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4年秋季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燃燒的條件課題1 第1課時1.通過燃燒這一典型的化學變化,認識化學反應需要一定條件。2.能用控制變量思維設計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3.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發展科學探究能力。4.對“物質的燃燒”在社會、生產等領域的重要價值具有積極的認識。重點難點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與火有著密切的聯系。烹飪食物冶煉金屬火箭升空燒制陶瓷情景素材1手帕在不斷燃燒,什么是燃燒?為什么火焰熄滅后手帕沒有燒壞?趣味實驗:燒不壞的手帕情景素材2火箭發射時需要燃料的燃燒來提供動力,什么是燃燒呢?情景素材3鐵、硫、鎂條、紅磷等物質燃燒的現象和化學方程式。鐵絲燃燒硫燃燒鎂條燃燒討論:從實驗現象、反應物和反應類型的角度思考以上物質燃燒是否具備什么共同特征?歸納: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氧化反應。舊知回顧氧氣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根據下列生活現象和對燃燒的認識,說說燃燒可能需要什么條件?現象1:木頭正常不會燃燒,然而鉆木可取火現象2:鉆石頭不能取火現象3:燃燒的木頭丟進土坑內即可熄滅討論可燃物燃燒時,都需要一個最低溫度,也就是著火點。著火點是物質的一種固有屬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以及大氣壓強等因素有關。著火點:物質 白磷 紅磷 木材 木炭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在通常狀況下一些常見物質的著火點:閱讀教材P160的“方法導引”了解“控制變量”探究: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并繪制實驗裝置圖實驗試劑:白磷、紅磷、80 ℃熱水(注意安全)、銅片、氧氣實驗儀器:燒杯、藥匙、導管等實驗探究演示燃燒的條件(以下三種改進版選實驗一演示),觀察實驗現象實驗一現象:試管中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熱水中白磷不燃燒實驗探究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試管1中的白磷燃燒,而試管2中的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如何讓熱水中的白磷燃燒?交流與討論:燃燒需要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2.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往熱水中白磷通入氧氣回答1.綜合上述討論,你能總結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嗎 物質本身是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可燃物要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燃燒需要三個條件:2.物質是否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燃燒 若缺少一個條件會怎樣?三個條件需要同時具備才能燃燒,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燃燒。結論對比教材的實驗裝置圖,改進裝置的優點是什么?防止有毒物質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問題生活中有人通過放孔明燈(如圖)祈福。孔明燈燃燒的火焰溫度可達300 ℃,但紙質(著火點約170°C)燈罩卻不會被點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孔明燈升空是因為氣體溫度升高時密度會變小B.燈罩沒有燃燒是因為風將熱量吹散使紙質燈罩處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C.放孔明燈應避開加油站、機場、森林等場地D.燈罩沒有燃燒是因為燈罩不是可燃物D紙質燈罩也是可燃物學以致用1.成語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下列成語表達的本意與燃燒無關的是( )A.煽風點火 B.火上澆油C.破釜沉舟 D.死灰復燃2. 右圖所示對比實驗主要探究的燃燒條件是( )A.氧氣B.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D.以上都是CC冷水和熱水3.控制變量和對比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實驗前彈簧夾K1、K2都處于關閉狀態。 (1)實驗中“80 ℃熱水”的作用:①提供熱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2)打開彈簧夾K1,關閉K2注入足量過氧化氫溶液,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打開K2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現象。(3)該實驗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實驗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絕氧氣(或空氣)氣球變大打開彈簧夾K1、K2,向上提燃燒匙使白磷露出水面2H2O2 2H2O+O2↑MnO2燃燒的條件燃燒的定義“燃燒的條件”實驗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方法導引:控制變量實驗證據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1.石塊不燃燒,木條燃燒 2.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銅片上的白磷燃燒3.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1.燃燒需要可燃物2.燃燒需要氧氣3.燃燒需要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作業本作業:完成對應練習。3.實踐性作業:小組合作設計探究燃燒條件的其他(同課本不一樣)方案,與同學交流。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材實驗燃燒的條件1.mp4 教材實驗燃燒的條件2.mp4 課題1 第1課時 燃燒的條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