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感受我們的呼吸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通過感受呼吸和觀察人體呼吸器官圖,知道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器官協同參與呼吸活動。認識到呼吸是人體的重要活動,呼吸是氣體交換的過程,空氣對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2.科學思維:通過比較呼氣、吸氣時感受身體內外部的變化,通過人體呼吸模擬器的變化能解釋呼吸的過程。 3.探究實踐:通過呼吸體驗活動,感受身體各部分的變化。進行人體呼吸的模擬實驗,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時是協同合作的。 4.態度責任: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傾聽別人的觀點,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通過自身體驗,相互觀察并結合實驗器材進行模擬實驗,了解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鼻腔、口腔、氣管、肺等器官共同參與呼吸活動。教學難點: 在感受呼吸和使用人體呼吸模擬器進行模擬實驗時,體會呼吸器官內外部變化,了解呼吸過程中各器官的協同作用。教學過程一、聚焦 上課前我們先來一個憋氣大挑戰,一會我數到3,就開始比賽,如果有不舒服或堅持不住了就請坐下,最后我們看看誰憋的最久。 學生分享感受(引出:呼吸) 做一個深呼吸,好好感受我們的呼吸(引出課題:感受我們的呼吸) 二、探索 說一說 對于呼吸你了解多少呢?呼吸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了這項活動?我們來好好感受我們的呼吸尋找依據,怎么感受? 方法:集中注意力,緩慢深呼吸,感受氣體通過了哪些器官,收集你的判斷依據。(1分鐘) 請同學交流 講述:看來它經過了很多地方,我們一個個來說,先經過 生:鼻子或嘴, 請同學分析判斷依據 追問:再往下氣體又經過了哪里? 生:氣管、喉 講述:我們明顯發現這里感受跟鼻子、嘴比弱了點,呼吸科的醫生有法寶,可以感受這兒的呼吸,(拿出聽診器)請兩位同學上來感受 追問:專家有什么感受呢 講述:氣體經過了咽喉到了氣管,又去了哪里? 生:肺 追問:你怎么感受到肺在吸氣和呼氣呢?說說你的感受 生:吸進去胸腔變大,呼出去胸腔變小 講述:胸腔變大是因為我們氣體進入了肺,使得肺在變大,胸腔變大,呼出去的時候,肺又變小,肺的膨脹、收縮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 生:氣球 視頻(氣球模擬肺吸氣和呼氣) 追問:請同學來說一說,這個氣球怎樣模擬吸氣,怎樣模擬呼氣? 小結:肺就是在這膨脹、收縮中完成了氣體交換。 講述:因為人體的器官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和研究,用氣球模擬人的肺一樣,我們可以用簡易的模擬裝置來模擬人的呼吸(出示模擬裝置),說一說各結構分別模擬人體的哪個器官? 追問:如果讓你來模擬,你有什么辦法來讓這個氣球膨脹和收縮呢?模擬人的呼吸 生:吹氣、拉動橡皮膜 講述:接下來我們就動手實踐一下,模擬人的呼吸,請材料員上來領取器材。學生分享實驗方法 追問:人體的呼吸更接近哪種方法? 小結:我們的呼吸是自主的不是外力促使的,我們人體也有一層像橡皮膜一樣的結構,它叫膈肌,介紹我們的膈肌(呼吸肌),看動態圖介紹。 講述:你想感受一下,我們的膈肌運動引起的身體的變化嗎?再次感受呼吸,出示要求:部位:把手放在胸腔和腹部,感受:呼吸時兩個部位的變化,注意反復體驗,并把感受到的胸腔和腹部的變化,記錄在活動記錄表上。 請大家看一段視頻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拓展 關于呼吸,你還想了解哪些事情?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