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第2節 歐姆定律一、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跟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分析歸納出歐姆定律;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2.能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難點】正確理解歐姆定律。三、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展示]在第一節中我們學到:(1)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2)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是不是普遍規律呢?【新知探究】[展示]知識點一 歐姆定律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公式:I =3.公式中使用國際單位:(單位要統一)電壓U的單位:V電阻R的單位:Ω電流I的單位:A4.公式的變形式:I = U=IR、R =特別提醒:歐姆定律反映同一時刻、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中I、U、R之間的關系。【想一想】 R =跟I =相似,那能否認為電阻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個性質,它的大小由導體本身來決定,與導體中通過的電流無關。知識點二 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1.用公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1)讀題、審題(注意已知量的內容);(2)根據題意畫出電路圖;(3)在圖上表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4)選用物理公式進行計算(書寫格式要完整、規范)。2.例題分析例題1 一輛汽車的車燈接在12V電源兩端,燈絲電阻為30Ω,求通過燈絲的電流。解題步驟 (1)畫電路圖;(2)列出已知條件和所求量;(3)求解I。解:根據歐姆定律,可求得通過燈絲的電流:I ==例題2 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是示數為6V,電流表的示數為0.3A,求電阻R的阻值。解:已知電阻R兩端的電壓U=6V,通過電阻R 的電流 I=0.3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阻R的阻值:R==【課堂小結】[展示]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公式:I =3.變形式:U=IR、 R =【課堂訓練】[展示]1. 下列關于歐姆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B.導體的電阻與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C.導體兩端沒有電壓時,它的電阻為零D.導體的電阻與本身的材料和屬性有關,與電壓、電流無關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若R1=10Ω,R2=5Ω,閉合開關S,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5V,則電源電壓為( C )A.2.5V B.5V C.7.5V D.10V3.如圖所示,開關閉合后,電壓表V1的示數為2V,電壓表V2的示數為5V,則R1:R2等于( D )A.2:5 B.5:2 C.3:2 D.2:34.如圖甲是某酒精濃度檢測儀的原理圖,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酒精氣體敏感電阻,它的阻值隨酒精氣體濃度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當電壓表示數達到一定值時,檢測儀發出報警信號。閉合開關,駕駛員呼出的氣體中酒精濃度越大( C )A.R2的阻值越大 B.電壓表示數不變C.電路電流變大 D.電壓表與電路電流的比值變小5.當某導體兩端的電壓為6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4A,當該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2 A;當該導體兩端電壓為0V時,它的電阻為 15 Ω。6.電阻R1的U-I圖像如圖所示,R1的阻值是 10 Ω,把R1與阻值是30Ω的電阻R2并聯在電源電壓是4V的電路中,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是 3:1 ,R1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 1:1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2的電阻為20Ω,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示數為2V,電流表的示數為0.2A。求:(1)R1的電阻;(2)電源電壓。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流表A電路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R1的電壓。(1)由I =可得,R1的電阻:R1=(2)由I =得,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IR2=0.2A×20Ω=4V所以電源電壓:U=U1+U2=2V+4V=6V【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第2節 歐姆定律一、歐姆定律:1.內容2.公式3.變形式二、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