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光的反射現象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科學(五年級上冊)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形成反射現象。 2.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3.我們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晃眼睛、反光等生活情境發現光的反射現象,并提出探究問題及假設。 2.能通過實驗發現光的反射規律。 科學態度目標: 善于觀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現象,并產生探究的欲望??茖W嚴謹地對待實驗,從實驗現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規律。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學生通過光的反射實驗,認識光的反射現象及其規律。 教學難點: 1.歸納總結光的反射規律。2. 理解我們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教學過程一、聚焦:光的反射現象 1.新課導入:ppt出示圖片:警察、消防員、環衛工人穿的反光衣,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這些衣服有什么特點。 2.思考: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有什么作用嗎? 3.討論:學生集體討論交流(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反光或光的反射。) 4.揭示課題:光碰到鏡面或其他物體表面后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了回去,這種現象就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板書課題) 二、探索和研討:光的反射規律 (一)光的反射規律 1.演示:出示實驗材料,在不移動手電筒的情況下,你能使光源發出的光反射到屏上的嗎? 2.嘗試:學生表達想法并嘗試活動。(提醒:不要用激光筆等強光源照射眼睛,也不要用眼睛不要直視激光筆及鏡子中的強光) 3.思考:光是從哪里射進來,又從哪里反射出去? 4.挑戰:在不移動手電筒的情況下,你能利用鏡子使光源發出的光反射到紙屏上的標記處嗎?(屏上有多個標記處) 5.提示:教師課件演示介紹方法及注意事項。 (1)實驗方法 ①調節平面鏡,使激光筆發出的光線照到平面鏡后反射到屏上的第一個標記處,做好記錄。 ②再次調節平面鏡,使光線反射到屏上的第二個標記處,以此類推。 ③反復實驗,對比多組光的反射線路圖,尋找發現規律。 (2)實驗注意點 ①注意安全,不能用激光筆照射眼睛。 ②調整激光筆與屏的距離,以確保能在屏上清楚地看到一道光斑。 ③實驗中要保持激光筆和屏的位置穩定。 ④要反復實驗。 6.探究:小組活動探究。 7.討論: (1)入射光是直線傳播嗎?反射光是直線傳播嗎? (2)對比多組光的反射線路圖,我們有什么發現? (3)在光線與鏡面的交點處,畫一條垂直鏡面的虛線。我們有什么發現? (4)我們發現的光的反射規律相同嗎? 8.小結:光碰到鏡子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傳播方向會發生變化。入射光在鏡面會發生反射,入射光是直線傳播,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光在反射過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挑戰任務:用手電筒照亮被紙屏擋住的小球 1.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問題情境并開始任務: ①兩不動:手電筒的位置不變;紙屏垂直豎起來。 ②照亮任務:調整鏡子的位置,照亮紙屏后小球。 提示:四人合作;手電筒的光不直接照射同學或自己的眼睛,做好記錄,挑戰結束后整理好材料。 2.學生:小組實驗交流。 3.思考:想一想,我們能看到各種物體,這是什么原因? 4.討論:學生發言,集體交流(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資料,研討問題) 5.小結:與鏡面反射相同,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只不過是光在物體表面的反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能夠看到物體就是因為它們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三、拓展:更多的光的反射現象 1.列舉生活中的反射現象 2.拓展:生活中有其他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例子嗎? 3.出示醫生的額鏡,公路上的反光樁,車子后視鏡等圖片,說說生活中怎么利用光的反射。 4.討論:師生舉例交流。 5.事例:月球離我們有多遠,這是一個無法用尺子測量的難題。當美國宇航員于1969年和1971年登上月球時,科學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在月球上安置了幾面特殊的鏡子(激光反射器)。地球上的科學家向鏡子發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路線返回??茖W家測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時間,然后根據光速計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 6.總結:科學是無止境的更是美好的,讓我們學好科學,用好科學。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光的反射現象 入射光是直線傳播, 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