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模擬社會-法治調研監測卷試卷:2張8面 答卷:1張4面 命題團隊:本區教學研究小組【考試說明】本次歷史與社會調研監測卷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次考試,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歷史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本次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進行。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生需在答題卷上作答,試卷上作答無效。本場考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祝大家考試愉快!一、選擇題(40分)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1. 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描述,哪一項最能體現其社會意義?A. 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唯一途徑B. 科舉制度導致文學藝術的繁榮C. 科舉制度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D. 科舉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2. 假設你是一位生活在18世紀的歐洲貴族,你最不可能支持哪個思想家的觀點?A. 伏爾泰倡導的思想自由B. 盧梭提出的“人民主權”說C.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D.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3. 閱讀以下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料片段:“他們相互保證各自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這句話最可能出現在哪一項國際條約中?A. 《凡爾賽和約》B. 《慕尼黑協定》C. 《洛迦諾公約》D. 《巴黎和約》4. 在二戰后的冷戰格局中,哪一事件標志著美蘇之間“冷戰”的正式開始?A. 柏林墻的修建B. 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 古巴導彈危機的爆發D. 朝鮮戰爭的爆發5. 下列關于文藝復興的描述中,哪一項最準確地反映了其藝術領域的變革?A. 強調對宗教教義的重新解釋B. 提倡人文主義,重視人性C. 促進了現代科學方法的產生D. 恢復了古希臘羅馬的建筑風格6. 分析以下關于工業革命的材料:“……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不僅帶動了紡織業的飛速發展,還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該材料主要強調了工業革命的哪一影響?A. 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B. 加劇了環境污染C. 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D. 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7. 如圖是羅馬法庭,下列關于羅馬法的描述中,哪一項最準確地體現了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A. 羅馬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體系B. 羅馬法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提供了藍本C. 羅馬法是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工具D. 羅馬法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8. 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確的?①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旨在學習西方科技以自強。②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③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反抗外敵入侵的首次全面勝利。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⑤ 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運動,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破壞。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9. 閱讀以下材料:“它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民主共和的先河……”這里描述的“它”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A. 戊戌變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運動D. 新文化運動10. 下列關于二戰后歐洲一體化的描述中,哪一項最符合歷史發展的事實?A. 歐洲一體化進程始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B. 歐洲煤鋼共同體是歐洲一體化的起點C. 歐洲經濟共同體實現了歐洲貨幣的統一D. 歐洲聯盟的建立標志著歐洲實現了全面統一第二部分:道德與法治11. 在某次班級討論中,小明提出:“我們每個人都有選舉權,所以都能直接參與國家領導人的選舉?!币韵履膫€選項最能指出小明說法中的邏輯錯誤?A. 小明混淆了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概念B. 小明沒有考慮到年齡限制對選舉權的影響C. 小明沒有意識到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D. 小明沒有理解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區別12. 在閱讀憲法時,小華發現其中提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她好奇地問:“那為什么有些犯罪分子的處罰會更重呢?”以下哪個選項最能回答小華的疑問?A. 法律面前平等指的是人格尊嚴的平等B. 犯罪分子受到的處罰是根據其犯罪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來決定的C. 法律面前平等不適用于犯罪分子D. 犯罪分子可以通過繳納罰款來避免更重的處罰13. 在一次關于“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辯論中,小紅說:“國家權力是為了保護公民權利而存在的?!倍∶鲃t反駁:“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的基礎?!币韵履膫€選項最能體現兩人觀點的本質區別?A. 小紅強調國家權力的重要性,小明強調公民權利的重要性B. 小紅認為國家權力是公民權利的保障,小明認為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的來源C. 小紅和小明對“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的定義不同D. 小紅和小明對“保護”和“基礎”的理解不同14. 某地政府推出了一項新政策,旨在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政策宣傳語是:“為了共同富裕,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币韵履膫€選項最能指出這句話中的邏輯陷阱?A. 共同富裕僅僅通過發展經濟就能實現B. 政策宣傳語沒有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C. 政策宣傳語沒有提到具體的實施措施D. 政策宣傳語沒有說明“共同富裕”的具體含義15. 在一次關于“憲法地位”的課堂上,老師問:“為什么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以下哪個選項的回答最具有迷惑性,但實際上是錯誤的?A. 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B.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總和D.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16. 班級組織了一次關于“誠信與法律責任”的演講比賽。小麗在演講中說:“誠信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責任?!币韵履膫€選項最能對小麗的觀點進行質疑?A. 誠信和法律責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B. 誠信只是一種道德要求,與法律無關C. 法律責任只針對違法行為,與誠信無關D. 誠信和法律責任在某些情況下是重疊的,但并不等同17. 在一次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研討會上,有人提出:“全球化時代,各國應該放棄自身利益,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币韵履膫€選項最能揭示這一觀點的邏輯漏洞?A. 全球化并不意味著各國要放棄自身利益B. 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自身利益C. 各國之間的利益沖突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結果D. 放棄自身利益并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全球合作18. 某校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組織了一次“模擬人大代表”的活動。以下哪個選項最能體現這一活動的目的?A. 讓學生了解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B. 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C. 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D. 幫助學生了解政治體制和政治制度19. 在一次關于“生命教育”的講座中,講師提到:“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生命形式?!币韵履膫€選項最能對這句話進行批判性思考?A. 這句話過于絕對,沒有考慮到人類與其他生命形式的區別B. 這句話過于簡單,沒有深入解釋“尊重生命”的具體含義C. 這句話沒有提到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實踐“尊重生命”D. 這句話與“生命教育”的主題無關20. 某地政府為了加強法治建設,推出了一項“法治進校園”的活動。以下哪個選項最能體現這一活動的政治意義?A. 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B. 幫助學生了解法律知識和法律程序C. 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D. 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共處和共同發展二、人文地理分析題(10分)閱讀材料:在亞洲的東南部,有一片被稱為“千島之國”的區域,即印度尼西亞。它位于赤道附近,東經94°至141°,南緯6°至北緯7°之間。這個由眾多島嶼組成的國家,地形多樣,從火山島到熱帶雨林,再到珊瑚礁,各種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印度尼西亞不僅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還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然而,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推進,印度尼西亞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保護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了該國政府和人民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21. 印度尼西亞位于( )(1分)A. 亞洲東部 B. 非洲東部 C. 亞洲東南部 D. 歐洲南部22. 印度尼西亞的自然景觀多樣,以下哪項不是其主要特征?( )(1分)A. 火山眾多 B. 熱帶雨林茂密 C. 沙漠廣布 D. 珊瑚礁豐富23. 分析印度尼西亞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優勢,并說明這些優勢如何促進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3分)24. 請根據材料信息,繪制一幅簡化的“印度尼西亞地形示意圖”,并標注主要地域類型。(2分)25. 結合印度尼西亞的實際情況,分析該地區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PRED(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3分)三、非選擇題(50分)26. 材料一:在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江南地區經歷了一個復雜多變的經濟歷程。初期,得益于優越的自然條件、手工業技術的精進以及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江南地區的經濟達到了鼎盛。絲綢、瓷器等精美手工藝品遠銷海外,商賈云集,市井繁華。然而,隨著嘉靖皇帝逐漸加強中央集權,實行海禁政策,江南地區的海外貿易遭受了沉重打擊。同時,由于稅制改革的不徹底,加上官員貪腐、地方豪強的土地兼并等問題,農民負擔加重,農業生產遭受破壞,農村經濟陷入困境。材料二:嘉靖年間,明朝政治生態亦發生了深刻變化?;实叟c內閣、宦官之間的權力斗爭愈發激烈,導致朝政混亂?;实蹫榧訌娀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罷黜貪官、整頓吏治、改革科舉等,但這些措施往往因為官員的抵制和制度的慣性而難以實施。此外,隨著倭寇侵擾的加劇以及蒙古部落的侵擾,邊疆地區戰事頻繁,軍費開支龐大,給明朝財政帶來了沉重負擔。而自然災害如洪水、旱災、地震等頻發,更是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1)結合材料一,詳細分析嘉靖年間江南地區經濟繁榮與衰退的原因,并探討這種經濟變遷對當時社會結構和文化風尚的影響。(4分)(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綜合分析嘉靖年間明朝面臨的主要內外挑戰,并論述這些挑戰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導致明朝政治、經濟的動蕩不安的。(4分)(3)嘉靖皇帝為了應對內外挑戰,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請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評價這些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并探討其失敗的根本原因。(2分)27. 材料一:《馬關條約》簽訂于1895年,其中包含了多條對清朝極為不利的條款。以下是其中部分內容:清朝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材料二:在清末新政時期,清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文書,其中《奏定學堂章程》是其中之一。該章程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改革理念,并詳細規定了各級學堂的課程、學制、考試等制度。然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這些改革并未能如預期般取得顯著成效。以下是《奏定學堂章程》中的部分內容:“小學堂課程,宜注重讀經講經,以培根本;兼令習算學、輿地、歷史、體操,以圖國民之智識?!?br/>“中學堂課程,分為普通學與實業學兩種,普通學注重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理財、圖畫、體操等?!?br/>(1)根據材料一,深入分析《馬關條約》的簽訂對清朝的影響,并探討其背后的國際關系和清朝內部的政治斗爭。同時,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這份條約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意義。(4分)(2)根據材料二,探究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為何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同時,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清朝末年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4分)(3)假設你是一位清末的改革者,面對《馬關條約》的簽訂和清末新政的困境,你會提出哪些新的策略和措施來挽救清朝的命運?請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闡述你的策略或措施,并說明其可能的效果和局限性。(2分)28. 材料一:在民國時期的某個時期,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強對民間組織的監管、限制言論自由以及實施一系列文化審查政策。這些政策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材料二:在現代社會中,公民的言論自由和表達權被視為一項基本的權利。法律保障公民能夠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同時,法律也規定了公民在行使這些權利時,需要遵守社會公德和道德準則。(1)根據材料一,分析民國時期政府推行這些社會改革措施的可能歷史背景。探討這些措施在當時社會中的影響和爭議。(3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在現代社會中,公民行使言論自由和表達權時需要考慮哪些道德和法治因素。同時,探討如何平衡公民的言論自由與社會的公共利益。(3分)(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民國時期的社會改革措施與現代社會的道德法治原則之間的關系。探討歷史經驗對現代道德法治建設的啟示和借鑒。(4分)29. 材料一: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地區,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依然面臨著生產生活上的重重困難。盡管政府大力推行“三農”政策,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教育資源匱乏等因素,這些地區的農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仍然步履維艱。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些地區的農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政府不僅加大了對這些地區的投入,還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共同推動農村地區的發展。材料二: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國面臨著諸多挑戰。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差異大、貧困人口數量仍然較多等問題亟待解決。為了破解這些難題,政府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部署。通過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努力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擺脫貧困,共享發展成果。材料三:在推動農村發展的過程中,法律的作用不可忽視。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旨在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政府還加強了依法行政的力度,規范了農村地區的行政管理行為,為農村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與挑戰,并談談你對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4分)(2)結合材料三,談談我國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并闡述依法行政在推動農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3分)(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如何在未來繼續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確保農民共享發展成果。(3分)30. 成長的軌跡李華是一個剛步入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辛勤的工人,他們雖然不富裕,但總是努力為李華提供最好的。自從上了初中,李華覺得自己的世界突然擴大了,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還有那些他從未接觸過的學科和知識。青春的探索隨著年齡的增長,李華開始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產生了好奇。他常常思考,自己究竟是誰?未來的路該怎么走?他開始嘗試各種興趣愛好,從繪畫到音樂,從籃球到編程,他渴望在這些活動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然而,他也面臨著許多困惑和煩惱,比如與父母的溝通問題、學業的壓力、以及青春期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家庭的溫暖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成了李華最堅實的后盾。雖然他與父母之間有時會有摩擦和矛盾,但他深知父母對他的愛和期望。他開始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努力成為家庭的一份子,為家庭做出貢獻。他學會了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學會了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生命的精彩李華逐漸明白,生命的精彩不僅僅在于取得多少成就,更在于如何活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他開始關注社會、關注他人,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1)請結合材料,分析李華進入初中后,在哪些方面有了顯著的成長和變化,并談談這些變化對他個人發展的意義。(2分)(2)在李華的成長過程中,他面臨著哪些青春期的挑戰?他又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實現自我成長和突破的?(2分)(3)請結合材料,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深入論述李華如何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活出生命的精彩,并探討他如何將這些經歷轉化為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論述過程中,請運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學時代”、“青春期”、“家庭”等知識點,并結合實際案例或理論支持你的觀點。同時,請注意論述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6分)2024年浙江杭州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調研監測卷 答題卷 1張4面考生信息填涂區域請務必在答題前填寫并涂好考生姓名、學校和考號。請使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確保填涂清晰、準確。填涂時,請將對應選項的圓圈涂滿,不要超出圓圈范圍。涂改時,請使用橡皮擦將原選項擦除干凈后再重新填涂。答題卷上不得有任何與答題無關的標記或文字。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違紀:【 】(考生嚴禁填涂)缺考:【 】(考生嚴禁填涂)考號填寫(請用2B鉛筆填寫以下6位考號):【0】 【0】 【0】 【0】 【0】 【0】【1】 【1】 【1】 【1】 【1】 【1】【2】 【2】 【2】 【2】 【2】 【2】【3】 【3】 【3】 【3】 【3】 【3】【4】 【4】 【4】 【4】 【4】 【4】【5】 【5】 【5】 【5】 【5】 【5】【6】 【6】 【6】 【6】 【6】 【6】【7】 【7】 【7】 【7】 【7】 【7】【8】 【8】 【8】 【8】 【8】 【8】【9】 【9】 【9】 【9】 【9】 【9】一、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40分)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6. 【A】【B】【C】【D】7. 【A】【B】【C】【D】8. 【A】【B】【C】【D】9. 【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二、地理分析題(10分)21. 【A】【B】【C】【D】22. 【A】【B】【C】【D】23.(3分)24. (2分)25.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備用橫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非選擇題(50分)26. (1)(4分)(2)(4分)(3)(2分)27.(1)(4分)(2)(4分)(3)(2分)28. (1)(3分)(2)(3分)(3)(4分)29. (1)(4分)(2)(3分)(3)(3分)30. (1)(2分)(2)(2分)(3)(6分)此處禁答!答題卷2024年浙江杭州歷史與社會調研監測卷參考答案(定稿)答案卷:2張2面一. 選擇題參考答案,每道題兩分1~5:CDCBB 6~10:DBCBC 11~15:ABBAC 16~20 CACAC 21~22:CC【評分標準】1~20題每題2分,21~22題每題1分,選錯或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二. 地理分析題簡答題部分參考答案23. 印度尼西亞在自然方面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如熱帶雨林、珊瑚礁等,這些為生態旅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資源。在人文方面,印度尼西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這些優勢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繁榮,帶動經濟增長,同時促進環境保護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評分標準】提到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優勢(1分)分析這些優勢如何促進可持續發展(1分)邏輯清晰,表述完整(1分)24. 答案不唯一。【評分標準】示意圖繪制清晰,能體現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地形特征(1分)正確標注主要地形類型(如火山島、熱帶雨林、珊瑚礁等)(1分)25. 人口問題:印度尼西亞人口增長過快,導致資源環境壓力大。解決策略: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加強計劃生育工作。資源問題:資源利用不合理,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解決策略:加強資源管理和監管,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環境問題:熱帶雨林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低地。解決策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鼓勵綠色產業和清潔能源的發展。發展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解決策略:尋求平衡發展路徑,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環境挑戰。【評分標準】任選一點作答即可,問題1分,解決方案1分,回答合理性1分三. 非選擇題參考答案26. (1)嘉靖年間江南地區經濟繁榮的原因主要在于自然條件優越、手工業技術精進和海外貿易的繁榮。然而,經濟衰退的原因則包括海禁政策的實施、稅制改革不徹底、官員貪腐和土地兼并等問題。這種經濟變遷導致社會結構發生變化,地主和商人階層崛起,而農民則日益貧困。在文化風尚上,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市民文化的興起,但經濟衰退又使得文化風尚趨向保守和封閉。【評分標準】答出經濟繁榮的原因(自然條件、手工業技術、海外貿易)(1分)和衰退的原因(海禁政策、稅制改革、官員貪腐、土地兼并)(1分),并探討對社會結構和文化風尚的影響(地主商人階層崛起、農民貧困、市民文化興起、文化風尚保守封閉)(任選兩點,2分)。(2)嘉靖年間明朝面臨的主要內外挑戰包括政治生態惡化、海禁政策引發的經濟衰退、邊疆戰事頻繁以及自然災害頻發。這些挑戰相互作用,共同導致明朝政治、經濟的動蕩不安。政治生態惡化加劇了官員貪腐和制度僵化,使得改革措施難以實施;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貿易,削弱了經濟活力;邊疆戰事和自然災害則加劇了財政負擔和社會動蕩。【評分標準】答出內外挑戰(政治生態惡化、經濟衰退、邊疆戰事、自然災害)(任選兩點,2分),并論述這些挑戰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導致明朝政治、經濟的動蕩不安。(2分)(3)嘉靖皇帝為了應對內外挑戰,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罷黜貪官、整頓吏治、改革科舉等。然而,這些措施的有效性有限,主要因為官員的抵制和制度的慣性,使得改革難以深入實施。此外,嘉靖皇帝本人也未能堅定改革決心,缺乏持續有效的推進措施。因此,這些改革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明朝面臨的危機,最終導致了明朝的動蕩不安。【評分標準】答出改革措施(罷黜貪官、整頓吏治、改革科舉),評價其有效性(有限),并探討失敗的根本原因(官員抵制、制度慣性、皇帝決心不足)。(2分)27. (1)《馬關條約》的簽訂對清朝產生了深遠影響。該條約不僅使清朝失去了大量領土和巨額賠款,還承認了朝鮮的獨立,這極大削弱了清朝的國際地位,加劇了其財政危機。其背后反映了國際列強在中國利益的爭奪和清朝內部的政治斗爭。這份條約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刺激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反抗,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驹u分標準】點明條約內容的影響(領土、賠款、國際地位、財政危機)得1分;分析國際關系(列強利益爭奪)得1分;指出清朝內部政治斗爭得1分;結合所學知識談條約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意義得1分。(2)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原因主要包括頑固守舊勢力的阻撓、資金匱乏、師資短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等。這些障礙導致改革難以深入實施,未能有效地推動社會變革。同時,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教育改革試圖通過引進西方科技和文化,培養新型人才,為社會變革提供人才支持。然而,由于上述原因,教育改革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也未能有效推動社會變革的深入發展。【評分標準】點明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頑固守舊勢力、資金匱乏、師資短缺、傳統觀念)得1分;闡述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得1分;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得1分;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得1分。(3)作為清末的改革者,面對《馬關條約》的簽訂和清末新政的困境,我會提出以下策略和措施:首先,加強國防建設,提高軍隊戰斗力,以抵御外敵入侵;其次,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削弱封建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再次,深化教育改革,引入西方科技和文化,培養新型人才,為社會變革提供人才支持。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緩解清朝的內外壓力,推動社會進步。然而,其效果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如頑固勢力的阻撓、資金匱乏等,因此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完善。【評分標準】提出具體的策略和措施得1分;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闡述可能的效果和局限性得1分。28. (1)民國時期政府推行社會改革措施的歷史背景可能涉及國內政治動蕩、社會不安定以及外部勢力的影響。這些措施在當時社會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一方面,政府可能希望通過加強監管和限制言論自由來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另一方面,這些措施也引發了民眾對于個人自由和民主權利的擔憂。其影響包括加強了政府的權力控制,但同時也可能限制了社會的多元發展和創新。【評分標準】點明歷史背景(政治動蕩、社會不安定、外部勢力)得1分;分析措施在當時社會中的影響(維護穩定、限制自由)得1分;探討爭議(個人自由與民主權利)得1分。(2)在現代社會中,公民行使言論自由和表達權時需要考慮道德和法治因素。道德上,公民應遵守社會公德,尊重他人的感受和利益,避免惡意攻擊和誹謗。法治上,公民應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傳播虛假信息、造謠傳謠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平衡公民的言論自由與社會的公共利益,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確言論自由的邊界和限制,同時也需要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意識。【評分標準】分析道德因素(社會公德、尊重他人)得1分;分析法治因素(遵守法律、不侵犯權益)得1分;探討如何平衡(法律制度、道德教育)得1分。(3)民國時期的社會改革措施與現代社會的道德法治原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差異。民國時期政府推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需要和社會狀況,但也可能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現代社會的道德法治原則則更加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同時也強調公民在行使這些權利時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規范。歷史經驗對現代道德法治建設的啟示是,要尊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同時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平衡個人權利與社會公共利益,推動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評分標準】分析兩者關系(聯系與差異)得1分;闡述歷史經驗對現代道德法治建設的啟示(尊重權利、建立制度、加強教育)得2分;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得1分。29. (1)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是部分偏遠山區農民面臨生產生活困難,但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發展帶來新希望。挑戰則包括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差異大、貧困人口數量多等。實現共同富裕意味著消除貧困和兩極分化,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我認為,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同時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人才培養,確保農民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評分標準】點明農村發展現狀(困難與希望)得1分,指出農村發展挑戰(城鄉不平衡、區域差異、貧困問題)得1分,闡述對共同富裕的理解(消除貧困、共享成果)得1分,提出看法(政府投入、社會力量參與、產業結構調整等)得1分。(2)我國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來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農民在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方面的權益得到保護。同時,依法行政在推動農村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規范了政府行為,減少了行政干預的隨意性,為農民提供了公正、透明、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為農村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評分標準】點明法律手段保障農民權益(制定法律、完善法規)得1分,闡述依法行政的作用(規范政府行為、提供法律服務、創造法治環境)得2分。(3)我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就,包括農村地區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等。然而,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為了繼續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我們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農村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建設,確保農民共享發展成果。【評分標準】點明成就(農村發展、農民收入增加、基礎設施改善)得1分,指出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得1分,提出措施(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公共服務建設)得1分。30. (1)李華進入初中后,在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成長和變化。他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對生命和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這些變化促進了他對個人發展的深入探索,使他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評分標準】能準確分析李華進入初中后在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變化(1分);能闡述這些變化對李華個人發展的意義(1分)。(2)李華在青春期面臨著身體變化、情緒波動、與父母溝通等挑戰。他通過積極面對身體變化、學會調節情緒、加強與父母的溝通等方式來應對這些挑戰,實現了自我成長和突破。【評分標準】能準確識別李華在青春期面臨的挑戰(1分);能提出合理的應對方法,并闡述這些方法如何幫助李華實現自我成長和突破(1分)。(3)從道德教育的角度來看,李華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為家庭做出貢獻,體現了家庭責任感和孝順美德;他積極參與學?;顒雍蜕鐣驹阜眨P注社會、幫助他人,展現了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這些經歷使李華深刻理解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發了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評分標準】能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深入論述李華如何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活出生命的精彩(2分);能運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學時代”、“青春期”、“家庭”等知識點,并結合實際案例或理論支持觀點(2分);論述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達準確、流暢(1分);論述內容深刻,能體現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卷】2024年浙江省中考模擬社會-法治調研監測卷.doc 【答題卷】2024年浙江省中考模擬社會-法治調研監測卷.doc 【試題卷】2024年浙江省中考模擬社會-法治調研監測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