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幾何形體的聯想》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美術課程中最新設計的創新思維課,屬于“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在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部分首先指出,“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積累視覺、觸覺和其他感官的經驗、發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表達和交流能力”。本課據此設計,意在促進學生對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開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依托學生熟悉的幾何形體,引導學生進行興味的聯想和創意,進而將創意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學情分析: 針對初中學生十四五歲的年齡特點,已經有能力認識立體的幾何形體,再加上學生對素描的學習很感興趣,本課的學習對培養學生造型表現能力非常有必要。二、教學目標:1、認識幾何形體,掌握其結構特點。2、掌握形體變化的基本規律,發揮想象力,把幾何形體組合變化組成畫面。3、結合生活實際,思考身邊周圍事物由哪些幾何形體組成。三、 教學重難點:1、認識并了解各種幾何體,掌握其結構。2、能夠從具體的形象概括為抽象形體,掌握其形體變化的規律。3、能夠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析,回歸于生活。四、教法學法:示范、欣賞、觀摩、自主體驗。五、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白板。學具:素描紙、鉛筆、橡皮、記號筆、彩筆。六、 教學過程:(一)、導入。師:粉筆,書 是什么結構?學生:圓柱,長方體。師:圓柱,長方體就是我們的常見的幾何形體,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幾何形體的聯想,走進幾何形體的王國。(二)、授新課。1、常見的幾何形體的有哪些呢?考眼力:讓學生觀看視頻《繪畫的奇妙之旅》,然后找出視頻中出現了哪些形象,看誰答得又快又準,再說出這些形象可以概括為哪些幾何形體。學生回答,老師予以肯定指正。 除了這些幾何形體以外還有哪些常見的幾何形體呢?學生討論總結出常見的幾何形體:球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棱柱等。多媒體展示常見的立體石膏幾何形體。2、物體的形態都可以歸納為幾種幾何形體。多媒體展示一組靜物,讓學生思考概括出它們的幾何形體。出示塞尚的一段話“一切物體的形態,無論構造多么復雜,都可以概括為幾種幾何形體,即球體、圓柱、圓錐和立方體的結構形式。” 展示生活常見的物體,讓學生概括出他們的幾何形體。再通過身邊的物體思考它們的幾何形體構成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引導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3.幾何形體通過切割、疊加、穿插、變形、組合等方法可以演變成千姿百態的物體。圖片展示,讓學生說出這些物體是通過什么方法由幾何形體演變而來的,老師總結歸納。展示由幾何形體聯想的繪畫作品、視頻作品,請同學分析作品的幾何形體。視頻展示幾何形體的聯想。4、課堂小練習:請同學們在三分鐘內由幾何形體聯想出一件簡單的物品并畫出來。教師查看學生作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提升、拓展知識。5小練習展示。這樣的畫面有點單調,怎么讓畫面變得更豐富生動呢?學生思考回答,加上背景、裝飾畫面會更生動豐富。小結:1、有主體。2.有背景(起到襯托作用)3有裝飾(用點、線、面進行裝飾,使畫面產生黑白灰的節奏感。)。圖片展示《在雨中》,這幅畫面正是因為有主體、有背景、有裝飾畫面才顯得豐富而美好。不經如此,這幅畫所表現的內容也深深的打動著我們。在一個雨天,有路燈的晚上,一個大人給一個小孩撐著傘,雨水落下來,打在傘上,又滴答滴答的落下,大人在傘下,濕了一半,而孩子在傘下快樂前行。表現了對孩子的愛護之。(三)示范:通過幾何形體,聯想創意繪畫作品,邊示范邊講解聯想思路。(四)作業: 自選工具或材料,從幾何形體去聯想、創意,完成一幅繪畫作品.1、首先進行構思,確定主題。2、然后在美術本上進行起稿,建議用鉛筆完成。3、其次給里面進行填色和補充裝飾性花紋。4、最后進行勾邊,最好用黑色的筆。5、 調整完成。(五)作業展示教師:下來就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來歡迎被選上的優秀作品和作者走上講臺。引導學生代表將各自小組的好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并進行實時點評,并鼓勵其他同學,欣賞作品,并提出合理意見,感受作品所帶來的歡樂。(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幾何形體的王國,了解了幾何形體,進行了幾何形體聯想創作,也親身感受到了創造的樂趣。老師希望今后大家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去大膽的想象和創作體會其中的快樂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