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知識清單【目標清單】1.了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2.認識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實現。【主題清單】【內容清單】一、文藝復興1.背景(1)根本原因:西歐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2)文化基礎: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展,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又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3)人才優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2.實質: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實質上卻是創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運動。3.內容(1)核心: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2)主張: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4.成就領域 人物 特點文學 三杰 薄伽丘 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但丁彼特拉克美術 三杰 達·芬奇 突破了中世紀呆板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拉斐爾米開朗琪羅5.擴展:15世紀后期擴展到歐洲各地。英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李爾王》。6.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二、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2)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2.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興起: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內容①改革教義: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改革教會: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 (3)結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3.其他國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爾文派和英國的國教影響最大。4.宗教改革的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時間:16—17世紀。2.背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發展。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2)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光學、熱學、磁學、解剖學等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步。4.意義(1)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2)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四、啟蒙運動1.背景: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2.實質:是一次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3.歷程: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4.核心:“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是判斷是非的標準。5.主張思想家 觀點 共性伏爾泰 寄希望于“開明”君主進行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 相信進步,相信在科學和教育的作用下,社會將趨于完美;對未來社會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和權力制衡等;都反對君主專制孟德斯鳩 強調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相互監督、制衡盧梭 主張主權在民和直接民主制亞當·斯密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康德 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張民主、自由、平等6.影響(1)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2)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在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統治。(3)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五、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背景:16—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他們以議會為基地,向專制王權發起挑戰。(2)過程①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②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革命成果獲得鞏固。(3)成果——君主立憲制的確立①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內容: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②1701年又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此后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4)意義: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2.美國資產階級革命(1)背景:18世紀中葉,英國對北美大西洋沿岸13塊殖民地的種種限制和剝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強烈不滿,獨立的呼聲高漲。(2)歷程①來克星頓槍聲:1775年4月,來克星頓的民兵與英軍發生沖突,北美獨立戰爭開始。②《獨立宣言》發表: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闡述了人民主權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③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簽署《巴黎和約》(3)意義: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資產階級獨立運動,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3.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背景:18世紀,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啟蒙思想也對民眾產生了深刻影響。(2)進程①1789年7月14日,法國民眾攻占了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②8月,議會頒布《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革命的綱領性文件③1791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1799年,拿破侖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維護了大革命所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實行帝制,率領法軍入侵一些歐洲國家。1815年,拿破侖帝國覆滅。(4)意義: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則隨著拿破侖的軍隊傳播到歐洲各地。六、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1)背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2)實質: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2.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1)政治制度的類型①君主立憲制:英國是其代表,君主權力受到限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②共和制: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確立“三權分立”原則;還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19世紀,法國經歷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復,最后確立了共和制度。(2)資本主義政黨制度: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形成兩黨制或多黨制,代表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通過定期選舉輪流執政。七、資本主義的擴展1.俄國農奴制改革(1)舉措:1861年,廢除農奴制,隨后沙皇又進行其他改革。(2)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統治階級以盡量維護自身利益為目的(3)影響: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 2.美國內戰(1)背景:南北雙方在關稅、西部領土建州等問題上斗爭重重,在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斗爭尤其尖銳。(2)爆發: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3)歷程:林肯領導的聯邦政府先后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贏得民眾支持,最終擊敗南方分裂勢力。1865年,內戰結束。(4)影響: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為此后美國的發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但黑人仍備受歧視3.德意志統一:1864—1871年,普魯士在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5.日本明治維新(1)背景:19世紀中期,日本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1868年幕府統治被推翻。(2)內容: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國家制定憲法。(3)影響:保留了大量封建勢力,官僚寡頭和軍閥實際掌握了權力,成為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拓展清單】一、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征1.集中于人文學科,人文主義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將其作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人文主義的實質是強調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突出人的優越性。4.人文主義肯定人的現世生活,要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昭示了一種全新的個人主義的倫理觀。5.對教會和貴族的虛偽和腐敗進行猛烈批判,從側面揭露禁欲主義與人性的沖突和對人性的扭曲。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影響下歐洲社會的轉型經濟基礎夯筑 從鄙薄財富到逐利合法,資本主義萌芽破土政治格局重構 從神學專制到擺脫封建特權,近代政治形態和價值形成文藝傳統開先 從禁欲枷鎖到人文主義,文化事業復興繁榮信仰世界改造 從依附代禱到因信稱義,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價值取向轉變 從追求來世到追求現世幸福,開啟了理性與科學的先河三、各國民主政體發展特點對比國別 確立民主政體途徑 完善民主的特點英國 革命:“光榮革命” 和平漸進的議會改革美國 革命:獨立戰爭 精英人物、穩定和創新法國 大革命:曲折 艱難曲折、血腥暴力德國 統一:王朝戰爭 封建殘余、軍國主義日本 改革:明治維新 軍國主義俄國 改革:農奴制改革 沙皇專制、封建殘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