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知識清單【目標清單】通過了解中古時期歐亞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狀況,認識這一時期世界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主題清單】【內容清單】一、西歐封建社會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1)內涵: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2)義務: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3)影響: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封建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2.莊園與農奴制度(1)莊園: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2)農奴制度農奴和自由農民: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自由農民也要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還要向領主繳納租稅。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1.王權集中: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中古中后期,有不同程度加強。2.城市自治(1)背景①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②10—11世紀興起,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以工商業為基本謀生手段。③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2)方式:通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贏得自治權。 (3)意義: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3.教會專權(教權高于王權)(1)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2)政治: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 (3)精神: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三、拜占庭與俄羅斯1.拜占庭帝國(1)由來: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2)強盛:都城君士坦丁堡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3)查士丁尼統治①對外擴張: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②法律編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它與同時或稍后編纂的《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2.俄羅斯(1)基輔羅斯:9世紀建立。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2)莫斯科公國①興起:16世紀初,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建立。②強盛: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四、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半島的統一(1)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2)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政權,到其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2.阿拉伯帝國的鼎盛(的表現)①政治穩定: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②經濟繁榮: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③文化燦爛: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數字)3.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地位: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五、奧斯曼帝國1.強盛的奧斯曼帝國(1)奧斯曼帝國的建立: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2)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到16世紀后期,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3)奧斯曼帝國的統治①政治:最高統治者是蘇丹②經濟:15—16世紀,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六、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南亞(1)笈多帝國:是中世紀統一印度的第一個封建王朝(2)德里蘇丹國①興起: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②統治:最高統治者稱蘇丹。③宗教:以伊斯蘭教為國教。2.東亞(1)日本①大化改新:背景:6—7世紀,日本出現嚴重社會危機。過程:646年,孝德天皇改革,內容: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將貴族土地收歸國有。②幕府統治:12世紀末,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軍事機構——幕府,獲得了鎮壓叛亂、征收賦稅等權力。內容:天皇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2)朝鮮①新羅統一:7世紀末,初步統一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②高麗王朝: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仿效中國唐朝制度建立高麗王朝。引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中國的儒家經典和詞章之學廣為傳播。七、古代非洲文明(1)東北非:阿克蘇姆王國。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2)東非: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了一系列國家。比較著名的有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3)西非①馬里:征服加納后,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盛產黃金,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②桑海:攻滅馬里,確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4)南非: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意為石頭城。八、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1)瑪雅文明①政治統治: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②農業和手工業: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制造精美陶器。③建筑及藝術: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2)阿茲特克文明: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①政治統治: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②經濟基礎:阿茲特克人的經濟基礎是農業,他們發明了“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3)印加文明①興起: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今天秘魯),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印第安人國家。②統治:編制詳細的人口調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統,遷移被征服地區的居民。【拓展清單】一、城市復興對西歐的歷史意義1.政治上:城市的興起使歐洲出現了新的階級——市民階級。城市與王權結盟,促使王權加強,市民階級參與政治,促進了議會制度的出現。2.經濟上:城市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舊制度瓦解,孕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3.思想上:在西歐城市市民爭取自治的過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權利的意識逐步覺醒,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個性解放、謀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觀念得以張揚。4.文化上:隨著城市的出現,產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為日后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作了準備。二、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及衰亡原因(1)主要特征:大洋阻隔,與其他地區基本隔絕,文明發展的孤立性十分突出;創造了獨特的美洲玉米文明。在15世紀西歐殖民者入侵以前,美洲的歷史基本上是獨立發展的。(2)衰亡原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自然災害、疾病瘟疫;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往;內部之間的交流幾乎為零;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