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詠鵝》教科書 書 名:音樂教材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教學目標一、通過歌曲的演唱感知中國古詩詞的韻味,了解相關文化。 二、通過聆聽、感知節奏、揮拍模唱、畫旋律線,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學唱歌曲。 三、在理解歌曲情感的基礎上,掌握二分音符時值的長短,運用有控制的呼吸、連貫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的意境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學唱歌曲《詠鵝》教學難點: 1.唱準歌曲結尾的“2 — ”、 “1 — ”。 2.能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好,歡迎來到音樂課堂,我是馬老師。今天馬老師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呀? 師:對了,是美麗的“大白鵝”。唐朝詩人駱賓王在七歲的時候就為它寫下了一首詩《詠鵝》。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進入新課 (一)看譜聆聽歌曲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反復記號,學習歌曲的演唱順序。 師:這首詩被作曲家填上了旋律,變成了一首美妙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們喜歡這首歌嗎? 1.復習節奏記號“x —”。 師: 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歌曲中出現了多次這樣的“x —”節奏記號構成的音符,你認識他嗎?來跟老師讀一讀。 —— 是的,我們在一年級的《買菜》一課中就已經認識這個節奏記號了,遇到這個它,我們要唱兩拍,同時手也要劃兩下。你讀對了嗎? 師:來我們一起找一找曲譜中出現了幾次這樣的節奏記號構成的音符呢? 對了,一共出現了6次。 認識反復跳躍記號,看懂在聆聽中看懂樂譜。 ( 師:你還觀察到了嗎?歌曲中還出現了這樣的音樂記號,它的名字叫做反復跳躍記號, 當音樂中,出現多段結尾不同的時候,我們在反復時要跳躍不同的小節,唱第一段時演唱第一房子 唱第二段要跳過一房子直接演唱二房子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完整聆聽歌曲,請你看懂歌曲的演唱順序。 學唱歌曲 1.學唱第一部分 <1>.用lu學唱第一部分歌曲的旋律,用手勢與旋律線引導學生感知音高。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反復跳躍記號”,看懂了歌曲的演唱順序。下面就讓我們來學唱這首歌曲吧,首先用lu來模唱歌第一部分的旋律,邊唱邊跟著老師用手劃旋律線,感受音的高低。注意:遇到休止符號要停下來,并要把這里的兩拍都唱滿喲。演唱時,請你腰背直立、面帶微笑,口腔打開、輕輕歌唱。 ——你們看,老師畫的旋律線不僅表現了音的高低,還勾畫出了大白鵝的動態呢。第一遍結尾的音比第二遍結尾的音要高一些。說以第一遍的大白鵝的脖子還浮在水面上,第二遍就埋在水去了。你能唱準這兩個音了嗎?按下暫停鍵跟老師多唱幾遍吧。 <2>.帶上歌詞演唱第一部分。 師:接下來,我們帶上歌詞唱一唱,這一次老師在曲譜上喚起記號,請你爭取一口氣唱完記號前的四個小節,再唱后四個小節喲,提前做好呼吸準備,注意吸氣時不抬頭不慫肩。邊唱邊用手感受大白鵝的動態,最后不要忘記有節奏地完整朗讀詩句就像和大白鵝打招呼喲。——嗯,大白鵝也感受到了你們的熱情。 2.學唱第二部分。 <1>學唱第二部分旋律。 師:那我們趕緊來學唱第二部分吧,我們用lu來唱一唱歌曲的旋律,一邊唱一邊跟老師用手感知音高,注意我們要把兩拍唱滿喲。(動作視頻) <2>引導學生發現結尾不同,并唱準結尾。 師:與第一部分的情況一樣。一定要將兩遍的結尾唱準。 <3>.帶上歌詞演唱第二部分。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開頭的高音,提示學生,做好唱高音前的準備。 師:接下來,我們帶上歌詞唱一唱。跟老師一起用歌聲描繪大白鵝。 ——這時的大白鵝伸長了脖子,又美麗又神氣。你發現了嗎?第二部分的開頭比第一部分的開頭要高一些,我們要提前做好唱高音的準備,氣沉丹田,口腔打開。同學們可以反復多唱幾次喲。 (三)解讀歌詞,感知對大白鵝的喜愛。 師:學完這首歌曲,你最喜歡那一句呢?我們聽聽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說的吧。(視頻),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師:他們說的真好啊,對你有啟發嗎?現在讓我們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要把歌曲中的兩拍唱滿。請你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吧。 四、課堂總結: 看來同學們都能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完整地演唱歌曲了,今天我們不但學唱了歌曲《詠鵝》,還感知了音樂與詩歌巧妙地結合之美,其實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很多,你們可以在課后去找一找,聽一聽。 五、挑戰表現 最后我們看一看這節課的課后挑戰表現。 挑戰一:能夠用連貫、柔美的聲音和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詠鵝》。 挑戰二:你可以去搜集更多詩歌體裁的歌曲,聽一聽唱一唱。 今天的音樂課,就到這里了,祝你們學習愉快,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