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斜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說出斜面省力。2.能歸納出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科學探究1.能從斜面的結構與功能等角度提出探究性問題。2.能對問題作出假設。3.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取斜面省力等信息。4.能利用科學語言、記錄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5.能用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得出結論。6.能對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科學態度1.能對斜面的作用表現出探究興趣。2.能綜合考慮大家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1.能說出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能說出斜面的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著人類生產、生活的發展。教學重點認識斜面的作用。教學難點能對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能綜合考慮大家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測力計、木板、木塊、重物、記錄表、課件等。學生準備:鉛筆、A4 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教師活動】提出問題:想把油桶抬到車上,你會怎么做 【教師活動】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學生活動】思考交流斜面的作用。二、 探究與發現【教師活動】結合圖片想一想,斜面有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斜面可以省力。【學生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后提出假設:我認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實驗(一):【教師活動】講解實驗方法:1 .使用測力計測量直接提升物體用的力。2.搭建斜面,使用測力計測量沿斜面提升物體時所用的力。【教師活動】提示注意事項:1 .實驗4次,4次試驗的鉤碼數不要 相同,鉤碼數可依次增加。2.先測出直接提升鉤碼的力,再測出沿斜 面拉鉤碼的力。3.只能改變鉤碼的數量,不能改變斜面的高度,按 步驟2重復做。4.拉測力計的要求是勻速直線,邊拉邊讀,注重小組合作。【學生活動】分組進行實驗,并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中。實驗(二):【教師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斜面能更省力 【教師活動】講解實驗方法:搭建三個高度相同、長度不同的斜面,使用測力計測量沿斜面提升物體用的力。【學生活動】分組進行實驗,并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中。三、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學生活動】小組派代表匯報實驗結果。【學生活動】討論交流:在實驗(一)中,說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實驗(二)中,說明斜面越長越省力。【教師活動】總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利用斜面把重物抬高到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長越省力。四、 拓展延伸【教師活動】斜面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利用所學知識 解決實際問題:1.選哪一條路上山 2.盤山公路為什么是s形 3.哪種螺絲釘更省力 4.認識更多生活中的斜面。【學生活動】討論交流五、 課后探究當人在騎自行車遇到上坡時,怎樣騎會更省力 六、 板書設計13.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緩,越省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