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美妙童音(第一課時)——《搖船調》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搖船調》的學習感悟謎語的樂趣,豐富學生對民族歌曲的情感體驗,能通過學習本首歌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歌曲《搖船調》體會問答式對歌的特點; (2)解決歌曲中出現的反復跳躍記號,和附點音符; (3)能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 準確演唱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點節奏。教學過程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共度一個美妙的音樂時光。 一、導入: 節奏導入 師:同學們,我想考考你們,我們的生活中,什么東西是圓圓的? 太陽、十五的月亮、西瓜、果實 師:下面我要帶著節奏地問你,請你也用同樣的節奏來回答吧 什么圓圓.? 太陽圓圓. 什么圓圓.? 西瓜圓圓. 什么圓圓.? 月亮圓圓. 你們的反應可真快,下面的我的問題更長了,請你們仔細聽,開動腦筋準備好 什么 圓圓. 在呀 在半 天喲?| 月亮 圓圓. 在呀 在半 天 喲 什么 圓圓.?在 河邊? |石頭 圓圓. 在 河 邊 什么 圓圓.?街呀 街上 賣 喲?|鴨卵 圓圓. 街呀 街上 賣 喲 什么 圓圓.?在 眼 前 吶?|鏡子 圓圓. 在 眼 前 吶 剛才我們說到的“鴨卵”就是鴨蛋,同學們 你們聽清楚了嗎? 讓我們再來一次,讓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師:剛才這樣有節奏一問一答,再帶著旋律的話 就會成為對歌,“對歌”就是一問一答得演唱,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得就是《搖船調》,讓我們來聽一聽,剛才問答的內容帶上旋律來演唱,會是怎么樣得呢?讓我們來聽一下吧 二、新歌學唱 1、初聽: 簡介 師:《搖船調》的音樂情緒流暢、抒情,旋律優美,是一首臺灣民謠,采用了先問后答的“對歌”形式,是勞動人民在水中劃船時演唱的歌曲, 具有悠揚、飄動的感覺。 2、律動感受: 下面跟著老師一起來學幾個劃船的動作,雙手拿起船槳,做一個向前推槳的動作,(示范兩個八拍),再把船槳立起來,做一個向后劃船的姿勢,你們學會了嗎?讓我們跟著音樂的旋律一起來律動感受吧。 3、解決襯詞: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唱到歌詞“嗨呀羅滴嗨喲”就好像有很多人劃船時發出的加油聲,更起勁了,這是襯詞,在中國民歌中經常用到,起到渲染氣氛,加強語氣的作用,《搖船調》里的襯詞配上相對短促的節奏,給人積極向上,團結有力的感覺,表達了激動的心情,讓我們用短促的聲音來表現這種感覺吧。 師范唱,學生學唱 對比演唱:剛才我們唱的是第一段的結尾,讓我們來聽一下,跟第一段的結尾有什么不同呢?師范唱第二段結尾,最后的“在眼前”(范唱)是個長音,沒有“吶”,讓我們來唱一唱第二段的結尾。唱得真準確。 4、解決反復跳躍記號:這首歌曲的樂譜上有一個反復跳躍記號,兩段歌詞前面的旋律都是一樣,只是結尾不同,第一段結尾唱一房子,第二段結尾跳開一房子直接接二房子。 5、旋律線感受歌曲的進行:師: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拿出手指,來感受一下歌曲旋律的進行吧。前面4個樂句更加抒情、連貫一點 6、學唱前4個樂句:下面我們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老師來提問,你們來回答吧 提醒 附點節奏 在. 河邊 注意在河邊的“在”有一個附點節奏,唱起來更有推動感一些。 剛才我們演唱的是第一段的結尾,讓我們把第二段的結尾唱一下吧 7、完整演唱:現在讓我們完整演唱歌曲,注意 前面唱得連貫,后面襯詞的地方唱得有彈性一些。 同學們的歌聲更加優美了 三、拓展 接下來朱老師再給大家帶來一首著名電影《劉三姐》里的對歌,歌詞里問到:什么水面打跟頭?什么水面起高樓?什么水面撐陽傘?什么水面共白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這首歌曲運用了對歌和一領眾合的演唱形式,氣氛更加熱烈。 四、小結:“對歌”是中國民歌中的演唱形式,除了今天我們學到過的《搖船調》,電影《劉三姐》中的對歌,還有云南民歌《猜調》,浙江樂清民歌《對鳥》,都是非常有趣的,下課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一下,體驗對歌的演唱形式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