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高考地理三輪專題復習(全國通用)專題15海水性質 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高考地理三輪專題復習(全國通用)專題15海水性質 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微專題15:海水性質
〖備考指導〗
海水的性質在初中課程中以“陸地和海洋”的內容呈現,主要涉及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劃分、海陸變遷以及海洋和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內容以識記為主;高中階段則加深學生對海洋的認識,涉及到海水的性質(包括海水的溫度、海水的鹽度以及海水的密度),此部分內容在高考中通過判斷海域間鹽度大小、密度大小及溫度高低,來考查產生此差異的原因等,學生需掌握海水的性質及不同海水性質的影響因素,為之后學習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等重難點知識打好基礎。通過對海洋的認識,理解人類與海洋的相互關系,合理利用和保護海洋,促進可持續發展。
〖真題回顧〗
(2023年遼寧高考真題)沿岸水是河水與海水在沿岸混合而成的水體。受盛行風、海岸線形態、入海徑流和海水運動等因素影響,渤海南部沿岸水的鹽度、運動范圍等季節變化較明顯。圖為渤海局部海域1月鹽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海域低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結冰少 B.徑流匯入多
C.沿岸水蒸發少 D.沿岸水積聚多
2.1月渤海與黃海海水交換的模式是( )
A.南進北出 B.北進南出 C.中間進南北出 D.南北進中間出
3.與1月相比,推測7月( )
A.甲海域與渤海海峽鹽度差變小 B.渤海南部沿岸水范圍向東擴大
C.渤海與黃海之間海水交換加強 D.渤海南部沿岸水鹽度明顯降低
【答案】1.D 2.B 3.D
【解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海域位于黃河入海口南側,且海域相對封閉,沿岸水在此積累較多,海水鹽度較低,D正確;該海域鹽度較低,海水結冰較多,A錯誤;該地不是位于河流入海口,黃河入海口沒有形成低值中心,B錯誤;海水蒸發不是影響近岸海域鹽度的主要因素,C錯誤。所以選D。
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1月渤海海峽等鹽度線北側向渤海方向凸起,南側向黃海方向凸起,說明渤海與黃海海水交換的模式是北側黃海流向渤海,南側渤海流向黃海,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
3.7月降水增多,陸地徑流補給海域增多,沿岸水的鹽度降低,導致甲海域與渤海海峽鹽度差變大,A錯誤,D正確;沿岸水主要受陸地輪廓形狀限制,7月與1月差異較小,B錯誤;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斷渤海與黃海之間海水交換強弱變化,C錯誤。所以選D。
【分析】從根本上講,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是海水有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2、蒸發量越大,鹽度越高。3、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4、暖流流經海區蒸發量偏大,鹽的溶解度也偏大,則鹽度偏高。
〖基礎知識〗
1、海水的溫度:
(1)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2)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①影響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洋表層的溫度較為適宜,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不同緯度的海洋表層生活著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溫的季節變化而發生季節性游動。
②影響海洋漁業活動
人類的漁業活動要考慮各海域的水溫狀況和海洋生物對水溫的要求。
③影響海洋運輸
緯度高的海域海水有結冰期,通航時間較短,通航時會受到阻礙。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裝備破冰設施。
海水的鹽度:
(1)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
(2)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①鹽場的形成
氣候:降水少,日照強,氣溫高,多風,蒸發旺盛。
地形:面積廣闊的平坦海灘、淤泥質海岸。
②海水養殖
鹽度的穩定性極其重要。海水鹽度降低或升高會造成養殖魚蝦等大量死亡。
③淡化海水
3、海水的密度:
(1)影響因素:溫度、鹽度和壓力等。
(2)分布規律
方向 分布規律
水平方向 大洋表層海水密度由赤道附近向兩極逐漸增大
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方向 低緯度海區 表層海水密度相對較低,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基本均勻,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隨著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變
高緯度海區 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變化很小
特殊情況 某海水層中出現海水密度隨深度增大而減小的情況,稱為“海中斷崖”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海水密度不同,海水的浮力不同,輪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中斷崖”會影響海洋航行。
4、海水溫度、鹽度、密度和深度的相互關系
(1)一般來說,鹽度越大,密度則越大。
(2)在冰點溫度以上,溫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
(3)隨著深度增大,壓力增大,故深層海水一般比淺層海水密度大。
(4)對于表層海水來說,海水密度主要受鹽度和溫度的影響。波羅的海的海水鹽度最低,海水密度小;紅海的海水鹽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緯度低,海水溫度高,海水密度小。
(5)一般來說,在大河的入海口,海水的鹽度較低,密度也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為河水裹挾泥沙而增大。
〖押題預測〗
冰間湖是指在極地地區達到海水結冰的天氣條件下,海冰區出現的無冰或者僅僅被薄冰覆蓋的水域。下圖示意阿拉斯加沿海地區,該區域分布由離岸風作用下形成的冰間湖,在冰間湖形成過程中,湖面形成的海冰不斷地被風力搬離;不同海域的冰間湖可能同時此生彼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東北風的作用下,圖中海域最易形成冰間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與周邊海域相比,冰間湖內的海水( )
A.鹽度高,水溫高 B.鹽度高,水溫低 C.鹽度低,水溫高 D.鹽度低,水溫低
3.影響乙、丙兩冰間湖此生彼消的主導因素是( )
A.氣溫 B.風力 C.風向 D.降雪
【答案】1.C 2.B 3.C
【解析】1.盛行東北風時,丙海域為離岸風,其他海域為向岸風,離岸風的海域易形成冰間湖,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在冰間湖存在期間,海水結冰后不斷被風力搬離,新冰源源不斷的產生,海水結冰時鹽分析出,形成低溫、高鹽、高密度的陸架水,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乙、丙海域分居半島南北兩側,盛行偏北風時,乙海域為向岸風,丙為離岸風,丙處易形成冰間湖;當風向改變吹偏南風時,乙海域為離岸風,丙為向岸風,乙處易形成冰間湖。因此,風向是影響乙、丙兩冰間湖此生彼消的主導因素,C正確;氣溫、風力、降雪不是主導因素,ABD錯誤。故選C。
【分析】冰間湖指的是極地地區在達到結冰溫度的天氣條件下,仍長期或較長時間保持無冰或僅被薄冰覆蓋的冰間水域。
海洋鋒是指海洋中特性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幾種水團之間形成的狹窄交界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島以東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續流部分稱為黑潮延伸體,其北側存在明顯的海洋鋒區。海洋鋒區附近的海—氣相互作用十分強烈。下圖示意海域黑潮延伸體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4.與海洋鋒區比,黑潮延伸體分布的海域( )
A.漁業資源較多 B.海水鹽度較低 C.海水蒸發較弱 D.污染擴散較快
5.影響黑潮延伸體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密度 B.海陸輪廓 C.盛行西風 D.東南季風
6.圖示海域海洋鋒區兩側海水溫度差異較大的時段是(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答案】4.D 5.C 6.A
【解析】4.海洋鋒位于不同特性水體的過渡地帶,海洋鋒附近形成水障,促使來自不同方向的魚類在此停留聚集,導致海洋生物種類和數量較多,A錯誤;黑潮延伸體是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島以東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續流部分,性質是暖流,與海洋鋒區相比,海水蒸發較強,海水鹽度較高,BC錯誤;海洋鋒附近形成海水障,海水流速較黑潮延伸體慢,因此,黑潮延伸體分布的海域污染擴散較快,D正確。故選D。
5.據材料可知,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島以東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續流部分稱為黑潮延伸體,流向與盛行西風基本一致,因此延伸體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風,與海水密度、海陸輪廓關系不大,AB錯誤,C正確;黑潮延伸體全年存在,而東南季風是夏季風,D錯誤。故選C。
6.由所學知識可知,北半球冬季時,高緯度海區,太陽高度小,晝長短,獲得太陽輻射少,水溫低,海洋鋒區南側受日本暖流影響,冬季時增溫作用顯著,故冬季時圖示海域海洋鋒區兩側南北溫差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
【分析】一般而言,海水溫度高,密度小,海水鹽度高,密度大。同時,海水溫度高,蒸發較強,鹽度較大,但鹽度的具體大小大小還與降水量密切相關,如果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則海水鹽度較大。
亞速海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南部一個被克里木半島與黑海隔離的內海,它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7米。其東北部有多條河流注入,其中源于中俄羅斯丘陵東麓的頓河注入量最大。近幾十年來亞速海的入海水量逐漸減少,鹽度也在不斷上升。結合圖片及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題。
7.刻赤海峽海水的流動情況為( )
①表層海水自北向南流 ②表層海水自南向北流 ③底層海水自北向南流 ④底層海水自南向北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亞速海鹽度最低的季節在春季,結合其周圍的地理環境推斷,主要是由于春季( )
A.海冰消融多 B.大氣降水多 C.海水蒸發弱 D.積雪融化多
9.近幾十年來亞速海鹽度呈上升趨勢可能是由于( )
①氣候變暖,海水蒸發加劇 ②海峽淤積,與黑海連通差
③人口增加,入湖水量減少 ④過度開墾,海水使用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7.C 8.D 9.B
【解析】7.根據圖中信息,亞速海匯入的淡水多,且緯度較黑海高,蒸發相對較弱,所以亞速海比黑海鹽度低,在出口處形成密度流,海洋表層海水從低密度流向高密度,即表層海水自北向南流,海底相反。所以①④正確,②③錯誤。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8.亞速海所在周邊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較為稀少。在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附近山地的積雪開始大量融化,融化的雪水使得河流水量顯著增加。這些大量的淡水匯入亞速海,顯著降低了海水的鹽度。因此,亞速海在春季的鹽度會達到一年中的最低值。B錯誤,D正確;春季海冰消融會讓海水的鹽度回到海水結冰前的鹽度,不至于讓亞速海鹽度最低,A錯誤;春季海水的蒸發比冬季強,所以不會因為春季海水蒸發弱導致鹽度全年最低,C錯誤。故選D。
9.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上升,海水的蒸發不斷加劇,①正確;黑海的鹽度比亞速海鹽度高,海峽淤積導致海水交換變差,會減緩亞速海鹽度的升高,②錯誤;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導致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大量抽取河流水,導致入湖淡水減少,亞速海鹽度升高,③正確;農業開墾使用的是河流淡水,使用海水,植物難以生長且會使土壤鹽堿化,④錯誤。故①③正確,A、C、D錯誤,B正確,故選B。
【分析】亞速海鹽度在春季最低的原因與當地的氣候、河流和季節變化息息相關。該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較為稀少。在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附近山地的積雪開始大量融化,融化的雪水使得河流水量顯著增加。這些大量的淡水匯入亞速海,顯著降低了海水的鹽度。 此外,亞速海地理位置相對封閉,加上大量河流淡水的持續注入,也使得其整體鹽度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亞速海在春季時鹽度最低。
上層海洋受異常鹽度的影響,出現溫躍層(水溫在垂向上存在顯著差異的水層)頂界深度明顯大于密度躍層頂界深度的現象,產生鹽度障礙層,影響局地海一氣相互作用。下圖為太平洋西部某海域12月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深度變化及鹽度障礙層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鹽度障礙層最可能出現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此障礙層對該海域的影響,體現在( )
①提高沿岸地區旱災發生頻次 ②增強厄爾尼諾對全球的影響
③海水鹽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④促進附近海域熱帶氣旋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0.B 11.C
【解析】10.根據材料“出現溫躍層(水溫在垂向上存在顯著差異的水層)頂界深度明顯大于密度躍層頂界深度的現象,產生鹽度障礙層”可知,在垂向上,鹽度障礙層:溫度出現顯著差異的頂界深度比密度出現顯著差異的頂界深度要大,從圖中可以看出,乙處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中,溫度躍層頂界深度明顯大于密度躍層頂界深度,說明乙處最可能出現鹽度障礙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1.此鹽度障礙層的存在會阻礙海水的上下運動,使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偏高,降低厄爾尼諾對全球的影響,同時促進附近海域熱帶氣旋發展;并產生上升氣流,沿岸地區多降水,選項①②錯誤,選項④正確。障礙層的存在是由于表層海水鹽度異常降低,該海域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選項③正確。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分析】海水表層鹽度分布規律:自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向兩側的高緯度、低緯度海區遞減。其中副熱帶海區地處副熱帶高壓帶,蒸發大于降水,因此鹽度較高;赤道附近海區地處赤道低壓帶,降水大于蒸發,因此鹽度較低。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渤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會出現大面積冰封。渤海作為北半球緯度最低的大面積結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海冰會對石油開采、海洋養殖業等造成危害,但對沿岸種植業、鹽堿地改造等具有積極作用。
材料二:如圖示意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圍。
(1)分析渤海成為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2)說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異,并簡述海冰對附近表層海水性質可能帶來的影響。
(3)結合材料,說出渤海海冰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用途。
【答案】(1)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緯度較高,蒸發量較小;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海區較封閉,海水交換少。
(2)渤海海冰北部較嚴重,分布面積大;南部較輕,分布面積小。水溫降低;鹽度增大;密度增大。
(3)海冰含鹽量較小,海冰淡化可緩解華北地區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助于鹽堿地改造。
【分析】本題以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分布圖為材料,設置3小題,涉及海水的性質、海洋資源及海洋資源開發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
【詳解】(1) 鹽度的影響因素有蒸發與降水、入海徑流、陸地輪廓及結冰融冰等。讀圖可知,渤海位于我國華北地區的沿海,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較為豐富,渤海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讀圖可知,渤海有灤河、遼河、黃河、海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陸地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讀圖可知,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海區較封閉,通過渤海海峽與外海溝通,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
(2)讀圖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區較廣,面積大且嚴重;南部海冰分布區沿海岸線呈條帶狀分布,分布面積較小且程度較輕。海水性質包括了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由于海冰本身溫度較低,和海水接觸,對表層海水有一定的降溫作用,同時,海冰大量反射太陽輻射,導致表層海水吸收的太陽輻射量減少,表層海水吸收熱量減少,溫度變低; 隨著溫度的降低,鹽分的溶解度會降低,當海水溫度降至冰點以下時,鹽分的溶解度會急劇下降,因而結成冰的海水含鹽極少,鹽分溶解在為結冰的海水中,導致表層海水鹽度增大;溫度降低,海水密度增大,鹽度增大,海水密度隨之增大,因而,表層海水密度增大。
(3)由材料可知,“海冰對沿岸種植業、鹽堿地改造等也具有積極作用”。華北地區缺水嚴重,渤海地區的海冰鹽度較低,可利用海水淡化技術,為華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及生活提供淡水資源,以緩解華北地區的水資源緊缺問題;同時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沿海地區有大面積的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海冰融化形成的低鹽度水分會深入鹽堿地中,起到淡化的效果,緩解鹽堿地的鹽堿化。
1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研究表明,赤道東印度洋和孟加拉灣之間存在溫鹽交換和水體交換。孟加拉灣是位于印度洋東部的邊緣海,東、北、西三面為陸地,南部(6°N斷面附近)與赤道印度洋連通。孟加拉灣水文狀況季節變化顯著,圖中③④兩海區均存在上升流,但兩處上升流出現的季節和強度差異顯著。左圖示意孟加拉灣表層洋流流向。右圖表示孟加拉灣西南部10°N某斷面位置及該斷面上層(0~300m)各月份的海水體積輸運(正值代表向北)。據此回答問題。
(1)分析圖中孟加拉灣10°N斷面海水體積輸運季節變化的特點。
(2)比較7月①②兩海區的鹽度高低,并說明判斷理由。
(3)指出③④兩海區出現上升流的季節和強度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答案】(1)①夏季,西南季風推動孟加拉灣西側洋流自南向北,受其影響向北海水體積輸運量大。②冬季,孟加拉灣盛行東北季風,推動洋流自北向南流,帶動海水向南輸運。③該海區夏季風勢力強于冬季風,海水體積輸運以向北為主。
(2)①海域鹽度高于②海域。(或②海域鹽度低于①海域)理由:阿拉伯海位于副熱帶地區,晴天多,氣溫高,蒸發量大,鹽度大;7月孟加拉灣洋流呈順時針運動,①海域受來自阿拉伯海的高鹽度洋流影響顯著,鹽度較高;7月,孟加拉灣海域受陸地地表徑流的補給量大,海水鹽度低;②海域受來自孟加拉灣向南低鹽度洋流的影響,海水鹽度低。
(3)③海區上升流出現的季節是夏季,強度大;④海區上升流出現的季節是冬季,強度小。原因:③海區位于孟加拉灣西岸,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風從陸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層海水上升補充,形成上升流;因西南季風勢力強,上升流強度大。④海區位于孟加拉灣東岸,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風從陸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層海水上升補充,形成上升流;因東北季風勢力弱,上升流強度小。
【分析】本題以孟加拉灣為背景,涉及孟加拉灣10°N斷面海水體積輸運季節變化的特點、鹽度高低及原因、上升流的季節和強度的差異及原因,考查對圖表信息的閱讀與獲取能力,知識的調動和運用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等核心素養。
【詳解】(1)讀孟加拉灣西南部10°N某斷面位置及該斷面上層(0~300m)各月份的海水體積輸運(正值代表向北),可知在夏季和冬季海水體積輸運方向不同。夏季,孟加拉灣西南部受西南季風影響,西南季風推動孟加拉灣西側洋流自南向北;因西南季風影響,海水體積向北輸運。冬季,加拉灣西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北季風推動孟加拉灣西側洋流自北向南;因西南季風勢力強,海水體積向北輸運的強度大于向南部的強度。
(2)根據所學知識,據圖可知,阿拉伯海位于副熱帶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晴天多,氣溫高,蒸發旺盛,鹽度高,7月份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孟加拉灣洋流呈順時針運動,①海域受來自印度半島西部阿拉伯海的高鹽度洋流影響,鹽度升高;7月份是北半球夏季,該區域為雨季,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孟加拉灣海域受陸地地表徑流的補給量大,在陸地淡水的稀釋作用下,海水鹽度較低,同時②海域受來自孟加拉灣向南低鹽度洋流的影響,使得海水鹽度更低。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亞地區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且夏季風勢力強于冬季風,據圖可知,③海區位于孟加拉灣西岸,印度半島東側,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③海區盛行離岸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被吹走,底層冷海水上升補充,形成補償上升流,因夏季西南季風勢力強大,此時上升流強度較大。④海區位于孟加拉灣東岸,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④海區盛行離岸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被吹走,底層冷海水上升補充,形成上升流,南亞地區夏季風勢力強于冬季風,故冬季東北季風勢力弱,④海區上升流強度較小。專題15:海水性質
〖備考指導〗
海水的性質在初中課程中以“陸地和海洋”的內容呈現,主要涉及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劃分、海陸變遷以及海洋和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內容以識記為主;高中階段則加深學生對海洋的認識,涉及到海水的性質(包括海水的溫度、海水的鹽度以及海水的密度),此部分內容在高考中通過判斷海域間鹽度大小、密度大小及溫度高低,來考查產生此差異的原因等,學生需掌握海水的性質及不同海水性質的影響因素,為之后學習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等重難點知識打好基礎。通過對海洋的認識,理解人類與海洋的相互關系,合理利用和保護海洋,促進可持續發展。
〖真題回顧〗
(2023年遼寧高考真題)沿岸水是河水與海水在沿岸混合而成的水體。受盛行風、海岸線形態、入海徑流和海水運動等因素影響,渤海南部沿岸水的鹽度、運動范圍等季節變化較明顯。圖為渤海局部海域1月鹽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海域低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結冰少 B.徑流匯入多
C.沿岸水蒸發少 D.沿岸水積聚多
2.1月渤海與黃海海水交換的模式是( )
A.南進北出 B.北進南出 C.中間進南北出 D.南北進中間出
3.與1月相比,推測7月( )
A.甲海域與渤海海峽鹽度差變小 B.渤海南部沿岸水范圍向東擴大
C.渤海與黃海之間海水交換加強 D.渤海南部沿岸水鹽度明顯降低
〖基礎知識〗
1、海水的溫度:
(1)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2)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①影響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洋表層的溫度較為適宜,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不同緯度的海洋表層生活著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溫的季節變化而發生季節性游動。
②影響海洋漁業活動
人類的漁業活動要考慮各海域的水溫狀況和海洋生物對水溫的要求。
③影響海洋運輸
緯度高的海域海水有結冰期,通航時間較短,通航時會受到阻礙。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裝備破冰設施。
海水的鹽度:
(1)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
(2)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①鹽場的形成
氣候:降水少,日照強,氣溫高,多風,蒸發旺盛。
地形:面積廣闊的平坦海灘、淤泥質海岸。
②海水養殖
鹽度的穩定性極其重要。海水鹽度降低或升高會造成養殖魚蝦等大量死亡。
③淡化海水
3、海水的密度:
(1)影響因素:溫度、鹽度和壓力等。
(2)分布規律
方向 分布規律
水平方向 大洋表層海水密度由赤道附近向兩極逐漸增大
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方向 低緯度海區 表層海水密度相對較低,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基本均勻,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隨著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變
高緯度海區 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變化很小
特殊情況 某海水層中出現海水密度隨深度增大而減小的情況,稱為“海中斷崖”
(3)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海水密度不同,海水的浮力不同,輪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中斷崖”會影響海洋航行。
4、海水溫度、鹽度、密度和深度的相互關系
(1)一般來說,鹽度越大,密度則越大。
(2)在冰點溫度以上,溫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
(3)隨著深度增大,壓力增大,故深層海水一般比淺層海水密度大。
(4)對于表層海水來說,海水密度主要受鹽度和溫度的影響。波羅的海的海水鹽度最低,海水密度小;紅海的海水鹽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緯度低,海水溫度高,海水密度小。
(5)一般來說,在大河的入海口,海水的鹽度較低,密度也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為河水裹挾泥沙而增大。
〖押題預測〗
冰間湖是指在極地地區達到海水結冰的天氣條件下,海冰區出現的無冰或者僅僅被薄冰覆蓋的水域。下圖示意阿拉斯加沿海地區,該區域分布由離岸風作用下形成的冰間湖,在冰間湖形成過程中,湖面形成的海冰不斷地被風力搬離;不同海域的冰間湖可能同時此生彼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東北風的作用下,圖中海域最易形成冰間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與周邊海域相比,冰間湖內的海水( )
A.鹽度高,水溫高 B.鹽度高,水溫低 C.鹽度低,水溫高 D.鹽度低,水溫低
3.影響乙、丙兩冰間湖此生彼消的主導因素是( )
A.氣溫 B.風力 C.風向 D.降雪
海洋鋒是指海洋中特性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幾種水團之間形成的狹窄交界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島以東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續流部分稱為黑潮延伸體,其北側存在明顯的海洋鋒區。海洋鋒區附近的海—氣相互作用十分強烈。下圖示意海域黑潮延伸體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4.與海洋鋒區比,黑潮延伸體分布的海域( )
A.漁業資源較多 B.海水鹽度較低 C.海水蒸發較弱 D.污染擴散較快
5.影響黑潮延伸體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密度 B.海陸輪廓 C.盛行西風 D.東南季風
6.圖示海域海洋鋒區兩側海水溫度差異較大的時段是(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亞速海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南部一個被克里木半島與黑海隔離的內海,它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7米。其東北部有多條河流注入,其中源于中俄羅斯丘陵東麓的頓河注入量最大。近幾十年來亞速海的入海水量逐漸減少,鹽度也在不斷上升。結合圖片及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題。
7.刻赤海峽海水的流動情況為( )
①表層海水自北向南流 ②表層海水自南向北流 ③底層海水自北向南流 ④底層海水自南向北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亞速海鹽度最低的季節在春季,結合其周圍的地理環境推斷,主要是由于春季( )
A.海冰消融多 B.大氣降水多 C.海水蒸發弱 D.積雪融化多
9.近幾十年來亞速海鹽度呈上升趨勢可能是由于( )
①氣候變暖,海水蒸發加劇 ②海峽淤積,與黑海連通差
③人口增加,入湖水量減少 ④過度開墾,海水使用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層海洋受異常鹽度的影響,出現溫躍層(水溫在垂向上存在顯著差異的水層)頂界深度明顯大于密度躍層頂界深度的現象,產生鹽度障礙層,影響局地海一氣相互作用。下圖為太平洋西部某海域12月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深度變化及鹽度障礙層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鹽度障礙層最可能出現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此障礙層對該海域的影響,體現在( )
①提高沿岸地區旱災發生頻次 ②增強厄爾尼諾對全球的影響
③海水鹽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④促進附近海域熱帶氣旋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渤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會出現大面積冰封。渤海作為北半球緯度最低的大面積結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海冰會對石油開采、海洋養殖業等造成危害,但對沿岸種植業、鹽堿地改造等具有積極作用。
材料二:如圖示意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圍。
(1)分析渤海成為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2)說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異,并簡述海冰對附近表層海水性質可能帶來的影響。
(3)結合材料,說出渤海海冰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用途。
1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研究表明,赤道東印度洋和孟加拉灣之間存在溫鹽交換和水體交換。孟加拉灣是位于印度洋東部的邊緣海,東、北、西三面為陸地,南部(6°N斷面附近)與赤道印度洋連通。孟加拉灣水文狀況季節變化顯著,圖中③④兩海區均存在上升流,但兩處上升流出現的季節和強度差異顯著。左圖示意孟加拉灣表層洋流流向。右圖表示孟加拉灣西南部10°N某斷面位置及該斷面上層(0~300m)各月份的海水體積輸運(正值代表向北)。據此回答問題。
(1)分析圖中孟加拉灣10°N斷面海水體積輸運季節變化的特點。
(2)比較7月①②兩海區的鹽度高低,并說明判斷理由。
(3)指出③④兩海區出現上升流的季節和強度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靖远县| 乌鲁木齐县| 英吉沙县| 吴堡县| 道孚县| 灵宝市| 江川县| 焉耆| 太湖县| 金沙县| 鄂尔多斯市| 太仓市| 玉门市| 泰和县| 新营市| 唐河县| 汾西县| 阳江市| 镶黄旗| 来安县| 旺苍县| 四子王旗| 台中市| 湟源县| 德化县| 三明市| 罗定市| 郸城县| 隆回县| 灵丘县| 牡丹江市| 图们市| 密山市| 临夏市| 江安县| 柏乡县| 柘荣县| 商水县| 安宁市|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