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然環境對民居、服飾和飲食的影響》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或圖片說出我國不同地區的民居特色。2.知道我國主要的民居形式,通過實例理解氣候、地形、地質和生物等自然因素對我國民居的影響。3.了解我國豐富的民居形式,培養理解和尊重地方民居傳統和生活習俗的情感。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理解并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影響民居的哪些方面。2.初步學會說明民居特色,并分析自然環境對民居的影響。【教學難點】通過具體民居的實例,說出其景觀圖片的民居特點;結合當地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資料,分析其對民居特征的影響。教學過程【課程導入】民居是地理環境的映射,一個地方的房屋樣式,往往反映了當地地貌和氣候特征。我國疆域遼闊,從南道北、從東到西,自然環境多樣,人們為了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建造出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今天我們來學習自然環境影響下的民居。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兩個問題:1.你能從中找到幾種建筑風格?2.說說各自有哪些代表性民居或顯著特點?生(可能的答案):1.京派建筑、晉派建筑、川派建筑、蘇派建筑、內蒙古建筑。2.四合院;庭院式、雕刻藝術;吊腳樓;園林式布局;蒙古包。(板書)第五章 第一節 自然環境對民居、服飾和飲食的影響【新課講授】(板書)一、富有特色的民居(過渡)郵票曾是信息傳遞的重要渠道,在現代信息傳送越來越便捷的同時,郵票也成了老一輩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記憶。郵票上記錄的民居形式曾讓兒時的我對民居產生了巨大的好奇。今天,依然可見民居的特色魅力。通過郵票了解我國風格各異的民居,說一說這些民居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生(可能的答案):郵票上的北京傳統民居是四合院,東北民居是延邊地區朝鮮族廊式住宅;寧夏民居的屋檐朝里;江蘇民居是白墻、瓦翹起;云南民居是竹樓,主要由竹子做成;山東民居有磚瓦房、有房頂厚厚的草房子,等。各地民居的屋頂坡度有差異,建筑材料不同,門和窗戶的大小各異。補充:我國各地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也有不少差異呢!自主閱讀文字材料,了解民居從造型、結構、類型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提示:不同的民居的造型、材料、房屋結構,受到自然環境的深刻影響。小組討論并回答:1.哪些自然環境可能影響到民居?2.自然環境可能影響民居的哪些特性?生(可能的答案):1.自然環境中的氣候、地形、河流可能影響到民居,還有其他自然環境比如地震、臺風等也可能影響到民居。2.自然環境可能影響民居的結構、屋頂坡度、門窗大小、建筑的材料、墻壁的厚度等等。(板書)如圖(板書)二、氣候對民居的影響接下來,我們比較不同民居是如何受到不同自然環境的影響的。以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江南民居做對比,觀察圖片,并閱讀材料,比較二者在房屋結構、屋頂坡度、門窗大小、建筑材質、墻壁厚度等方面的不同。生(可能的答案):依據圖片和材料比較不同,期望得到如上圖所示答案。出示兩地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提出探究問題:討論:請從氣候、采光、御寒等方面,說一說北京四合院和江南民居是怎樣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生(可能的答案):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答出,四合院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1月氣溫0攝氏度以下),因此墻面厚利于御寒;而南方冬季溫和(1月氣溫0攝氏度以上),因此墻面較薄。四合院南向窗戶較大,利于冬季陽光照射進屋。北方降水相對少,屋頂坡度小,較平坦,方便晾曬糧食;南方雨水豐富,屋頂較陡,利于排水。再看一種特殊的民居——土拱,土拱為新疆的特殊民居,住宅厚墻往往可達1米,頂部平坦,門窗小。思考問題:土拱受到氣候的何種影響?生(期望的答案):氣候干旱降水稀少,年溫差大,頂部平坦;厚墻能抵擋白天的高溫,利于夜間保暖,便于隔熱,保證房內冬暖夏涼。門窗小,減少日曬和風沙入室。提示:可以說,土拱這種民居形式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同樣地,另外一個干燥的高原上,也存在獨特的民居——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黃土高原缺乏木材及燒磚的燃料,那黃土高原的窯洞有什么特點呢?生(期望的答案):該民居是就地取材、以黃土為原料,而且窯洞的墻壁非常厚,門窗較小。那黃土高原的窯洞為什么墻壁較厚、門窗較小?生(期望的答案,注意引導):這跟當地的氣候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根據氣候分布圖可以看出,窯洞所在的黃土高原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熱,而窯洞的墻壁較厚、門窗較小,是為了冬季保暖、夏季隔熱,這就使得當地的人們可以感受到冬暖夏涼。我國南方地區的民居受到氣候的影響也比較大,比如吊腳樓和竹樓、福建土樓。請觀察它們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特點?建筑材質有什么共同點?生(期望的答案):二者的共同特點是都具有底部架空的部分。可能以竹子、木材為主要原料。通風性好。原因可能是當地是亞熱帶甚至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因此通風性好。觀察福建土樓的圖片及相關資料,與當地有什么關系?生(可能的答案):主要與當地亞熱帶季風氣候有關,植被茂密,房屋內部所用的竹木就地取材。小結:氣候深刻影響著傳統民居的結構,包括屋頂坡度,門窗大小,建筑的材料、墻壁的厚薄等等。總體來講,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炎熱,民居多墻壁薄、門窗大,南方降水豐富,因此屋頂坡度較大,利于排水;北方冬季寒冷,因此墻壁較厚,便于隔熱;北方降水相對稀少,屋頂坡度小;南方多竹木結構的民居,北方多磚土結構,這是就地取材的結果。同時,民居還受到多種其他因素影響,我們要具體民居具體分析。板書:如圖過渡:比如地形因素也是影響民居的重要因素。(板書)三、地形對民居的影響結合中國地形圖,找到吊腳樓分布的地區,南方湖南、貴州一帶,想一想:當地怎樣的地形條件使得主要建筑形式為吊腳樓?生(期望的答案):云貴高原邊緣,多山地,珍貴的平地盡量用于耕種,因此,生活在此的土家人就在山坡上建房,為了減少挖土,增加使用面積,吊腳樓成了首選。這樣的建筑形式利于節省土地面積,也能有效防洪。我們再回想東北民居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有院落,與什么樣的地形條件有關?生(期望答案):北京位于華北平原、東北地區有東北平原,地形都比較平坦開闊,因此可以出現院落。尤其是東北地區的農家院落,往往較大,可以飼養家畜家禽、儲備農業產品甚至種植作物。小結:地形如何影響民居的?板書:如圖(過渡):在一些自然環境相對特殊的地區,我國勞動人民也因地制宜,建造出了各具特色又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民居。(板書)四、其他適應環境的民居如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海島房。觀察福建平坦石厝,閱讀材料,分析為何出現這種民居?生(期望的答案):福建沿海地區是臺風中心區,臺風頻繁而強烈。石頭筑成的房屋較堅固,不容易被風吹倒。觀察膠東地區居民以厚石砌房屋的墻,用曬干的海藻蓋屋頂,創造出獨特的海草房民居。觀察圖片,了解海草房的結構,想一想與當地的氣候等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生(期望的答案):膠東地區夏季多潮濕、冬季多雪寒冷,海草層層疊疊,蓬松而厚實,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屋頂尖聳陡峭,利于排水。這樣的結構也有利于防海邊的大風。小組活動:分組觀察我國的青藏碉房、內蒙古的蒙古包、道孚民居崩空,閱讀相關材料,說一說這些特色民居與是如何受到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的?材料一:碉房是青藏高原以及內蒙古部分地區常見的居住建筑形式。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第一組匯報(可能的答案):西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碉房上開孔小,門窗洞較小,主要為了防風避寒。墻體厚利于隔熱保溫,當地降水較少,屋頂較平。材料二: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桿、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棕繩等部件構成。用最簡潔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第二組匯報(可能的答案):這是由于當地人們受自然條件影響,人們采用游牧的生活生產方式,人們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遷和搬運的蒙古包里。材料三:道孚縣位于青藏高原向峽谷過渡地帶,森林茂密,地震活動頻繁。“崩空”是藏族建筑中十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木結構建筑,在藏語里,“崩”是“木頭架起來”的意思,“空”是“房子”,“崩空”就是:木頭架起來的房子。用木頭加起來的房子,可以與地面一起移動,在裝飾上格外講究。第三組匯報(可能的答案):道孚縣位于高原向峽谷過渡地帶,森林茂密,木質建筑是就地取材。該處地震活動頻繁,而用木頭架起來的房子,即便有八九級地震也不會散架,而是與地面一起移動,可適應當地頻繁的地震活動。【課堂總結】【當堂練習】1. 下面民居與分布地連線正確的是 ( )A.吊腳樓——南方地區 B.四合院——湘西少數民族C.帳篷、蒙古包——黃土高原 D.吊腳樓——西北地區2. 我國南方屋頂坡度大且窗戶小,北方屋頂坡度小而窗戶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氣候條件 B.地形條件 C.植被條件 D.地質條件3.吊腳樓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獨特的民居之一,是因為( )A.南方地區冬季寒冷,吊腳樓冬暖夏涼B.以竹木結構為主的吊腳樓,充分利用了該地區豐富的林木資源C.南方地區氣候濕熱,吊腳樓有利于空氣流通,利于防洪D.吊腳樓中的吊腳是指樓頂上外翹的檐角,外形十分美觀安徽省黟縣西遞、宏村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兩處古民居道出了皖南鄉村的獨特意境:山水風物幽美。請你根據相關資料,完成4~5小題。能夠反映這種民居的圖片是( )A B C D5.從該民居的形態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干旱 B.寒冷 C.降水多 D.炎熱【參考答案】1.A 2.A 3.C 4.D 5.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