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這是什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這是什么》是一首兒歌,2/4拍,五聲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謎語為歌詞,“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生動形象富有童趣,那是什么發出的“嘀嗒”與“當當”的聲音呢,啟發學生以形象思維,積極動腦思考。歌曲的旋律在有規律的節奏下,輕松、跳躍,第一二句形象地描繪出鐘表的機械聲和報時聲,第三樂句是重復的兩個小樂句,呈示這兩個設問,第四樂句是擴展的尾句,平穩的落在主音“do”上,給人以完整的結束感,結合歌詞提示學生要有時間觀念,并暗示謎底。教學內容:學唱歌曲《這是什么》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體驗參與音樂的快樂。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歡快,活潑的旋律, 用聲音模仿小鬧鐘的機械聲,報時聲。通過各種形式的演唱,使學生唱好歌曲。3、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控制聲音強弱力度,跳躍的旋律,以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教學重難點:重點:學會理解、控制聲音長短,強弱,理解旋律高低概念,自然的演唱歌曲。難點:提醒學會運用舌尖輕輕彈動,唱的輕快而又彈性,用氣息控制聲音強弱,長短。教學過程:創設情境 激趣導入1、同學們,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猜一件物品。2、師:相信同學們一下子就能猜對,——是鐘表。你們可真厲害,一說到鐘表,大家都特別的熟悉,它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誰都離不開它。誰能來說一說你們家的鐘表是什么樣的?跟老師和同學們來分享一下。3、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琳瑯滿目的鐘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學生欣賞,背景音樂《這是什么》)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叫——(出示課題《這是什么》)二、關注音樂 有效聆聽1、師:我們先聽一聽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放音頻)聽出來了嗎?是不是歌曲非常的歡快。2、讓我們帶著歡快的聲音一邊聽歌曲一邊用拍手拍腿的方式為歌曲打一下節奏吧。(每一小節的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3、(1)師:我們再來聽一聽歌曲中的鬧鐘是怎么走路的?你能跟老師一起模仿他們走路的聲音讀一讀嗎?聽老師先來一遍(出示PPT),你能試一試嗎?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當0當0︱當—(2)師:滴答滴答是在模仿誰的聲音?(秒針)那你們覺得秒針走路的聲音是清脆的還是舒緩的呢?對,是(清脆的)。讓我們用清脆的聲音再來讀一遍。三、巧解難點 完整學唱1、讓我們把鐘表的聲音加入剛才的謎面當中一起讀讀吧(播放課件)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讀謎面部分的?(老師讀)請同學們看一下謎面部分,這里出現了一個新朋友,它叫小附點,它說,我是一個小圓點,遇到我的時候要延長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所以,大家看歌詞中的“它”和“什”都要讀得長一點。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下面我們一起用歡快的聲音完整嗎的讀一遍吧。3、相信你們一定讀的非常準確,老師都忍不住想用歌聲來唱唱這個謎語了,你們能跟著老師的歌聲一起唱嗎?讓我們先來唱一唱鐘表走路的聲音,請同學們聽老師唱一唱,有沒有不同的地方?(放伴奏老師唱)對,每一句的最后一小節里,第一句的“當”是5,第二句的“當”是低音5。(出示PPT)讓我們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再來唱一唱。4、下面我們來合作唱一唱:我來唱前半句秒針走的聲音,你們唱后面大鐘表的聲音。要注意音的高低的區分哦。(放琴伴奏音頻)5、同學們一定唱得非常準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接龍唱一唱整首歌曲。我來唱第一句,你們唱第二句,看誰接得準確。(跟琴伴奏)注意坐姿哦(小腰板直起來,小嘴巴笑起來)6、相信同學們一定接的很好。讓我們一起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再來跟音樂完整的演唱一遍吧。四、鞏固學習 表現創造1、你們精彩的演唱,吸引了兩個樂器寶寶,看看它們是誰?(雙響筒、三角鐵)它們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2、你覺得這兩個樂器應該怎樣為歌曲伴奏呢?對,咱們可以用雙響筒模擬滴答的聲音,用三角鐵模擬鐘表擺動的聲音。如果身邊沒有這兩種樂器,咱們可以利用身邊的課桌和自己的筆一起敲起來。3、我們邀請兩個樂器寶寶加入吧,先來看看樂曲中的雙響筒是怎么敲擊的。我們一起來模擬雙響筒為歌曲伴奏一下。下面我們來邀請碰鈴寶寶加入,你來找找哪幾句出現碰鈴寶寶了。我們一起模擬碰鈴為歌曲伴奏一下吧。我們把雙響筒和三角鐵一起加入,邊唱邊演奏起來吧。五、小結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最后老師還想送給大家幾句話:(課件播放)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才能創造出更大的財富。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了,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