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關練05 名篇名句默寫(關聯教材)目 錄01 挑戰真題·查知識漏洞02 回顧教材·補知識漏洞回顧知識體系回顧核心考點易混易錯歸納03 知識通關演練(2023年高考新課標I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自己編寫《史記》“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禍,因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2)《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豎箜篌“體曲而長,二十有二弦”,而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兩句,說明豎箜篌的弦數還有另一種可能。(3)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卻一直沒想好。汪老師認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2023年高考新課標Ⅱ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記載,李存勖將李克用留給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廟中,其后用兵作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裝在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戰場。(2)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看似閑適恬靜,實則透露出詩人由于內心的惆悵而徹夜難眠。(3)小剛在他創作的歷史小說《正氣歌》中寫道:文天祥月下獨步于江邊,眼前壯闊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誦起前人的寫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記載,齊王接受鄒忌的意見,廣開言路。一開始有很多人進諫,以至“___________”;過了幾個月后,則“________________”。(2)鮑照曾以“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表達內心憤懣,李白《行路難》中的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相近動作,抒寫近似心情。(3)花和雪都是古詩詞中常見的物象,古代詩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琵琶女結束演奏后的動作及神態,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2)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境致與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3)小剛因病不能參加比賽,汪教練給他發了一條信息。寫道:“人生中的機遇絕非只有一次,古詩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對你永遠充滿信心!”回顧知識體系1、回扣教材:名篇名句默寫大都直接取材于高中課文教材,涉及課外較少。考查內容依據課本,適當拓展。該考點實際上包括兩個要素,即“名句”和“名篇”。所謂“名句”,是指那些語言凝練、含意深長,至今仍活躍在日常生活語言中的語句。所謂“名篇”,是指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藝術價值、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優秀詩文,所指既有詩歌,也有散文,一般為初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名句背誦建立在理解文本含義基礎上的識記,這有利于將中華文化的傳統詩詞索養落到實處,讓詩詞的崇高精神滋養學生的心靈。2、命題規律:①題型穩定。名句名篇默寫題型仍以主觀填空題為主。②為了減少機械背誦,增強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欣賞、傳承、運用等能力,這一板塊的考查方式近年來出現了很多變化,理解式、運用式背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新高考名句默寫題,分值是6分,為理解性的情境默寫。我們可以大致勾畫出這一板塊命題設計的發展線索:直接背誦—簡單理解—復雜理解—文化融入—情境運用。其中的文化融入和情境運用,可以說將簡單的背默考查提高到了帶有高階思維特性的文化傳承與轉化運用層面。二、回顧核心考點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1:背誦全詩(文)【闡釋】①牢記句子中的每一個字。如“羈鳥戀舊林”中的“羈”可以拆分成“罒革馬”來記憶;“竹喧歸浣女”中的“竹喧”是說“茂密的竹林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歡聲笑語是由“口”發出來的,所以應用“口”旁的“喧”。②巧記整篇(首)的每一句話。就是對全文或全詩進行條分縷析,逐層梳理。如:山居秋瞑王 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典型環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典型景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人物活動)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情感主旨)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2:理解全詩(文)【闡釋】光背住全詩還不行,必須要理解全詩、全文,因為考查的是情境默寫,需要根據語境來填寫合適的語句。某些名句填寫的情境提示就是對名句的意義解釋或翻譯,我們把語句的意義或翻譯還原到古文或詩句中即可確定要填寫的名句。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3:重難點字詞一一過手【闡釋】掌握生僻難寫字,包括通假字、難寫字、形近字、音近字、虛詞等,備考時要一一過手,甚至要反復寫多遍。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4:具體語境【闡釋】對名句名篇的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分析、品味和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得我們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5:書寫規范【闡釋】答題時,除注意關鍵字的書寫外,最好使用楷體書寫,因為筆畫太潦草,容易導致閱卷老師誤判。三、易混易錯歸納易錯點:【01】生僻難寫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難寫的字,平時只有勤于動筆,強化記憶,在考試中才能準確無誤地寫出來。【02】通假字。通假字雖然和本字的意思一樣,但在默寫時,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寫成本字,也屬于誤寫,是不得分的。【03】同音異義字。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大量存在,這是命題者“設伏”的熱點,平時復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字,有意識地多做分析比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義。【04】同音異形字。讀音相同而字形迥異的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也屢見不鮮,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復習時也應高度重視這些內容。【05】形近異義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也比較常見,再加上讀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對學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06】虛詞易丟掉。注意散文句中的虛詞,尤其是句末助詞。這些詞在默寫時容易丟掉,如“見賢思齊焉,而內自省也”中的“焉”“也”兩個助詞,常被丟掉;“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中“矣”易丟,且易誤寫為“也”,而句末的“也”丟的次數更多,這就要求在背誦時,特別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詞。【07】語句順序。有不少名句的字詞順序即使顛倒,意思也不會發生改變。也正是這個原因,一部分學生往往只觀其大略,不求甚解,導致把字詞的順序寫顛倒,白白丟了分數。一、(2024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勸學》中說,把筆直的木頭制成車輪,即使又經風吹日曬,結果也“ ”,原因是“ ”。(2)古詩常有“以闊境顯孤危”的寫法,杜甫在《登岳陽樓》中,先以雄健筆力描寫洞庭湖的闊大景象,接著以“ , ”兩句描寫了自己孤苦凄愴的生活處境。(3)“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詩詞中常借它表示收復失地的情懷,如“ , ”。二、(2024屆廈門市名校教學聯盟高中畢業班質量監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嬌·過洞庭》中,詞人敲擊船舷、仰天長嘯,抒發出自己的滿腔豪情,似乎達到了“忘形”的興奮地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卻十分重大,所舉事例貼近生活而表達的意義卻極其深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云”具有隨風飄蕩、游止不定的特點,古典詩詞中常用“云”這個意象來表現游子漂泊流離、無所依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24屆廣東省大灣區普通高中畢業年級聯合模擬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在《六國論》中論述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卻仍滅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趙國多次擊退秦國卻自毀長城,作者感嘆道“____________”。(2)晉代潘安在《悼亡詩》中以“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兩句表達對亡妻的沉痛悼念,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類似的意象和情感。(3)湖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擬舉辦攝影大賽,小張作品展現了湖面的浩淼無涯,他想在照片上寫兩句詩,張老師認為不妨直接引用唐詩,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八大校第一次高考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________,________”描寫戰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2)在《登泰山記》中,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賦予積雪以明亮的光彩,用語新穎傳神。(3)小剛參加了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不僅震撼于這盛大的典禮,還被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觀看比賽之余,他參觀了杜甫草堂,拍攝了不少照片。他想發朋友圈,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杜甫的詩句,作為杜甫草堂風景圖片的文案。五、(河北省2024屆高三年級大數據應用調研聯合測評)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描寫到因周圍環境陰森而欲回還時,忽然水面傳來“__________”的聲音,不覺又被吸引回去了,進而“__________”,終于有了新發現。(2)柳水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寫出了錢塘江漲潮時江水澎湃浩蕩的景象和江潮的氣勢,成為傳誦的名句。(3)小剛在課外閱讀古詩文中對詩人將“落葉”說成“落木”似曾相識,又不禁想起教材中學過的詩句,如“__________”。六、(2024屆河南省開封市高三上學期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將進酒》中表現詩人否定權貴,因無力改變現實,只能以消極的辦法反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保家衛國、抵御外侮的將土是古詩中常見的藝術形象。如《燕歌行》中,身處絕境的士兵想的不是個人安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對他們視死如歸精神的寫照。(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只小船,更承載著無盡的漂泊之苦、思鄉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2024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黃庭堅作詩善于鍛煉熔造前人詩句,《登快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便是化用自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認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揚“九德”,并且在用人和從諫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好國家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3)復興中學舉行古典詩詞大會,張老師讓學生搶答高中教材中運用典故來借古諷今的古詩詞,小李同學脫口而出,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2024屆福建省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的價值可以體現為《論語·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責任擔當,也可以體現為《屈原列傳》中“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的高潔自持。(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選才納言觀點,與《論語·衛靈公》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觀點相似。(3)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戶中,牽擾思婦心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中,思婦的兩個動作雖是徒勞卻富有深情,生動地表現出其內心的惆悵和對離人的思念。九、(2024屆湖南省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自古而今,中華民族對“為官先為人”的品質要求一以貫之。我們黨堅持“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也說明黨對領導干部做人的嚴格要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樹木、清泉為喻,對執政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要求,(2)屈原《離騷》中與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到相同意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3)視聽結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詩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動立體,也能為讀者創設身臨其境之感,如“_______,________”。十、(2024屆湖南省長郡中學高三9月月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將夸張手法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并運用襯托的手法來寫山高。(3)當朋友因痛悔過去無法自拔,而忽略了當下和未來時,我們可以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相勸解。十一、(2024屆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高三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當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權貴的時候,許多有志之士往往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明自己的態度。(2)《阿房宮賦》中總結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并且還揮霍無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落葉有動態美,“落木”給人肅殺遼遠之靜。古詩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葉,意境更為開闊。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2024屆江蘇省百校聯考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認為,諸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蘇洵在《六國論》中與之相似的論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勸學》中開頭連用幾個比喻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并順勢推論出結論,強調學習并不斷省察自己重要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馬”作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詞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成為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重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三期末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著意暗示和渲染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悲劇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2)《李憑箜篌引》中運用瑰麗的想象,以月宮中吳剛和玉兔對樂聲的癡迷來渲染樂曲的美妙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陸游《書憤》在今昔對比中更強烈地抒發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2024屆江西紅色十校2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描寫簫聲,通過傳說中的動物和寡婦的表現寫出了客人洞簫聲的哀婉動人,這兩句是“______,______”。(2)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舉了盤庚遷都的事例,說其不會因百姓官員的抱怨而后悔,不會更改自己的決定,這是因為他“______,______”。(3)曹操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非常善于化用前人的詩句,比如《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這兩句詩,就直接運用了《詩經》中女子對男子思慕的句子來比喻自己對賢才的渴求。十五、( 2024年大連市第八中學高考三校聯合模擬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列子·湯問》中的“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極寫音樂之美妙,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_____ ”和蘇軾《赤壁賦》中“______”兩句都是化用此句。(2)回望自己的年輕歲月,陸游在《書憤》中回味了當年“______”的豪情壯志,劉克莊在《賀新郎》中回憶了“______”的軍旅生活。(3)每個人都難免有自己的知識盲區,遇到不懂的領域,應該虛心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正如《師說》所謂“______,______”。十六、(山東名校考試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鐘山記》記載,蘇軾與其長子暮夜泛舟至絕壁下,看到了陰森恐怖的大石側立,聽到了磔磔鳥鳴,內心驚恐欲還之時卻聽到“________,________”。(2)《李憑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用通感的藝術手法正面寫樂聲,時而眾弦齊鳴如玉碎山崩,時而一弦獨奏如鳳凰鳴叫,時而幽怨,時而輕快。(3)“鷗”在古人筆下常常被視為隱士伴侶,借以表達閑適或隱逸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十七、(山東省煙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___________ ,________”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對《離騷》進行評價,認為其能夠借平常淺近的事物來闡發博大深遠的意蘊。(2)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兩句運用疊詞,描繪出一幅迷蒙隱約的美麗畫卷,極具生活氣息。(3)在賈誼的《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可靠的將領、士兵守衛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十八、(2024屆山西省高三第一次適應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如登山,一路有甘苦。正如《登泰山記》中說的,有時因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以致“____________”;但只要堅持登到山頂,回首往事,就會發現“____________”。有如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效果。(2)“自”在古詩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含義豐富,如有“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中的“自愿”之意;還有“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中的“本來”之意;亦有“____________”(杜甫《蜀相》)中的“徒然,白白地”之意。(3)詩歌中的某些意象具有暗示性,只要一提到它們,就會聯想到某些事物,比如一提到某些樂器,就會聯想到邊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九、(山西臨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適應性訓練考試(一))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蟬常常是詩人自比清高的載體,《屈原列傳》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把屈原的品行與蟬自比,生動形象,使屈原高潔的形象更加突出。(2)用典既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使用典故,收到言簡義豐、耐人尋味的效果。(3)龍是我國漢民族的圖騰,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春節將至,文華要寫一副龍年春聯,不由想起唐宋詩詞中以“龍”入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二十、(陜西寶雞市2024屆高三摸底考試試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秦國是亡于自身,隨后又指出這類歷史悲劇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觀刈麥》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直接描寫了割麥農民在烈日的曝曬下辛苦勞動的場景。(3)蘇軾《赤壁賦》從不變的角度闡述人與萬物關系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一、(2024屆陜西榆林市五校高三語文期中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過渡,巧妙地將對阿房宮的描寫由整體外觀轉到內部的具體建筑。(2)《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廣征諫言,臣民們如果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賞。(3)項羽破秦入關,三分關中之地,以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從此“三秦”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二、(2024屆云南師大附中適應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現了自己有美好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還有不同于世俗的才能修養。(2)在《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在總結種樹經驗時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表明種植時精心培育,種植后“勿動勿慮”才是保持樹木天性的最佳方式。(3)與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筆相似,姜夔在《揚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衰敗之景。二十三、(2024屆云南省三校高考備考實用性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明自己的處境艱難,沒有親戚幫助,只能事必躬親。(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產生了一種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對蜀道之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3)在古典詩詞中,詩人們借助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來詠史懷古,寄托情感,寫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四、(2024屆浙江紹興市選考科目診斷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有光居住于項脊軒,常常悲喜參半:喜的是明月照軒,桂影斑駁移動,頗感“_________________”;悲的是看到遺跡,睹物思人,如同昨日,令人“_________________”。(2)文人筆下的簫的形象,可以是《赤壁賦》中的“如泣如訴”,也可以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__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3)何以解憂?曹操說有杜康,李白說訪名山,陶淵明則在《歸去來兮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出了回答:用親情、音樂、書籍消愁得樂。二十五、(2024屆浙江寧波市期末九校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過秦論》中敘述秦國“致萬乘之勢”后確立霸主地位的句子是“________”,而概括秦國因一人而亡的句子是“________”。(2)小明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上很隨心所欲,好友小文用《<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提醒他要謹言慎行,好好向班上的明德標兵學習來匡正提高自己。(3)古詩詞常以疊詞增強悲情,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又如“________,________”。通關練05 名篇名句默寫(關聯教材)目 錄01 挑戰真題·查知識漏洞02 回顧教材·補知識漏洞回顧知識體系回顧核心考點易混易錯歸納03 知識通關演練(2023年高考新課標I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自己編寫《史記》“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禍,因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2)《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豎箜篌“體曲而長,二十有二弦”,而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兩句,說明豎箜篌的弦數還有另一種可能。(3)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卻一直沒想好。汪老師認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答案】 ①草創未就 就極刑而無慍色②十二門前融冷光 二十三絲動紫皇③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言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創”“慍”“融”“捷”“長”“襟”“堪”。(2023年高考新課標Ⅱ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記載,李存勖將李克用留給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廟中,其后用兵作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裝在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戰場。(2)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看似閑適恬靜,實則透露出詩人由于內心的惆悵而徹夜難眠。(3)小剛在他創作的歷史小說《正氣歌》中寫道:文天祥月下獨步于江邊,眼前壯闊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誦起前人的寫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答案】 ①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請其矢②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③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遣”“巷”“垂”“皎”。(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記載,齊王接受鄒忌的意見,廣開言路。一開始有很多人進諫,以至“___________”;過了幾個月后,則“________________”。(2)鮑照曾以“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表達內心憤懣,李白《行路難》中的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相近動作,抒寫近似心情。(3)花和雪都是古詩詞中常見的物象,古代詩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門庭若市 時時而間進②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③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庭”“箸”“拔”“茫”“砌”等。(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琵琶女結束演奏后的動作及神態,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2)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境致與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3)小剛因病不能參加比賽,汪教練給他發了一條信息。寫道:“人生中的機遇絕非只有一次,古詩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對你永遠充滿信心!”【答案】 ①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②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③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撥”“斂”“縱”“凌”等。回顧知識體系1、回扣教材:名篇名句默寫大都直接取材于高中課文教材,涉及課外較少。考查內容依據課本,適當拓展。該考點實際上包括兩個要素,即“名句”和“名篇”。所謂“名句”,是指那些語言凝練、含意深長,至今仍活躍在日常生活語言中的語句。所謂“名篇”,是指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藝術價值、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優秀詩文,所指既有詩歌,也有散文,一般為初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名句背誦建立在理解文本含義基礎上的識記,這有利于將中華文化的傳統詩詞索養落到實處,讓詩詞的崇高精神滋養學生的心靈。2、命題規律:①題型穩定。名句名篇默寫題型仍以主觀填空題為主。②為了減少機械背誦,增強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欣賞、傳承、運用等能力,這一板塊的考查方式近年來出現了很多變化,理解式、運用式背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新高考名句默寫題,分值是6分,為理解性的情境默寫。我們可以大致勾畫出這一板塊命題設計的發展線索:直接背誦—簡單理解—復雜理解—文化融入—情境運用。其中的文化融入和情境運用,可以說將簡單的背默考查提高到了帶有高階思維特性的文化傳承與轉化運用層面。二、回顧核心考點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1:背誦全詩(文)【闡釋】①牢記句子中的每一個字。如“羈鳥戀舊林”中的“羈”可以拆分成“罒革馬”來記憶;“竹喧歸浣女”中的“竹喧”是說“茂密的竹林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歡聲笑語是由“口”發出來的,所以應用“口”旁的“喧”。②巧記整篇(首)的每一句話。就是對全文或全詩進行條分縷析,逐層梳理。如:山居秋瞑王 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典型環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典型景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人物活動)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情感主旨)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2:理解全詩(文)【闡釋】光背住全詩還不行,必須要理解全詩、全文,因為考查的是情境默寫,需要根據語境來填寫合適的語句。某些名句填寫的情境提示就是對名句的意義解釋或翻譯,我們把語句的意義或翻譯還原到古文或詩句中即可確定要填寫的名句。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3:重難點字詞一一過手【闡釋】掌握生僻難寫字,包括通假字、難寫字、形近字、音近字、虛詞等,備考時要一一過手,甚至要反復寫多遍。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4:具體語境【闡釋】對名句名篇的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分析、品味和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得我們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核心考點(核心能力)05:書寫規范【闡釋】答題時,除注意關鍵字的書寫外,最好使用楷體書寫,因為筆畫太潦草,容易導致閱卷老師誤判。三、易混易錯歸納易錯點:【01】生僻難寫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難寫的字,平時只有勤于動筆,強化記憶,在考試中才能準確無誤地寫出來。【02】通假字。通假字雖然和本字的意思一樣,但在默寫時,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寫成本字,也屬于誤寫,是不得分的。【03】同音異義字。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大量存在,這是命題者“設伏”的熱點,平時復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字,有意識地多做分析比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義。【04】同音異形字。讀音相同而字形迥異的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也屢見不鮮,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復習時也應高度重視這些內容。【05】形近異義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默寫中也比較常見,再加上讀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對學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06】虛詞易丟掉。注意散文句中的虛詞,尤其是句末助詞。這些詞在默寫時容易丟掉,如“見賢思齊焉,而內自省也”中的“焉”“也”兩個助詞,常被丟掉;“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中“矣”易丟,且易誤寫為“也”,而句末的“也”丟的次數更多,這就要求在背誦時,特別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詞。【07】語句順序。有不少名句的字詞順序即使顛倒,意思也不會發生改變。也正是這個原因,一部分學生往往只觀其大略,不求甚解,導致把字詞的順序寫顛倒,白白丟了分數。一、(2024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勸學》中說,把筆直的木頭制成車輪,即使又經風吹日曬,結果也“ ”,原因是“ ”。(2)古詩常有“以闊境顯孤危”的寫法,杜甫在《登岳陽樓》中,先以雄健筆力描寫洞庭湖的闊大景象,接著以“ , ”兩句描寫了自己孤苦凄愴的生活處境。(3)“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詩詞中常借它表示收復失地的情懷,如“ , ”。【答案】①不復挺者 輮使之然也②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③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輮、孤、祭、翁。二、(2024屆廈門市名校教學聯盟高中畢業班質量監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嬌·過洞庭》中,詞人敲擊船舷、仰天長嘯,抒發出自己的滿腔豪情,似乎達到了“忘形”的興奮地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卻十分重大,所舉事例貼近生活而表達的意義卻極其深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云”具有隨風飄蕩、游止不定的特點,古典詩詞中常用“云”這個意象來表現游子漂泊流離、無所依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扣舷獨嘯 不知今夕何夕 ②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舉類邇而見義遠③.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嘯、指、邇、青楓浦。三、(2024屆廣東省大灣區普通高中畢業年級聯合模擬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在《六國論》中論述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卻仍滅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趙國多次擊退秦國卻自毀長城,作者感嘆道“____________”。(2)晉代潘安在《悼亡詩》中以“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兩句表達對亡妻的沉痛悼念,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類似的意象和情感。(3)湖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擬舉辦攝影大賽,小張作品展現了湖面的浩淼無涯,他想在照片上寫兩句詩,張老師認為不妨直接引用唐詩,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③. 千里孤墳 ④. 無處話凄涼 ⑤. 吳楚東南坼 ⑥. 乾坤口夜浮(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嬴”“孤”“凄”“坼”“乾”“坤”“蒸”“撼”。四、(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八大校第一次高考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________,________”描寫戰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2)在《登泰山記》中,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賦予積雪以明亮的光彩,用語新穎傳神。(3)小剛參加了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不僅震撼于這盛大的典禮,還被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觀看比賽之余,他參觀了杜甫草堂,拍攝了不少照片。他想發朋友圈,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杜甫的詩句,作為杜甫草堂風景圖片的文案。【答案】①.相看白刃血紛紛 ②. 死節從來豈顧勛 ③.蒼山負雪 ④. 明燭天南 ⑤. 舍南舍北皆春水 ⑥. 但見群鷗日日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的能力。易錯字詞:刃、勛、蒼、鸝、鷺。五、(河北省2024屆高三年級大數據應用調研聯合測評)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描寫到因周圍環境陰森而欲回還時,忽然水面傳來“__________”的聲音,不覺又被吸引回去了,進而“__________”,終于有了新發現。(2)柳水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寫出了錢塘江漲潮時江水澎湃浩蕩的景象和江潮的氣勢,成為傳誦的名句。(3)小剛在課外閱讀古詩文中對詩人將“落葉”說成“落木”似曾相識,又不禁想起教材中學過的詩句,如“__________”。【答案】 ①.噌吰如鐘鼓不絕 ②.徐而察之 ③.怒濤卷霜雪 ④.天塹無涯 ⑤. 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千山天遠大)【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噌、吰、塹、蕭。六、(2024屆河南省開封市高三上學期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將進酒》中表現詩人否定權貴,因無力改變現實,只能以消極的辦法反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保家衛國、抵御外侮的將土是古詩中常見的藝術形象。如《燕歌行》中,身處絕境的士兵想的不是個人安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對他們視死如歸精神的寫照。(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只小船,更承載著無盡的漂泊之苦、思鄉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鐘鼓饌玉不足貴 ②. 但愿長醉不愿醒 ③. 相看白刃血紛紛 ④. 死節從來豈顧勛 ⑤. 誰家今夜扁舟子 ⑥. 何處相思明月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澄、勛、葉、匏樽。七、(2024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黃庭堅作詩善于鍛煉熔造前人詩句,《登快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便是化用自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認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揚“九德”,并且在用人和從諫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好國家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3)復興中學舉行古典詩詞大會,張老師讓學生搶答高中教材中運用典故來借古諷今的古詩詞,小李同學脫口而出,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落木千山天遠大 ②.澄江一道月分明 ③. 簡能而任之 ④. 擇善而從之 ⑤. 元嘉草草 ⑥. 封狼居胥(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嘆門外樓頭 悲恨相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澄”“簡”“胥”“贏”“倉皇”“佛”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八、(2024屆福建省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的價值可以體現為《論語·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責任擔當,也可以體現為《屈原列傳》中“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的高潔自持。(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選才納言觀點,與《論語·衛靈公》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觀點相似。(3)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戶中,牽擾思婦心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中,思婦的兩個動作雖是徒勞卻富有深情,生動地表現出其內心的惆悵和對離人的思念。【答案】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遠 ③. 簡能而任之 ④. 擇善而從之 ⑤. 玉戶簾中卷不去 ⑥. 搗衣砧上拂還來【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弘毅、簡、搗、砧、拂。九、(2024屆湖南省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自古而今,中華民族對“為官先為人”的品質要求一以貫之。我們黨堅持“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也說明黨對領導干部做人的嚴格要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樹木、清泉為喻,對執政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要求,(2)屈原《離騷》中與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到相同意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3)視聽結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詩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動立體,也能為讀者創設身臨其境之感,如“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思國之安者 ②.必積其德義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 ④.恐美人之遲暮 ⑤. 狗吠深巷中 ⑥. 雞鳴桑樹顛(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惟”“暮”“吠”“顛”“渚”等。十、(2024屆湖南省長郡中學高三9月月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將夸張手法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并運用襯托的手法來寫山高。(3)當朋友因痛悔過去無法自拔,而忽略了當下和未來時,我們可以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相勸解。【答案】①.俯仰之間 ②. 已為陳跡 ③.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④.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⑤. 悟已往之不諫 ⑥. 知來者之可追【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仰”“標”“已”“諫”。十一、(2024屆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高三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當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權貴的時候,許多有志之士往往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明自己的態度。(2)《阿房宮賦》中總結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并且還揮霍無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落葉有動態美,“落木”給人肅殺遼遠之靜。古詩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葉,意境更為開闊。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②使我不得開心顏 ③奈何取之盡錙銖 ④用之如泥沙 ⑤. 無邊落木蕭蕭下 ⑥. 不盡長江滾滾來【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事、顏、錙銖、蕭蕭。十二、(2024屆江蘇省百校聯考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認為,諸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蘇洵在《六國論》中與之相似的論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勸學》中開頭連用幾個比喻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并順勢推論出結論,強調學習并不斷省察自己重要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馬”作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詞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成為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重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如此之勢 ②.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③.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④.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⑤.樓船夜雪瓜洲渡 ⑥.鐵馬秋風大散關(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書寫:博、知、洲。十三、(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三期末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著意暗示和渲染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悲劇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2)《李憑箜篌引》中運用瑰麗的想象,以月宮中吳剛和玉兔對樂聲的癡迷來渲染樂曲的美妙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陸游《書憤》在今昔對比中更強烈地抒發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大漠窮秋塞草腓 ②. 孤城落日斗兵稀 ③. 吳質不眠倚桂樹 ④. 露腳斜飛濕寒兔 ⑤. 塞上長城空自許 ⑥. 鏡中衰鬢已先斑【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正確書寫:腓、稀、眠、衰鬢、斑。十四、(2024屆江西紅色十校2月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描寫簫聲,通過傳說中的動物和寡婦的表現寫出了客人洞簫聲的哀婉動人,這兩句是“______,______”。(2)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舉了盤庚遷都的事例,說其不會因百姓官員的抱怨而后悔,不會更改自己的決定,這是因為他“______,______”。(3)曹操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非常善于化用前人的詩句,比如《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這兩句詩,就直接運用了《詩經》中女子對男子思慕的句子來比喻自己對賢才的渴求。【答案】①.舞幽壑之潛蛟 ②.泣孤舟之嫠婦 ③.度義而后動 ④.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⑤.青青子衿 ⑥ 悠悠我心【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舞”“壑”“潛”“泣”“嫠”“度”“衿”“悠”。十五、( 2024年大連市第八中學高考三校聯合模擬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列子·湯問》中的“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極寫音樂之美妙,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_____ ”和蘇軾《赤壁賦》中“______”兩句都是化用此句。(2)回望自己的年輕歲月,陸游在《書憤》中回味了當年“______”的豪情壯志,劉克莊在《賀新郎》中回憶了“______”的軍旅生活。(3)每個人都難免有自己的知識盲區,遇到不懂的領域,應該虛心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正如《師說》所謂“______,______”。【答案】①. 老魚跳波瘦蛟舞 ②. 舞幽壑之潛蛟 ③. 中原北望氣如山 ④. 少時棋柝曾聯句 ⑤. 道之所存 ⑥. 師之所存也【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的寫法,“蛟”“壑”“蛟”“柝”“聯”。十六、(山東名校考試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鐘山記》記載,蘇軾與其長子暮夜泛舟至絕壁下,看到了陰森恐怖的大石側立,聽到了磔磔鳥鳴,內心驚恐欲還之時卻聽到“________,________”。(2)《李憑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用通感的藝術手法正面寫樂聲,時而眾弦齊鳴如玉碎山崩,時而一弦獨奏如鳳凰鳴叫,時而幽怨,時而輕快。(3)“鷗”在古人筆下常常被視為隱士伴侶,借以表達閑適或隱逸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大聲發于水上 ②. 噌吰如鐘鼓不絕 ③. 昆山玉碎鳳凰叫 ④. 芙蓉泣露香蘭笑 ⑤. 舍南舍北皆春水 ⑥. 但見群鷗日日來(萬里歸船弄長笛 此心吾與白鷗盟)【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噌”“吰”“鳳”“鷗”“盟”“拙”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十七、(山東省煙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___________ ,________”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對《離騷》進行評價,認為其能夠借平常淺近的事物來闡發博大深遠的意蘊。(2)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兩句運用疊詞,描繪出一幅迷蒙隱約的美麗畫卷,極具生活氣息。(3)在賈誼的《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可靠的將領、士兵守衛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答案】①.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②. 舉類邇而見義遠 ③. 曖曖遠人村 ④. 依依墟里煙 ⑤.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⑥.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指、邇、曖、墟、弩。十八、(2024屆山西省高三第一次適應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如登山,一路有甘苦。正如《登泰山記》中說的,有時因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以致“____________”;但只要堅持登到山頂,回首往事,就會發現“____________”。有如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效果。(2)“自”在古詩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含義豐富,如有“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中的“自愿”之意;還有“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中的“本來”之意;亦有“____________”(杜甫《蜀相》)中的“徒然,白白地”之意。(3)詩歌中的某些意象具有暗示性,只要一提到它們,就會聯想到某些事物,比如一提到某些樂器,就會聯想到邊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磴幾不可登 ②. (而)皆若僂 ③. 男兒本自重橫行 ④. 映階碧草自春色 ⑤. 羌笛何須怨楊柳 ⑥. 春風不度玉門關(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磴”“僂”“橫”“映”“羌”“怨”“燕脂”等。十九、(山西臨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適應性訓練考試(一))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蟬常常是詩人自比清高的載體,《屈原列傳》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把屈原的品行與蟬自比,生動形象,使屈原高潔的形象更加突出。(2)用典既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使用典故,收到言簡義豐、耐人尋味的效果。(3)龍是我國漢民族的圖騰,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春節將至,文華要寫一副龍年春聯,不由想起唐宋詩詞中以“龍”入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②. 蟬蛻于濁穢 ③. 烏鳥私情 ④. 愿乞終養(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⑤.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⑥.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濯、淖、蛻、穢、隕、殷、栗、巔、鴻雁、攜。二十、(陜西寶雞市2024屆高三摸底考試試卷)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秦國是亡于自身,隨后又指出這類歷史悲劇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觀刈麥》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直接描寫了割麥農民在烈日的曝曬下辛苦勞動的場景。(3)蘇軾《赤壁賦》從不變的角度闡述人與萬物關系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族秦者秦也 ②.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③. 足蒸暑土氣 ④. 背灼炎天光 ⑤.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⑥.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哀、鑒、蒸、暑、灼。二十一、(2024屆陜西榆林市五校高三語文期中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過渡,巧妙地將對阿房宮的描寫由整體外觀轉到內部的具體建筑。(2)《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廣征諫言,臣民們如果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賞。(3)項羽破秦入關,三分關中之地,以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從此“三秦”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二川溶溶 ②. 流入宮墻 ③. 能謗譏于市朝 ④. 聞寡人之耳者 ⑤. 城闕輔三秦 ⑥. 風煙望五津(三秦父老應惆悵 不見王師出散關/鏡寫三秦色 窗搖八水光/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黃云戰馬閑)【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溶、謗、寡、闕、惆、悵。二十二、(2024屆云南師大附中適應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現了自己有美好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還有不同于世俗的才能修養。(2)在《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在總結種樹經驗時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表明種植時精心培育,種植后“勿動勿慮”才是保持樹木天性的最佳方式。(3)與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筆相似,姜夔在《揚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衰敗之景。【答案】①.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②. 又重之以修能 ③. 其蒔也若子 ④. 其置也若棄 ⑤. 過春風十里 ⑥. 盡薺麥青青【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紛、既、蒔、薺、青。二十三、(2024屆云南省三校高考備考實用性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明自己的處境艱難,沒有親戚幫助,只能事必躬親。(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產生了一種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對蜀道之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3)在古典詩詞中,詩人們借助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來詠史懷古,寄托情感,寫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②.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③. 飛湍瀑流爭喧豗 ④. 砯崖轉石萬壑雷 ⑤. 三顧頻煩天下計 ⑥.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期、僮、喧豗、 砯、崖、壑、頻煩、捷、雀。二十四、(2024屆浙江紹興市選考科目診斷性考試)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有光居住于項脊軒,常常悲喜參半:喜的是明月照軒,桂影斑駁移動,頗感“_________________”;悲的是看到遺跡,睹物思人,如同昨日,令人“_________________”。(2)文人筆下的簫的形象,可以是《赤壁賦》中的“如泣如訴”,也可以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__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3)何以解憂?曹操說有杜康,李白說訪名山,陶淵明則在《歸去來兮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出了回答:用親情、音樂、書籍消愁得樂。【答案】①珊珊可愛 ②長號不自禁 ③鳳簫聲動 ④乘醉聽簫鼓 ⑤. 悅親戚之情話 ⑥. 樂琴書以消憂【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珊、醉、戚、消。二十五、(2024屆浙江寧波市期末九校聯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過秦論》中敘述秦國“致萬乘之勢”后確立霸主地位的句子是“________”,而概括秦國因一人而亡的句子是“________”。(2)小明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上很隨心所欲,好友小文用《<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提醒他要謹言慎行,好好向班上的明德標兵學習來匡正提高自己。(3)古詩詞常以疊詞增強悲情,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又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 ④. 就有道而正焉 ⑤. 潯陽江頭夜送客 ⑥. 楓葉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隳”“敏”“潯”“荻”“蕭”“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沖刺過關(新高考專用)考前查補知識·通關練05 名篇名句默寫(關聯教材) (原卷版).docx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沖刺過關(新高考專用)考前查補知識·通關練05 名篇名句默寫(關聯教材)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