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時間: 2024年 月 日 第 課時 總第 課時課題 11.3 動能和勢能 課型 新授課標目標 知道動能、勢能和機械能。學習目標 物理觀念:能通過實例從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說出能量與做功的關系。記住能的單位。 科學思維:能利用實例或實驗初步認識動能、勢能的概念,并能運用其解釋相關的現象。 3.科學探究:能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動能、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4.科學態度與責任: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重點 難點 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設置情景理解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教 學 內 容 設計 意圖 修訂 意見 時間分配一、引入新課 演示:用手推動木塊,使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果“鋼球對木塊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新課學習 1.動能 若將鋼球靜止??吭谀緣K一側,鋼球還能夠對木塊能夠做功嗎?(邊講邊演示)。 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偨Y出動能概念:物體由于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概括“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現在我們要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木塊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的速度有怎樣的關系。實驗前,我們先思考幾個問題: 實驗時如何比較動能的大?。?動能的大小可能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有關,在實驗中應如何具體操作? 研究動能與質量關系時,應該改變哪一個物理量?應該讓哪一個物理量不改變?如何控制質量不同的小球撞擊物體時的速度相同? 研究動能與速度關系時,應該改變哪一個物理量?應該讓哪一個物理量不改變?如何控制質量相同的小球撞擊物體的速度不同? (5)設計出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 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 觀察 思考 實驗觀察思考 總結 閱讀 實驗 觀察 總結 思考總結 強化記憶 2’ 5’ 20’ 5’教 學 內 容 設計 意圖 修訂 意見 時間分配2.重力勢能 演示:木塊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問:木塊受到重力,重力對木塊做功嗎?怎樣才能使重力對木塊做功?這種能量與重力有關,物理學叫做重力勢能。 思考:木塊和鉛球都被舉高,它們具有的重力勢能相同嗎?(1)重力勢能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2)實驗時如何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3)你應該采用什么實驗方法來探究?(4)設計出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物體被舉的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質量相同時,舉得越高的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被舉的高度和質量有關 3.彈性勢能 (教師邊演示,邊講授)一個彈簧,把一個砝碼放在彈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將彈簧壓縮,使其發生彈性形變。此時,彈簧靜止,沒有動能。彈簧也沒有被舉高,也沒有重力勢能??墒谴蠹蚁胂?,彈簧能不能做功?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課堂練習反饋: 能力培養 布置作業: 能力培養 總結概括交流 練習、交流、反饋 3’ 5’板 書 設 計 11.3 動能和勢能 動能 影響因素 重力勢能 影響因素 3.彈性勢能 影響因素課 后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