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跳圓舞曲的小貓》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完整地聆聽樂曲,展開豐富的聯想,想象小貓跳舞的樣子及場景,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 能夠用律動表現歌曲表現的音樂形象,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3.了解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感受圓舞曲的風格特點,聽辨音樂的情緒變化。 2.能夠用動作表現各段旋律的特點,展現小貓形象。教學難點: 1.聽辨音樂主題的重復與變化。 2.發揮創造力,跟隨音樂進行情景表演。教學過程活動一、舞會開幕,小貓登場——聆聽A段 (一)活動目的 通過聆聽旋律,感受圓舞曲風格特點和音樂中的小貓形象。聽辨小提琴滑奏模仿出的小貓叫聲,并學著模仿動作和聲音。 (二)活動步驟 1.聆聽《杜鵑圓舞曲》,跟著音樂進行三拍子律動(用手輕輕拍手掌-手臂-肩膀)。感受圓舞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2.初聽A1段音樂,隨音樂感受小貓形象及圓舞曲特點。思考:你聽到了什么小動物的聲音?(小貓) 3.復聽音樂,請學生在小貓叫聲出現時做個小貓動作進行模仿。 4.模仿小貓叫聲,了解演奏技法——小提琴滑奏,跟琴進行準確的音高模唱。 5.出示圖形譜,跟隨A1段音樂完整表現小貓動作與小貓叫聲。 6.學生示范律動,學習小貓步伐:雙手握拳作貓掌狀,跟隨音樂按節奏邁步,邁成一個圓圈。 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現。感受A1段旋律的特點。(優美、抒情) 7.聆聽A2段音樂,思考:這一段音樂的速度力度與第一段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速度變快,力度變強) 8.完整聆聽A段,并進行律動表現。 (三)活動評價 能夠聽辨小貓的叫聲并做出動作模仿,完整地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現。 (四)設計理念 通過創設舞會情境,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通過聆聽、模唱、模仿,多覺聯動,感受音樂中的小貓形象。最后通過律動,加深音樂體驗。 活動二、舞會高潮,小貓跳舞——聆聽B段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聆聽音樂,對比B段與A段音樂情緒的不同,感受小貓舞步不斷旋轉時活潑歡快的情緒。 (二)活動步驟 1.初聽B段,想象小貓的舞步發生了什么變化?(小貓旋轉)感受樂曲情緒變化。(變歡快) 2.再聽,畫一畫圖形譜,思考:小貓旋轉了幾次?(四次) 3.學生示范律動,跟音樂模仿。 (三)活動評價 1.能夠感受并說出B段與A段音樂情緒的不同。 2.能跟著圖形譜畫一畫,感受音樂旋律特點。 (四)設計理念 在這一環節,通過聆聽、畫圖形譜再律動的方式,層層深入,讓學生感知樂曲旋律特點,感知音樂形象。通過表演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活動三、小狗突現,舞會落幕——聆聽A’段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聆聽律動,聽辨A段樂曲的再現,想象樂曲小狗出現的情境。 2.完整感受樂曲結構,通過律動,感受音樂中的小貓形象,把握音樂情緒。 (二)活動步驟 1.初聽A’段,思考:這一段音樂和哪一段的旋律相似?(A段) 想象:音樂的結尾發生了什么事情?(小狗出現,小貓被嚇得跑走) 2.介紹曲式結構及作曲家安德森。 3.完整聆聽全曲并進行表演。 4.教師總結。 (三)活動評價 1.能夠聽辨再現A’段,用表演的形式展現情境。 2.能夠完整表演樂曲,展現小貓形象。 (四)設計理念 通過聆聽樂曲,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激發想象表現樂曲中的小貓小狗形象。了解作曲家,積累音樂常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