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點》教學設計教學任務分析教材分析《質點》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結合本教材來看,質點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個理想化模型,教材對質點的教學分四個環節:(一)提出問題:以雄鷹飛翔以及足球滾動為例,若要準確的描述物體上各點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有沒有困難?(二)猜想與假設:要是吧物體看做沒有大小形狀的點,這些困難是不是自然消失了呢?(三)舉例研究(四)總結出質點概念。課標分析不僅要認識質點,而且要體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內容分析質點在《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屬于二級要求,是運動的描述重要組成部分。該內容具體要求學生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到質點是一種理想模型,在具體的情境中會判斷一個物體能否視為質點。教學對象分析教學對象心理分析 :質點對高一的學生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對于理想模型的概念及判斷一個實際物體能否成為質點是學生較難理解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學生易于理解的情景,啟迪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快速建立概念。知識和能力分析:質點是學生在高中學習的第一個理想化模型,雖然在生活中學生有時會利用這個模型, 但是對概念還是首次學習。所以我們要把學生已有的前概念科學化,變成具體的物理概念,學生在后續學習中才會有科學的研究方法。設計思想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采用討論法,即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認識,在交流中相互啟發,引導學生建立質點是理想模型的概念,掌握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及對質點的理解與應用。教學目標1. 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知道科學抽象是一種普遍的研究方法。 知道參考系的概念。知道對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考系時,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2. 通過對質點的認識,了解物理學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點;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認識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把物體看成質點。3. 體驗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科學抽象,養成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和科學的態度,學會在研究問題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學價值觀。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質點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質點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維方法。教學難點掌握并運用將一個實際的物體抽象為質點的條件。教學器材Ppt,教材,粉筆,黑板課型課時采用ppt及老師講解,并板書,課時15min。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想導入(2min) 【引入】 我們知道,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于生活中無時無刻處處發生的運動的現象,我們在生活中是如何去描述的呢? 首先從語言上說,我們會形容小明同學跑步跑得快,可說風馳電掣。其次比如說我畫一輛小車,可以通過作圖在小車后面加一下線條來表示小車在運動,那么,我們如何精確的去描述運動呢?在初中,大家學過用速度、時間、位移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可是要準確的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我們一起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什么叫機械運動? 問題2:如何準確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 思考:如何精確描述一輛在公路上奔馳的小車的運動?它的車身和車輪運動狀態是一樣的嗎?如果不一樣,我們怎么描述小車整體的運動狀態? 學生思考討論問題 從生活出發,理解生活中對物體運動的描述提出問題(1min) 在自然界中,在某些情況下,根據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是否可以忽略某些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而把他們看作“點”呢? 學生思考 引發學生思考,帶動學生學習興趣新課教學 (10min) 首先我們來舉個例子,請一位同學描述一下,今天你從家里到學校上學這段距離的運動。 但是問題又來了,你在從家到學校這段時間內的運動,你甩了多少次胳膊,你的腳是怎么運動的,你是不是沒有說明,也就是說,你在這段距離的運動描述概括了你的一個整體,你可以嘗試告訴我,你身上每一個部位是怎么運動的? 那你認為運用我剛剛提出的問題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很好! 就是說雖然我們物體都是由許多部分組成,且他們的運動可能不一樣,但是我們在有目的的描述物體的運動時,我們可以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把物體看成一個有質量的點,進而描述物體的運動! 那再舉個例子,一輛車從南京開到上海,怎樣描述他的運動呢?要不要考慮輪子的轉動和自身車長呢? 那考慮它過一座橋的時間的運動呢? 很好,我們發現,根據具體的問題,我們有時候需要把運動的物體以整體考慮,看作一個點,有時看作一個點又行不通。那現在我們看這個點,在我們物理中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對! 質點: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把它簡化為一個有質量的物質點,這樣的點叫做質點。 接下來大家嘗試小組交流討論一下,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是什么?或者說什么時候可以用質點這樣一個物理模型,等效運動的物體? 再據此判斷一下以下情形: (A)比如做花樣滑冰的運動員 (B)研究地球繞太陽轉動 (C)研究地球的自轉 (D)測定火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的時間。 總結一下,質點模型適用情況: 物體的大小形狀在研究問題時可以忽略不計 物體的各點運動狀態相同(平動) 學生:我按一定路線,從家走到學校,大概一千米,花了20分鐘的時間。 學生:手沒動,腳向前邁......老師,每個部位運動情況不一樣,我不知道怎么描述 學生:把我自己看成一個點嗎? 學生思考理解 學生:不要 學生:要考慮車身長 學生看書回答:質點 學生學習思考 學生在老師的分析引導下做出回答 學生觀看ppt作答并說出原因,老師糾正并總結 引導 學生學習新的物理知識,以對物體運動的描述為目的,介紹質點總結與說明(2min) 質點是一種理想的物理模型,并非客觀存在的點。 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與自身的體積大小、質量多少、運動的快慢無關。 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取決于研究問題的性質,同一個物體有的情況下可以看成質點,有的情況下則不能。 學生閱讀教材P11右上角,閱讀理解理想模型內容。學習思考并提問,老師作答 鞏固質點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質點的理解與運用板書設計機械運動質點概念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把它簡化為一個有質量的點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物體的大小形狀在研究問題時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各點運動狀態相同(平動)對質點的說明理想模型與自身性質無關取決研究問題的性質說明:把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板書在黑板上,先回顧了機械運動引出描述運動,提出問題怎么描述物體的具體運動,研究問題作出回答,得到質點概念,寫出板書對最后總結課堂知識時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也方便學生記筆記。九、作業設計1、關于質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體積很小或質量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B.只要物體運動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C.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時,可將物體看作質點D.質點是客觀存在的設計理念:讓學生理解質點概念并會運用,掌握對質點理想模型的運用,以及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