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了解地殼運動是火山噴發的原因。知道火山噴發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對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 2.科學思維:能夠通過模擬實驗獲得證據,探究火山噴發的原因。 3.探究實踐:能夠通過閱讀資料、觀察圖片,分析火山噴發給地形地貌帶來的改變。 4.態度責任:對探究火山噴發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積極參加模擬實驗,具有基于證據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通過模擬實驗探究火山噴發的原因。教學難點:基于模擬實驗中獲得的證據解釋火山噴發的原因。教學過程聚焦 教師提問“火山噴發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會給地球表面帶來哪些改變呢?”引發學生思考。 探究 (一)了解火山噴發給地表帶來的改變 1.課件展示火山噴發時的情景,并為學生提供冰島南部埃亞菲亞德拉冰蓋下的火山噴發的資料。請學生閱讀并思考:火山噴發時,會伴隨哪些現象? 2.學生進行交流、匯總:形成裂縫、熔巖噴涌、充滿泡沫的火山巖小山…… 3.閱讀長白山天池和敘爾特塞火山島的資料,請學生根據圖片和文字資料,分析火山噴發后給地表帶來的改變。 4.交流:我們還知道哪些有關火山噴發的事例? (二)了解火山噴發的成因 1.請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內容,對火山噴發的原因進行猜測。 2.梳理、歸納為三點:高溫高壓、地殼中存在著薄弱地帶、巖漿中存在著大量的氣體。 3.模擬實驗,探究火山噴發原因。 (1)介紹模擬實驗材料及實驗材料代表的含義。 (2)講述模擬實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在罐頭盒內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并在山的頂部向下挖一個小洞。 向小洞內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適當稀釋),然后用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將罐頭盒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火山”噴發現象。 注意事項:不要用手摸熱的罐頭盒,帶好護目鏡,注意安全。 (3)學生分組實驗,并將實驗材料代表的含義及實驗現象記錄在活動手冊中。 4.交流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解釋火山噴發的原因。 三、拓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材料,交流火山噴發對環境的影響。 2.學生進一步交流自己知道的相關信息,豐富學生知識。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