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比熱容第2課時 與比熱容相關的計算一、教學目標1.能根據比熱容概念,推導出熱量的計算公式。2.利用熱量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二、教學重難點重難點:熱量計算。三、教學過程【新課導入】上一節我們探究了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通過實驗知道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溫度和種類等有關,那么能否利用一個公式具體地說明熱量、溫度、質量、比熱容之間的關系呢?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分析推導。【新知探究】(一)熱量計算公式的推導[提出問題]同學們看下面的例題,通過例題你能總結出熱量計算的公式嗎 [例題]已知鋁的比熱容是0.88×103J/(kg·℃),這表示質量是1kg的鋁塊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0.88 ×103J。計算:把質量為2kg、溫度為30℃的鋁塊加熱到100℃ ,鋁塊吸收的熱量是多少?質量 溫度變化 吸收熱量1kg 1℃↑ 0.88×103J2kg 1℃↑ 2×0.88×103J2kg 70℃↑ 70×2×0.88×103J如果以Q吸代表物體吸收的熱量,c代表物質的比熱容,m代表物體的質量,t0和t分別是加熱前、后物體的溫度;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總結出一個由比熱容計算物體吸收熱量的公式:Q吸=m×(t - t0)×c。[師生總結]熱量的計算公式:(1)吸熱公式:Q吸=cm(t-t0);(2)放熱公式:Q放=cm(t0-t)。其中t0 表示物體的初溫,t 表示物體的末溫。若用 Δt 表示溫度變化量,則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 Q=cmΔt。[特別提醒]運用熱量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時應注意的四個問題:1.各物理量的單位必須統一為國際單位制單位:Q→J、c→J/(kg·℃)、m→kg、Δt →℃ 。2.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比熱容、物體的質量和溫度的變化量三個因素都有關系,注意這里指的是溫度的變化量,而不是物體的溫度。3. 審題時要注意“溫度升高到……”和“溫度升高了……”的區別。“升高溫度到”是指物體的末溫,“升高了”是指物體溫度的變化量。4. 公式只適用于無物態變化時升溫(或降溫)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計算。(二)熱平衡1.概念: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若熱量全部被低溫物體吸收,最后兩物體溫度相同,稱為“達到熱平衡”。2.熱平衡方程:Q吸 = Q放(若放出的熱量沒有損失)。[典型例題]1.要把2kg的水從20℃加熱到100℃,至少需供給多少熱量?解:Q吸 = cm(t- t0) =4.2×103J/(kg·℃)×2kg×(100℃-20℃) =6.72×105J。2.在標準大氣壓下,把一質量為500g的高溫物體投入質量為8kg、溫度為20℃的水中,如果物體放出的熱量是2.73×106J,不計熱量損失,則水的溫度會升高到多少?解:根據熱量公式Q = cmΔt,不計熱量損失,水升高的溫度為:由于t0+Δt=20℃+81.25℃=101.25℃>100℃,又因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后溫度會保持100℃,故水的溫度會升高到100℃。【課堂小結】熱量的計算:(1)吸熱公式:Q吸=cm(t-t0);(2)放熱公式:Q放=cm(t0-t)。其中t0 表示物體的初溫,t 表示物體的末溫。若用 Δt 表示溫度變化量,則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 Q=cmΔt。【課堂訓練】1.水的比熱容是煤油比熱容的兩倍,若水和煤油的質量之比為1﹕2,吸收的熱量之比為2﹕3,則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之比為( C )A.3﹕2 B.2﹕3 C.4﹕3 D.3﹕42.A、B兩物體質量相等,溫度均為10℃,甲、乙兩杯水質量相等,溫度均為50℃,現將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熱平衡后,甲杯水溫降低了4℃,乙杯水溫降低了8℃,則A、B兩種物質的比熱容之比為( B )A.2:3 B.3:5 C.4:9 D.1:23.將質量、初溫分別相等的鐵塊和鋁塊(c 鐵A.鐵塊和鋁塊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B.鋁塊比鐵塊吸收的熱量多C.鐵塊比鋁塊吸收的熱量多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4.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同為2kg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據此判斷甲物質10min吸收的熱量為( C )A.5.04×105 J B.4.2×105 JC.2.52×105 J D.條件不足,不能計算5.一個質量6kg的合金塊溫度降低80℃,放出的熱量是 5.04×105 J;若用這些熱量加熱體積為1.5L、初溫為40℃的水,則水的末溫為 100 ℃。[c水=4.2×103J/(kg ℃);c合金=1.05×103J/(kg ℃),標準大氣壓]6. 某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相同的酒精燈用相同的方式分別給質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熱,并繪制出沙子與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沙子的比熱容小于水。(1)分析圖象可知,圖線 乙 (選填“甲”或“乙”)表示的物質吸熱本領強;(2)加熱滿2min時,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為 4.2×104 J ;(3)沙子的比熱容c沙為 0.91×103J/(kg·℃) 。7.小剛在家拿一個金屬球玩耍時,突然想這可能是什么金屬呢?現已測出該金屬球的質量為100g,當它溫度升高了50℃時需吸收2.3×103J的熱量,你能否幫小剛得出這種金屬的比熱容是多少?通過查表可知是哪種金屬?解:由Q=cm△t得金屬的比熱容:根據表格可查出與鐵的比熱容相同,可能是鐵。【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3節 比熱容第2課時 與比熱容相關的計算1.熱量的計算:(1)吸熱公式:Q吸=cm(t-t0);(2)放熱公式:Q放=cm(t0-t)。其中t0 表示物體的初溫,t 表示物體的末溫。若用 Δt 表示溫度變化量,則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 Q=cmΔt。2.熱平衡1.概念: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若熱量全部被低溫物體吸收,最后兩物體溫度相同,稱為“達到熱平衡”。2.熱平衡方程:Q吸 = Q放(若放出的熱量沒有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