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幾何形體的聯想》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美術課程中最新設計的創新思維課,屬于“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本課意在促進學生對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開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依托學生熟悉的幾何形體,引導學生進行有興味的聯想和創意,進而將創意表達出來。本課從啟發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物體的基本形狀入手,解讀物體由哪些幾何形體組合而成的,并發揮想象力,用幾何形體的組合變化進行創意設計。本課主旨在于提高學生對幾何形體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這對學生未來在繪畫、設計課程中的學習和創新思維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形體的能力。培養學生聯想、創意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本課學習,通過欣賞、分析、討論等方法增進學生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完成好本課作業。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認知形體的基本構成。2、教學難點:運用幾何形體作為基本形進行聯想創意,完成制作。四、教學過程:(一)靜物組合導入1、師:從上面這組靜物圖片中,你能分析出每個物體是由什么幾何形體概括而成的?對,分別由立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概括而成。2、師:是的,法國畫家塞尚指出:“一切物體的形態,無論構造多么復雜,都可以概括為幾種幾何形體,即球體、圓柱、圓錐和立方體的結構形式。”3、請學生到前面分別畫出球體、圓柱、圓錐、立方體。4、也就是說,把具體的形象概括為單純的幾何形體,再用抽象的幾何形體去認識具體對象,以此掌握形體變化的基本規律。(通過圖片,了解并認識基本的幾何形體。)5、發揮想象力,將這些幾何形體組合變化,能否創意出有意思的畫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何形體的聯想》(板書課題)(二)大師作品欣賞師:我們再來看看俄羅斯馬列維奇的《雨后鄉間之晨》,人物、樹林、房舍、水洼、朝陽被畫家用方形、錐形、菱形、圓形所代替,并加以組合,最終創造出這樣一幅具有鮮明造型特點的作品。(三)欣賞學生作業,分析思路:師:田野中的偶人有幾部分組成?(球體、圓錐、圓柱)小貓的背影受什么幾何形體的啟發?(球體)結構復雜的圓形作品有哪些幾何形體的影子?(切面圓柱、圓錐等)(四)聯系實際,想一想:觀察圖片中的形象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的,概括出他們是由哪些幾何形體構成的。(五)作業要求:用蔬菜或水果,試著分割成幾個部分,用這些果蔬塊創意一件作品。(六) 作業點評:自評、互評、師評你的創意源自哪些幾何形體?大家認為哪個最有創意?(七)小結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利用一切材料,發現美,創造美。板書設計幾何形體的聯想立方體 圓柱體 圓錐體 球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