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美妙的人聲》演唱《雪絨花》【教材分析】本課是第二單元《美妙的人聲》第二課時。。本課歌曲選自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是一首優美的三拍子歌曲,表達的是歌唱者的愛國之情,教師對學生的愛國思想教育也應滲透。【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一句有情感分析潛力,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都有自己的見解。在前一課時當中,學生們已經對人聲的分類有了充分的認識,學生可以采用優美抒情的音色學唱。【核心素養之教學目標】一、通過聆聽歌曲、觀看電影原聲歌曲片段,感受歌曲的魅力。二、通過學生之間合作學唱歌曲,體會三拍子的韻律,體會歌曲的情感情緒。三、調動學生肢體、感官,充分表現歌曲。四、了解歌曲創作來源,體會歌曲表達意圖。啟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教學重難點】透過學習《雪絨花》,培養學生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的潛力。二、透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用各種不同的手段,表現音樂的潛力。【教學方法】引入、實踐、創設、共同發展。【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音符卡片【教學過程】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活動【導入】 一、找7位同學,手持以下音符卡片: 聽老師唱一段旋律,當老師唱到學生手持的音符時,請學生起立示意。 二、歌曲來源于什么電影?簡要介紹。 教師唱的歌曲為《雪絨花》主旋律,意在讓學生對旋律有最初的印象。 認真聆聽老師歌唱的音符,唱到自己卡片的音符時,起立舉卡片示意。 《音樂之聲》【新課教學】 引出主題《雪絨花》 聆聽感受歌曲 教師鋼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學生思考:歌曲的拍號,速度是什么? 歌曲當中的“雪絨花”象征了什么? 二、學唱歌曲 1、帶聲勢節奏朗讀歌詞 雪- 絨 花- -,雪- 絨 花- -, 一 - 早 你 向 我 盛- -,開- - 2、跟隨教師鋼琴,唱第一段簡譜,然后再唱歌詞。 3、師生合作二聲部: 生唱一聲部譜子,師唱二聲部譜; 生唱一聲部歌詞,師哼唱二聲部; 師生互換聲部歌唱。 4、播放《音樂之聲》的《雪絨花》片段,學生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感。 5、嘗試用英文演唱歌曲。 三、鞏固歌曲 1、學生集體演唱歌曲,教師跟隨二聲部。 2、學生分男女兩聲部,女聲演唱主旋律,男聲演唱二聲部;后再互換。 3、學生分三大組,一組做三拍子聲勢動作,一組演唱主旋律,一組演唱二聲部。 四、知識拓展 學習五線譜知識: 初步感受歌曲。 運用學生所學音樂經驗,判斷問題。 規范節奏,為唱準確歌曲節奏做鋪墊。 師生合作,先讓學生感知到二聲部,再去學習。 了解歌曲來源出處,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通過多種變化方式的歌唱,達到對歌曲的熟練掌握。 音樂離不開基礎知識,附帶學習基礎知識,為后續簡譜五線譜互通打基礎。 學生聆聽 3/4拍 中速 勇敢、堅強 拍胸-拍腿-拍腿 交替打出三拍子。 朗讀歌詞。 先唱譜,后唱詞。 一聲部 學生 二聲部 老師 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女聲 (男) 男聲 (女) 聲勢 主旋律 二聲部 認識音符【課堂小結】 《雪絨花》是音樂劇《音樂之聲》的插曲。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采用了四三拍和中速。體現了深情悠揚,優雅恬靜的格調。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真摯的傾吐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后延伸】 1、聆聽原聲,用英文熟練唱這首歌曲。 2、《音樂之聲》音樂劇中還有《哆來咪》、《孤獨的牧羊人》等優秀的歌曲,大家再次去觀看和聆聽。【板書設計】 3/4拍,中速 《音樂之聲》 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