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學科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快樂的一天(第一課時) 《跳繩》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教育部審定2012)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學生學會用歌聲與動作表現歡快、活潑的情緒。 2. 在“念、拍、唱、動、編”等合作探索活動中,表現“”時值長短。 3. 體驗不同節拍帶來的不同感受,培養音樂的審美情趣。教學內容小學人音版一年級(上)冊 第二課 快樂的一天 《跳繩》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 學會用輕巧、自然的歌聲,表達跳繩時的愉悅心情。 教學難點: 1. 在合作探索活動中,表現“”時值長短。 2. 在節奏活動中培養合作與空間意識,初步體驗不同節拍帶來的不同感受。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入學時間短,常規意識不強,活潑好動、易興奮,音樂知識和技能零基礎,比較適合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形式進行直觀的教學,激發學生在歌唱演繹和體態律動中愉悅身心,在感知體驗活動中參與、合作、表現音樂。 《跳繩》是一首活潑短小的2/4拍創作歌曲。節奏規律性強,旋律活潑、跳躍,形象地刻畫了小朋友跳繩時的天真、童趣的生活畫面,增強了小朋友以樂為根、以美為魂的強身健體意識,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到團隊合作帶來的快樂心情。本單元不僅體現“快樂”學習,還體驗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為之后的音樂學習做好鋪墊。教學過程一、“樂”入——巧設情境 點“奏”引題 (一)活動目標 律動感受,初辨節奏 走一走、拍一拍,通過體態律動感受恒拍與節奏 時值的長短變化,為歌曲難點學習做鋪墊。 (二)活動步驟 1. 圍圈律動,互動暖場(播放背景音樂) 2. 感知體驗,辨選節奏 3. 體態律動,拍讀節奏 4. 從簡到繁,空間感知 5. 合作互動,跳讀節奏 導:帶上節奏名跟老師一起來合作吧! (三)活動評量 學生能在節奏律動中主動參與體驗,感知時值長短,突破節奏難題,從簡到繁,漸入佳境。 (四)設計意圖 此環節以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與空間感為目標,依托游戲情景讓一年級學生融入到快樂學習中。以聽音樂為主,體態律動為輔,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常規意識,這樣的活動遵循了一年級孩子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樂”畫——音畫結合 事半功倍 (一)活動目標 旋律描畫,巧解音準 畫一畫、唱一唱,用身體律動感知音高,解決音準難題,能夠用甜美、輕巧的歌聲演唱歌曲。 活動步驟 1. 歌曲欣賞,感知情緒 2. 情境體驗,描畫旋律 3. 輕巧歌唱,趣跳童心 4. 手號引領,解決音準 5. 走步邀請,感知樂句 6. 音色處理,演繹跳繩 導:小朋友跳繩時,心情怎么樣? 學:開心! 導:他跳繩的腳步會是…?(教師指尖舞蹈提醒) 學1:輕盈、輕巧 生學2:有活力 (三)活動評量 指尖舞蹈勾畫形象的跳繩畫面,學生情不自禁地用輕盈的歌聲歌唱。教師及時送上“跳繩達人”獎章,增強學生自我滿足感。 (四)設計意圖 音樂手號結合圖形譜,解決旋律的音高;體態律動,幫助學生鞏固節奏長短;激勵表揚,啟發學生對輕巧音樂繩的情感把控,快樂歌唱將事半功倍。 三、“樂”動——“集中生智” 舉一反三 (一)活動目標 旋律創編,樂音繚繞 想一想、創一創,通過創編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能夠整齊地演唱歌曲,感受變拍子帶來的不同樂趣。 (二)活動步驟 1. 徒手體驗“花樣跳繩” 2. 啟發創作,入境體驗 導:這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學1:比第一次跳,速度上慢了。 學2: 跑跑不見了,走變慢了。 學3:老師,我覺得它有點像第一課學過的《拉勾勾》的節奏。 學4:我也同意,我覺得有種“強弱弱”的力度感覺。 3. 花樣跳繩,寄情于聲 導:她(這組)的表情很棒,老師請她(他們)為同學們做跳繩示范(獨唱/小組演唱) 4. 踏步高歌,起舞共鳴 5. 心“繩”蕩漾,樂在其中 老師夸贊學生的花樣繩,學生贏取“跳繩達人”、“運動達人”的獎章 (三)活動評量 經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對2/4、3/4拍有了初步的感知,學生對于跳繩運動并不陌生,且會花樣玩繩,為創編歌唱錦上添花,同時變拍體驗不僅豐富了教學,更讓學生樂趣持久。 (四)設計意圖 以生為本,以音樂為主線,有的放矢。橫向看,歌曲演唱層層深入;縱向看,學生能力步步提升。課堂生成性的片段教學,它不僅體現了學生超強的思維特點,并做到切己體悟、舉一反三,促使歌唱情感得到升華。 四、“樂”演——集思廣益 創造奇跡 (一)活動目標 舞動旋律,樂動全城 歌一歌、演一演,能合著歌曲和樂曲的基本節拍;能在簡單的音樂實踐活動中表現自信和興趣;能用簡單的肢體語言快樂地表現音樂。 (二)活動步驟 1. 情緒對比,樂段呈現 2. 創編整合,鼓勵參演 3.畫龍點睛,精彩再現 4. 拓展點題,滲透美育 5. 童真童趣,樂此不疲 導:優美的歌聲帶上優雅的舞姿就更好了! (三)活動評量 樂段呈現,角色演繹。低段學生常規習慣,保持時常較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游戲規則,增強學生與同伴友好合作的團隊意識。 (四)設計意圖 通過“自主、合作”的音樂活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這一音樂活動的設計主要是課堂成果和成效的呈現,挖掘學生潛力,使學生“情竇初開,情動于中”,從而催生音樂課堂教學的萬縷情絲,享受“快樂的一天”的校園生活。板書設計 跳 繩 變 奏 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