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必3.3.4.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 第一、二課時 學案班級: 姓名: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1.綜合思維:能夠結合實例,從不同層面分析環境政策、措施設置的原因,綜合分析通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2.區域認知:能夠搜集世界、全國或區域的環境保護政策、措施信息;從國家安全的高度分析其設置的原因,并嘗試對其的落實提出合理化建議。 3.人地協調觀:結合區域環境法規措施落實的例子,能夠從國家安全的高度,理解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建立和諧發展的觀念。 4.地理實踐力: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調查,描述某區域環保政策、措施落實的情況,并結合已有資料,對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建議,能夠在地理實踐中表現出較強的行動能力。【課前預習】:基礎知識,立足教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環境保護政策1、定義: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 國策,環境保護政策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防止自然資源受到污染和破壞。2、目的:確保國家 安全。3、手段:法律、法規、 、制度、 、標準等。4、作用:用于協調社會 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社會團體和個人之間有關環境問題的 關系。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概述:(1)重要性: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__________;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為 、確保國家生態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現狀: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環境標準和__________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3)涵蓋范圍:涵蓋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__________、防災減災和國際合作等多個門類。2、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1)憲法第 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 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2)憲法第 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 環境和 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 ,保護林木。”3、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__________,為確保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種類包括:氣候變化、臭氧層保護、______________、生態環境保護。4、環境保護法規:(1)環境保護基本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 法規,確立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 方針,也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 。(2)環境保護單行法律:針對 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3)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 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4)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 機關或地方政府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綜合性或單行環境保護法規,如《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5)環境保護標準:為了執行各種專門的環境法而制定的 規范,是衡量環境質量狀況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為的 尺度,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等。三、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1、政策體系:(1)最高層次: 。(2)第二層次:“ ”和“ ”。強調 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必須同步規劃、同步設施、同步 ,實現經濟效應、 效應和環境效益的統一;(3)第三層次: 大環境管理政策和 大環境管理制度。我國環境政策體系:(1)“ 為主, 結合”政策:①內容:在科學 的基礎上,預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是解決環境問題最 的辦法。對已經發生的污染和破壞進行積極治理。②措施:對開發建設項目實行 制度和“ ”制度。(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①內容:“誰污染,誰治理”政策是國際上通用的 付費原則的體現,由污染者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②主要措施有:排污收費制度,即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征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于污染防治;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制度。(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①內容:強化政府和企業的環境 責任,控制和 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②主要措施包括: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環境保護作為 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考核制度,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監督管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對 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 排污設施和污染物處理情況。(4)新政策、新舉措:伴隨我國環境保護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許多環境管理的新政策、新舉措不斷涌現,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 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等。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 為核心,由政府、企業、公眾 的環境管理體系。【課中探究】疑難知識,能力提升,交流討論,思維撞擊一、完成P110探究:1、2題:1. 查閱資料,說一說河長的主要職責有哪些。【參考答案】: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 和保護工作,包括①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 防治、水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破壞航 道、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 解決重大問題;②對 行政區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責任,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實行 ;③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河長履職情況進行 ,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強化激勵 。④河長制辦公室承擔河長制組織實施 工作,落 實河長確定的事項。⑤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 ,協同推進各項工作。2.我國推行河長制,有哪些優越性?【參考答案】:實行了 “河長制”,①首先革除了環境污染治理只 環保部門的弊病,②地方政府領導高度 ,并且自任河長,促進了環保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地方、上游與下游,密切配合協調,③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有力促進了 保護、水域岸線管理、 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二、完成P111活動:1、2和3題題:1.分析芬蘭人均能耗較高的原因。【參考答案】:①芬蘭地處 ,冬季嚴寒漫長,需要大量 供暖,②同時具備部分耗能較多的 制造業部門。③而人口又比較 ,所以人均能耗相對較高。為什么芬蘭要重點治理水體污染?【參考答案】:芬蘭號稱 之國,水體面積較 ,支柱產業比如“造紙”,會產生大量 污染。而水又是人類生存必備資源,水體污染直接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危害到居民的健康,所以芬蘭要重點治理水體污染。說一說芬蘭環境保護工作的可借鑒之處。【參考答案】:建立相應的 部門,重視 建設,形成全面而嚴格的法律法規體系;重視 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三、完成P114活動:1、2、3和4題:1.略。2.通過分析該地空氣質量指數和首要污染物來源的歷史數據,探究首要污染物的來源與人口數量、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近半年來首要污染物為 。臭氧大部分是 污染物,需要前驅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 照射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產生。機動車 排放是環境空氣中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而工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重慶人口眾 ,交通線路繁多,產業結構處于 狀態,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但是 仍占據重要地位,工業、 交通運輸發達,排放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發生變化,成為臭氧的重要來源。3.通過分析該地空氣質量指數和首要污染物來源的歷史數據,分析該地的空氣質量狀況與季節變化的關系。【參考答案】: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 季節,原因一方面由于廣州夏秋季節溫度較高,臭氧濃度的變化與溫度的變化有明顯的 相關性,隨著溫度的升高, 濃度也會逐漸增大。另一方面,廣州夏天的 天氣較多,會造成臭氧濃度的上升。此外夏、秋季節少云高溫,紫外線較 ,也會促進光化學反應的進行,導致臭氧濃度較高。而冬、春季節,天氣多云為主,氣溫較 ,風速較 ,再加上空氣中顆粒物濃度較高,使得到達近地面紫外線較 ,則會導致臭氧濃度較低。4.略。四、完成P116活動:1、2題:1.“河水是一種具有流動性和自凈能力的環境介質。污染發生后,河流水質會逐漸地自動修復,所以排污企業無須承擔環境修復的責任。”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為什么?【參考答案】: ,水體自凈能力是有 的,當排污企業排放大量廢棄物超過水體自凈能力之時,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打破 ,水體很難再自凈,所以必須承擔相應的環境 責任。議一議,法院允許被告企業延期一年支付 40% 賠償款的目的是什么?【參考答案】:法院允許賠償款40%可以延期一年賠付,又提供了一種可以抵扣賠償款的方法,就是通過 改造對廢酸進行循環利用,用環保技術 的費用進行抵扣,一方面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 要求,另外主要為了引導企業進行污染治理 革新,一舉兩得。完成P118活動:1、2題:1.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3)想一想,國家設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參考答案】:目的:為了起到水源 、水土 、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作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意義:①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和管理,是 生態服務功能,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 ;②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生態 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區域 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 ③是推進主體功能建設,優化國土開發 格局、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4)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一系列生態文明體制。議一議,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的推行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有哪些積極的促進作用?【參考答案】:①只有實行最嚴格的 、最嚴密的 ,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② 管理制度, 管理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更有利于控制與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③也有利于 環境保護的質量,進一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對建設美麗中國起到 作用。2.略【課堂小結】【核心素養訓練】課堂訓練1:通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考查“綜合思維”瑞典在電子垃圾回收利用方面世界領先。1994年,瑞典提出生產者責任制,要求商品生產商負責回收或出資處理商品外包裝,并且要求廠家在商品外包裝上詳細注明回收類別和方式,引導消費者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瑞典形成了一套垃圾處理優先級制度,也稱為五階梯原則(如下圖)。完成下面(1)-(2)題。(1).五階梯原則中,重中之重的原則是( )A.避免產生 B.重復使用C.能源回收 D.填埋處置(2).下列措施可以避免或減少產生垃圾的有( )①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制品②通過修補、更改使用功能等方式對廢品進行再利用③有害危險品送到垃圾填埋場④有機垃圾送去沼氣廠生產沼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課堂訓練2: 通過“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考查“人地協調觀”城市生態安全是指維護城市發展所需的生態環境能滿足城市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的一種城市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安全的基礎和核心。生態安全綜合指數越大,說明生態安全度越高,其中生態安全指數0.6-0.7表示臨界安全狀態。完成下面(1)-(2)(1).1978-2006年寶雞城市生態安全指數( )A.呈波動上升趨勢 B.呈波動下降趨勢C.2000年以后出現下滑 D.始終為安全狀態(2)提高城市生態安全綜合指數的可持續發展措施有( )①加強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②加大環境治理投入③優化產業、能源結構④增加就業崗位⑤加強化石能源的勘探與開發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