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特點的人臉》教案科目 美術 班級 五年級 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 教學時間課題 《有特點的人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但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并大膽的表現需要教師正確引領。 學生接觸過幾次中國畫教學,對中國畫有粗淺的理解,已經認識了中國畫的工具,但對中國畫材料的應用還存在問題,如用筆、用色時水分的多少還存在問題,所以教師在學生使用中國畫材料,用中國畫技法去表現人物加以指導,會對學生的創作起到很大幫助。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識:學會觀察人物的臉型、五官和表情特點,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畫人臉。 技能:學習中國畫的基本用筆、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紙、毛筆、墨等工具完成突出人物特點的肖像畫。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臨摹、欣賞、示范、藝術實踐等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用中國畫技法創作一幅有特點的人物肖像畫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提高學生的探究、表現和感悟能力,提升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感情。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觀察分析人物五官特征,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畫人臉。教學難點 用中國畫的形式表現有鮮明特征的人物形象。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中國畫材料。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探究新知 教師示范 欣賞作品 藝術實踐 作品展評 七、課后拓展 眼力大比拼。 師:看看他們是誰? 師:你們是怎么認出他們的?今天咱們就來學習有特點的人臉。 出示課題。 1、臨摹馬三立先生的頭像 師出示馬三立先生的照片。 師:你看到他有什么感受?他長得有什么特點? 請同學們根據馬三立老師的特點,來臨摹一張馬三立老師的頭像。 出示臨摹步驟。(P37) 展出學生作品,師生分析存在的問題: ①構圖問題。 ②用筆、用墨的問題。 ③沒有抓住人物的臉型,耳朵的特點沒抓住,等等。 師:看來要想抓住人物特征,得先學會觀察。 2、學習觀察方法 ①觀察臉型 出示郭德綱照片 ②觀察五官 出示小沈陽、畢福劍照片,找出最有特點的五官,進行適當夸張。 ③觀察表情 同一個人,表情不同,五官也會發生變化。 師:抓住人物的表情,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神態。 教師示范步驟: 確定臉型(中鋒用筆,蘸淡墨,筆尖蘸濃墨) 勾畫五官,細致描繪。 畫頭發 染色 蓋印章 欣賞畫家作品 表現不同人物時,用筆用墨有什么不同? 欣賞學生作品(哪些特征表現的好?) 出示實踐要求:畫出自己心中有特點的人物,或參照有特點的人臉圖片,創作一幅人物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點。 教師輔導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評價作品 評價要求: 人物的那個部分吸引自己。 筆墨技法運用是否合理。 欣賞提升 欣賞當代畫家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表現人物。 學生:姚明、王寶強。 學生:根據他們的特點。 學生:很瘦,大耳朵等。 學生了解臨摹的步驟,在第一張宣紙上進行臨摹。 學生展出部分作品。 抓住人物的臉型、五官等特征。 學生觀察臉形,圓臉。 學生觀察。 學生觀察教師如何畫出肖像畫,用到哪些中國畫技法。 學生觀察,匯報。 學生創作。 學生互相欣賞作品并進行評價。 學生欣賞作品,感悟畫家敏銳的觀察力與表現力。 用學生熟悉的明星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小練筆,讓學生體驗繪畫人像的一般步驟,并通過臨摹發現表現時存在的問題,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為接下來的探究明確方向。 通過觀察人物臉型、五官、表情,使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能夠更有效地抓住人物特征。 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直觀感受繪畫的過程,以及繪畫中用到的中國畫技法。 通過欣賞拓展學生思路。 培養學生藝術造型能力及對中國畫工具的使用能力。 培養學生有針對性地評價,提高學生的有效評價能力。 感受中國藝術的精髓,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和探究的愿望。教學板書 有特點的人臉 臉型 五官 表情教學反思安全提示語 上下課進出教室要有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