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新的實驗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現代藝術是怎么一回事,并了解它是怎樣創作的。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對現代藝術作品進行解讀,學會分析現代藝術作品,表達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辯證的態度對待現當代的藝術實驗。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現代藝術是怎么產生的。 2.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創作材料、創作形式。教學難點: 1. 如何理解現代藝術的創作觀念。教學過程導入: 出示杜尚作品《泉》,問:如果有一位藝術家,從商店里買了一個小便器,簽上名,擺在美術館展出,你覺得這件小便器算藝術品嗎? 新授: 一,如何理解現代藝術 1,通過了解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術史背景,分析三幅具有代表性藝術家(莫奈、梵高、畢加索)的作品,引導學生發現這段歷史時期的藝術創作發展規律,為解釋《泉》做背景準備。 2,重新觀察《泉》,發現其中的小細節(小便器上下倒置),引導學生理解杜尚這件作品的巧妙構思。 3,借著《泉》,解釋現代藝術的定義。 二,現代藝術是怎樣創作的 1,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表現為追求創新。 《英文方塊字》 徐冰 2,創作材料的改變:現代藝術的創作材料不受限制,從廣袤的大地,到精巧的現代工藝材料,甚至是已經制作好的成品,都可以進行創作。 《無限境屋:永痕消失的結果》 草間彌生 《螺旋形防波堤》 羅伯特·史密森 3,創作形式的解放:現代藝術的創作形式不再拘泥于架上繪畫、雕塑等形式,而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最終作品不一定呈現為實體形式。 《天梯》 蔡國強 插入《蔡國強的藝術 天梯》[footnoteRef:1]紀錄片 [1: 凱文·麥克唐納.《天梯:蔡國強的藝術》.上海民新影視娛樂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9月22日] 三,現代藝術的反思 課堂討論: 1,現代藝術相比傳統藝術有什么優勢和短板? 總結:20世紀時,科技高速發展,工業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社會處于劇烈的變革中。同時在世界格局中,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新興國家快速崛起,這些因素都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比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現代藝術似乎還沒能經歷足夠長的時間考驗,所以我們就姑且稱它為一種“新的實驗”。 2,請結合當下科技發展趨勢與世界格局變化,思考未來的藝術可能會是什么樣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