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春舞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唱《青春舞曲》,使同學們能夠懂得“珍惜青春年華,努力學習”2、了解新疆歌舞典型節奏以及維族音樂特點,區分并掌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點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3通過為歌曲的聲勢節奏創作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協作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了解新疆歌曲典型節奏以及維族音樂特點;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教學難點:學生能準確掌握新疆歌曲節奏型,區分并掌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點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整體感知法、表演法、視聽法、實踐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小組學習任務單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 引情激趣跳一段斗音最火的維吾爾族舞蹈《亞古麗娜》,請學生們說出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師:那大家去過新疆嗎?了解新疆嗎?(了解的學生發言,并給以肯定)一分鐘短視頻《走進新疆》,了解新疆的風光,民俗、小吃、瓜果、服飾、歌舞……等。【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新疆維吾爾族舞蹈,激起了解新疆的欲望,觀看從抖音上下載的短視頻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習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本環節舞蹈音樂下載于騰訊QQ,短視頻下載于抖音。下面就讓我們出發,一起出發,開啟新疆音樂學習之旅,學唱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板書課題《青春舞曲》)(二)、講授新課 學習新知1.介紹作者王洛賓王洛賓,有“西部歌王”之稱。他是一位特別喜歡新疆民歌的北京人,一生扎根新疆。把新疆的民歌介紹給了全國以及全世界,為傳播和發展祖國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經典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汗》、《達坂城的姑娘》……等。2.聆聽音樂,思考:歌曲的旋律、節奏各有什么特點?它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3.出示譜例,學唱歌曲:a.帶領同學們找出新疆歌曲典型節奏型(重難點節奏),并講解練習(1)×××× ×××× ××× ×(2)×.××× ××× ×.××× ×【設計意圖】通過節奏練習視頻,既能激發學生挑戰的興趣,又能讓學生輕松準確掌握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和附點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為解決歌曲演唱中的難點做好鋪墊。b.教師范唱歌曲,生小聲哼唱歌曲旋律。C.跟隨(老師的)伴奏,反復學唱歌曲。并能背唱歌曲。注意:練唱第4,5樂句: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放慢速度唱準,唱出一問一答的感覺)練唱“別的那呀喲 別的那呀喲 ”處(“別”字語氣要加重,注意聲音的彈性)d. 用歡快充滿青春的情緒完整連唱歌曲(可唱兩遍歌詞),要求端正坐姿,注意練唱中強調的問題。e. 帶領學生分析歌曲旋律創作特點,及所蘊含的人生哲理①請找出旋律中每一句的末尾音和下一句的開頭音,有什么規律?②請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樂句?(教師講解“魚咬尾”和“重復”的音樂創作手法)③這首歌的歌詞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合作創編 展現自我★揭示游戲規則,跟著(自創資源)音樂視頻進行聲勢節奏(游戲),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節奏,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為小組合作創編節奏做好鋪墊。★分小組合作為歌曲創編聲勢節奏(利用白板拖拽功能進行創編)5分鐘后集體展示匯報成果★集體表演——根據同學們當堂創編的聲勢節奏,以及本節所學歌曲,跟著伴奏邊唱邊拍打合作表演《青春舞曲》【設計意圖】在實踐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聲勢節奏視頻《青春舞曲》是利用PPT和剪映APP,自創資源。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維吾爾族歌曲《青春舞曲》,學習音樂創作手法:魚咬尾和重復。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創造了動人的歌聲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并要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樣珍惜我們的美好青春年華,努力學習。五、布置作業請同學們聆聽王洛賓先生的4首作品 :《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汗》、《達坂城的姑娘》等板書設計《青春舞曲》維吾爾族民歌 王洛賓魚咬尾 重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