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 科學 學科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六 學期 第二學期課題 仿生建筑模型大比拼(三) 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說出仿生建筑模型展示會的內容和方式。2.能說出評價仿生建筑模型的標準和方法。3.能說出改進仿生建筑模型的內容和理由。科學探究:科學探究1.能針對自己的仿生建筑模型設計出多種展示方式。2.能制定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仿生建筑模型進行評價。3.能制定改進仿生建筑模型的方案。4.能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科學態度:1.能對展示仿生建筑模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展示仿生建筑模型。3.能與他人分工合作,溝通交流,形成集體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能說出仿生建筑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內容重點:學會展示、評價作品的方法。教學過程(一)明確任務引導: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完成了仿生建筑模型的設計、制作等任務,并通過測試,了解了自己制作的仿生建筑模型的特點和效果。那么自己組的仿生建筑模型與其他組相比有什么優點和不足呢?讓我們舉辦一場“仿生建筑模型”展示會吧![設計意圖:明確任務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和目的,為學習新知提供了導向作用,使教學更加有序、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 (二)準備展示1.準備展示會。(1)思考:我們要做哪些準備活動?(2)講解:籌備展示會每個小組需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整理好展示的內容,如制作方案、草圖、制作圖樣、制作過程圖、測試記錄表、評估報告、改進方案、仿生建筑模型等;②確定展示的方式,可以從講演、影像、展板、圖片、說明書等方式中選擇1-3種進行展示;③推薦一名同學進入評委會;④小組分工,明確責任;⑤按時、按區域進行小組布展。(3)準備:學生分頭準備參加展示會的材料和工具,如解說詞、說明書、幻燈片、展板、照相機、記錄表等。(該內容建議在課前完成)(4)由各組推薦學生和老師組建評委會,制定評價標準,規劃展示會場地,邀請教師及家長參觀展示會。(該內容課前完成)2.布置展示會。布展:小組同學把自己的仿生建筑模型擺放在相應的展覽區。[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展示需要準備的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果,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三)展示評價1.展示:各小組負責展示的同學,分別利用講演、影像、展板、說明書等形式,向評委、教師、家長代表以及其他參觀的學生展示自己小組設計、制作的仿生建筑模型及相關資料。2.參觀:學生可以采用觀看、詢問、照相、記錄等方式獲取有關作品的信息。3.評價:評委會成員對各組的仿生建筑模型進行評價,最終可以根據評價意見評出各個項目成果獎項,并將評價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7頁中。 [設計意圖:利用文字引導學生依據評價要點制定評價標準,利用圖表呈現了仿生建筑模型評價的三個要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四)改進完善1.引導:通過參觀展示會,大家相互提出了很多改進建議,根據大家的建議,我們需要取長補短,改進自己的作品。2.討論:我們的作品還存在哪些有待改進的地方?改進的依據是什么?預測改進后的仿生建筑模型會達到什么效果?小組討論,制定出改進方案,并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7頁中。改進:各組根據改進方案,課下對自己的仿生建筑模型進行改進。[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根據評價標準,評選出最佳建筑模型,利用“交流”的形式,引領學生將本組的仿生建筑模型以及項目資料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評價,認真聽取評委和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 (五)反思評價1.引導:同學們經歷了一個完整的項目探究和實踐的過程,請大家反思自己在整個項目實施中的優點和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2.反思:學生反思,并將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7頁中。[設計意圖:利用“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在整個項目實施中的優點和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培養學生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的能力。]“雙減”作業設計 基礎知識一、填空。1.在布置展示會時,我們可以用( ) 、( )、( ) 和說明書等方式展示自己小組的仿生建筑模型。2. 我們需要根據仿生建筑模型的( )劃分展覽區域。二、選擇。1.在仿生建筑模型大比拼中,屬于項目成果評價要點的是( )。(多選)A.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B.綠色環保 C.制作難度D.整體效果 E.結構 F.采光 2.我們可以采用( )的方式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多選)A.演講 B.影像 C.展板 D.說明書拓展思維我們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優點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板書設計 22.仿生建筑模型大比拼(三)了解“展示會” 舉辦“展示會” 布置→展示→總結→改進教學反思(此教學設計,A4紙正反面打印,表內文字五號宋體,行距20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