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歡樂谷教科書 書 名:小學音樂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學會演唱《小樂隊》和《踏雪尋梅》兩首歌曲; 2. 復習學習過的小提琴、單簧管、小號、圓號、大鼓的音樂特性; 3. 能有強弱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踏雪尋梅》。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能按照音樂記號演唱《小樂隊》和《踏雪尋梅》兩首歌曲。教學難點: 1. 能按照音樂記號演唱《小樂隊》和《踏雪尋梅》兩首歌曲。教學過程導入 師:今天的課堂,老師邀請到了一只小樂隊。請你聽一聽,樂隊里都有什么樂器?(聽音樂) 生:老師,我聽到了樂隊里有小提琴、單簧管、小號、圓號和大鼓。 新課《小樂隊》 小提琴 第一位登場的樂器是小提琴。你聽(放音樂) 介紹小提琴 你還記得小提琴是怎么演奏的嗎?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演奏吧。(放音樂) 小提琴的聲音是多么的迷人動聽啊。(出示樂譜,同時教師范唱)我們也來唱一唱。注意樂句最后的長音。 單簧管 接下來登場的是我們的單簧管,你聽,它吹奏的聲音是怎樣的?(放音樂) 細心的你們一定都聽出來,音樂里用“嘟”模仿的樂器吹奏的聲音。 介紹單簧管。它是豎著吹奏的。準備好你的小手,我們一起隨音樂吹一吹。(放音樂) 完整演唱小提琴及單簧管樂句 小號 師唱“噠噠……”。你聽,這是什么樂器?(放音樂) 小號在噠噠的響亮回答我們呢。我們也來唱一唱。(唱) 介紹小號 再次演唱小號部分樂句 圓號 介紹圓號 演唱 大鼓(定音鼓) “我是大鼓” 唱譜 介紹定音鼓 唱歌詞 完整隨音頻音樂完整演唱 新課《踏雪尋梅》 聆聽 樂器不僅出現在樂隊中,還在生活中。在師演唱“響叮當”樂句。你聽,這清脆的鈴鐺聲是從哪里來?(放音樂) 原來是小毛驢的鈴鐺聲。(教師演唱,帶上動作,一只手指輕輕點觸在另一只手手心)。在譜面上,有幾個倒著的小三角形,他們叫做“頓音記號”,當他們出現時,請你把這個音唱得短促跳躍。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師加動作唱)。 鈴鐺伴隨著小毛驢的步伐,叮當作響。仿佛從遠處向我們緩緩走來。請你閉上眼睛,隨音樂想象,他們是走在什么樣的路上?(聽音樂) 出示歌詞,教師簡單講解。雪停息,天晴朗,臘梅散出陣陣花香。作者與他的小毛驢一同走過灞橋,引得鈴鐺叮當作響。請你暫停視頻,來細細品讀歌詞。念完后再重新播放。 請你隨著音樂輕輕演唱,一邊唱,一邊思考,音樂中哪幾句最有古詩韻味?(出示樂譜) 學唱 相信同學們不難聽出,老師畫橫線的這幾句,朗朗上口,仿若一首古詩。讓我們來學唱這兩句,我唱一句,你們唱一句。記得帶上你甜甜的笑容(學唱)請你注意,在這個“騎驢”前,有一個小小的空拍,你可以在空拍處輕輕的吸一口氣,幫助你演唱。(演唱) 我將這花帶回住處,以瓶供養,與琴聲、讀書聲作伴,靜渡時光。(唱最后一樂句) 注意前面的空拍和之后的附點音符,我們也來唱一唱(唱) 讓我們完整演唱歌曲,一邊唱,一邊觀察,老師的動作,和譜面有什么關聯?(隨力度記號變化做動作) 除了我們剛才學習的記號,譜面中還有許多力度記號。比如mp和f,他們分別表示中弱和強,除此之外還有漸強,漸弱。讓我們帶上這些記號,再次完整演唱(教師用手勢帶領) 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好聽的歌曲《小樂隊》和《踏雪尋梅》,學習了各種音樂記號。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