模型結構。 3、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收獲。重難點 分析 【學習重點】通過展示會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 【學習難點】根據評價標準能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價。預 學 任 務 單 機器模型、機器模型說明書、幻燈片、宣傳海報、攝像機、照相機、《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 學 過 程 (一)明確任務 引導: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完成了機器模型的設計、制作等任務,并通過測試了解了自己制作的機器模型的特點和效果,那么自己組的機器模型與其他組相比有什么優點和不足呢?讓我們一起來舉行一次“機器模型展示會”吧! (二)準備展會 1.思考:籌備機器模型展示會,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呢? 2.講解籌備展示會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1)整理展示的內容,如設計的制作方案、模型草圖、制作圖樣、制作機器模型過程圖、測試記錄表、評估報告、改進方案、機器模型等。 (2)選擇展示的方式,可以從講演、影像、展板、說明書等方式中選擇1~3種進行展示。 (3)小組分工,明確責任。 (4)按時、按區域進行小組布展。 3.準備:學生分頭準備參加展示的材料和用品,如撰寫解說詞、說明書,制作幻燈片、展板,準備照相機、攝像機、記錄表等。將撰寫的說明書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31頁中。(該內容建議在課前完成。) 由班委會成員組建評委會,制訂評價標準,規劃展示會場地,邀請其他學科教師及家長參觀展示會。(該內容建議在課前完成。) 4.布展:將自己的機器模型、相關圖片等擺放或張貼在規定的區域。 (三)展示評價 1.展覽:各小組負責展示的同學,利用講演、影像、展板、說明書等形式,向參觀者進行講解、演示,發放本組機器模型的相關資料,并記錄大家的評價和建議。 2.參觀:參觀者采用觀看、詢問、照相、傾聽、記錄等方式獲取機器模型的有關信息,并向展覽者提出質疑和建議。 3.評價:評委會成員對自己和他人的機器模型依據標準進行評價,并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31頁中,最終可以根據評價意見評出各個獎項。 (四)完善車模 1.引導:在展示過程中,評委會已經和參觀者對我們制作的機器模型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和建議,請大家針對這些內容進行整理,抓住重點,分析原因,繼續改進和完善本組的機器模型,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2.討論:我們的作品還存在哪些有待改進的地方? 3.改進:學生根據討論結果對本組的機器模型進行改進。 (五)交流總結 1.交流: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找出自己的收獲和不足。 2.總結:教師總結整個項目活動情況,對先進的小組和個人提出表揚。板書 設計 機器模型大比拼(三) 展示 評價標準教學 反思 在教學中我們要放慢教學節奏,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提供個性化的輔導,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創造性思考。同時,創設更多開放的討論環境,鼓勵學生提問和分享想法,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思維。附:課后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 (項目化作業、實踐性作業、能力提升作業、基礎作業等)分層布置 作業內容 設計意圖 時長基 礎 性 作 業 精彩補白,正確掌握課本 ( )能夠幫助人們認識、使用和維護科技產品。 2.我們可以通過( )、( )、( )、( )等方式展示我們設計制作的機器模型。 3.在評價時,評委會要依據評價標準,( )、( )地對參展作品進行評價。 4.展示會后,我們要及時整理大家的觀點,繼續( )、( )自己的機器模型。 鞏固基礎知識,奠定基礎。 8分拓 展 性 作 業 擇優錄取,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1.學校要舉行"校園 STEAM 創客大賽",小敏所在的小組準備設計、制作一臺能夠提升重物的機器模型,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輕松省力,操作方便 B.成本低廉,外形美觀 C.結構復雜,材料不易加工 2.下列項目實踐的流程排序正確的是( )。 ①任務 ②設計③制作④測試⑤展示 ⑥調研 A.①⑥②③④⑤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⑥②④③⑤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安裝小電梯的傳動部分時,滑輪固定要牢固,傳動部分用細線連接要準確。 B.在美化與裝飾時,用小毛刷涂色一定要均勻,一定要反復涂抹。 C.選材時,根據設計方案,選擇我們容易找到的,便于加工操作的工具和材料。 4.科學小組要設計一臺簡單的機器,以下部分不用考慮的是( )。 A.動力部分 B.傳動部分 C.工作部分 D.取暖部分 5.用滑輪提起重物,在軸粗細相同的情況下,輪越( )越省力。 A.大 B.小 C.少 開拓學生思維,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1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