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4《哲學與文化》【課標要求】1.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2.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闡明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4.表達無神論立場;表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5.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6.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7.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8.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了解形而上學認識方法的局限。9.明確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之間的根本對立。10.了解人的實踐活動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11.闡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12.闡述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13.領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理解價值觀的形成與時代和環境密切相關。14.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15.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16.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路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7.準確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特別是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18.學會正確看待歷史問題和評價歷史人物。19.正確認識當代中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表現、本質和危害。20.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領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弘揚民族精神。2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明確文化交流互鑒的途徑和意義。22.辨識各種文化現象,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23.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體系構建】【核心知識】一、唯物論核心原理歸納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唯物論 1.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會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2)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2.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關系原理 規律是客觀的、普遍的。 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 要求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3、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二、聯系觀(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聯系觀 1.聯系具有普遍性 聯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2.聯系的客觀性 (1)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1)我們要從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2)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3.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 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有條件的。 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4.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 (1)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1)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立足整體,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2)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三、發展觀(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二)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1.發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要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反對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2. (發展途徑)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們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3. (發展的狀態)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1)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2)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四、矛盾觀(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實質和核心)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1.矛盾的含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即對立統一。 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2.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要求我們要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3.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 要求我們將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結合,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5.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 (1)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2)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1)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要善于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2)又要學會統籌兼顧,不能忽視次要矛盾。6.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 (1)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1)看問題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 (2)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五、認識論核心知識歸納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 方法論認識論 1.實踐的含義和特征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實踐具有三個特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2.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能夠推動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則會阻礙實踐的發展。 1.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 2,重視科學理論3.真理的特點 真理是客觀的。真理只有一個。 真理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 (1)堅持真理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4.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原理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六、社會歷史觀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發展。 (1)堅持一切從社會實際出發。 (2)要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反對錯誤的社會意識。2. 社會兩大基本規律 (1)生產關系一定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⑵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4.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⑴實現方式:社會發展是在實踐中通過不斷解決基本矛盾實現的。 ⑵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3)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特點是非對抗性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5.社會主義改革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七、人生價值觀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 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 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 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1)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3. 人生價值 含義:人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內容: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評價: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創造與實現: ①(根本途徑)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②(客觀條件)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③(主觀條件)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八、文化發展的相關措施歸納(要求)1.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國。3.根本途徑——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4.創作導向(主體)——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關鍵路徑: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促進時代發展。6.基本路徑: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原則,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7.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8.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堅定文化自信;等等。【經典高考】1.(2022·天津·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過去食物的生產來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糧為綱”的糧食觀。現在通過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等手段,有了更多獲取食物的途徑。同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這就要求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從“以糧為綱”到“大食物觀”,應對糧食安全問題有了更寬廣的視野。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知識,分析大食物觀的形成過程。2.(2023·海南·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四川省阿布洛哈村在彝語中意為“人跡罕至之地”,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全村僅有65戶253位村民。2019年起,政府動用重型直升機等先進設備,在絕壁上修建一條3.8公里長、45米寬的公路,平均每公里造價超千萬元,這個全國最后通公路的建制村終于迎來了客車。云南省獨龍江鄉處于深山峽谷,群眾居住分散,通信建設難度非常大。設備運進山里,要由卡車換拖拉機再換馬馱,最后用人力才能運到建設點,一根電線桿運到目的地,價格上升15倍……2022年7月5G網絡覆蓋該鄉所有行政村,從此可以“一部手機看天下”。黨的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清潔取暖、農村改廁、垃圾分類……一件件民生“小事”,成為改革聚焦的“大計”,只為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枝葉關情貫穿于治國理政的實踐。億萬人民的小事,就是共產黨人的大事,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大小辯證法。結合材料,運用哲學知識,談談對“億萬人民的小事,就是共產黨人的大事,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大小辯證法”的理解。【當堂達標】1.(2024·山東泰安·二模)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必須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這啟示我們(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②把握事物運行規律,凡事先立后破,不違背既定順序③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統一,不冒進求穩定④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山東·一模)據馬斯克介紹,“神經連接”公司的首款腦機接口產品名為“心靈感應”,被植入該產品的人士只需通過意念就能控制手機、電腦,并通過它們控制其他設備。2024年3月20日,該公司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視頻直播,展示了首名腦機接口設備移植者能夠通過意念移動電腦屏幕上的光標。腦機接口設備( )①具有能動創造性,能夠幫助癱瘓人群恢復與外界溝通的能力②證明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追夢③豐富了意識的表現形式,把握了意識與物質的相互依賴④是人類實踐創造出符合人類目的的客觀事物的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河南開封·三模)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發現了一種產生極短光脈沖的方法,這種光脈沖可用于測量電子移動或能量變化的快速過程,為人類探索原子和分子的內部提供了新工具,為光脈沖在電子和醫學等領域的應用鋪平道路。這一發現進一步佐證了( )①實踐提供的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決定了認識的發展②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地反映存在③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其本質的暴露展現有一個過程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河北邢臺·一模)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對此,有媒體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問題、關鍵性問題上取得突破。可以先試點,取得經驗后再上升為制度性成果,最終大范圍鋪開,實現點與面有機結合,在精準找到問題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開方抓藥”。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 )①要把握矛盾雙方的平衡點以推進矛盾雙方有效轉化②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有利于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抓住主流④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決問題的實效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山西運城·二模)2024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看準了就抓緊干”。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由此可見(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會根據主體的情況變化而發生變化②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過普遍性體現出來④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2024·山東淄博·二模)深度學習、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引發社會關注。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也有人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人類的生產效率帶來質的飛躍。對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價值評價因立場不同而不同,無正確與錯誤之分②意識內容有主觀與客觀之別,要透過主觀把握客觀③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包含著差別的同一④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江西景德鎮·二模)晚上火車上睡覺,白天景點里游玩;30小時往返1300公里游6個景點;8天跨越3個省,打卡幾十個景點;極限24小時吃遍一個城市……最近,一個旅游新詞火遍全網,叫做特種兵式旅游。即在有限的時間里只做一件事,像特種兵拉練一般不眠不休,只為瘋狂打卡吃喝玩樂。對此,有人認為這種旅行方式性價比高,有人認為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方式浮于表面。這反映了( )①對事物價值的評判有客觀標準,人們對標準的把握常常有差異②事物的復雜多樣會導致對其性質的真理性認識具有反復性③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受到人的自身經歷、情感、立場等因素影響④意識有自覺選擇性,人們對同一事物的反映是直觀的、有選擇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廣東·二模)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規定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要求、教育對象、實施措施等,對新時代新征程上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凝聚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這反映了( )①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②上層建筑的調整,應服務于推動社會進步③意識具有能動性,要求客觀與主觀相統一④感性認識是初級階段,需上升到理性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湖南永州·三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自覺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成功之道。”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時代化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是各國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②馬克思主義以實踐偉力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有回到實踐中指導實踐才具有科學性④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遼寧·二模)3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給國家寫了一封重要的信,建議中國汽車工業跳過汽油、柴油階段,直接發展蓄電池能源的汽車,新能源汽車一定是未來市場的主角,中國一定要提前布局,迎頭趕上。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市場的新寵兒,中國也正是抓住了這個機遇,在該領域成功實現彎道超車。30多年前的預測成真說明了( )①成功的實踐需要堅持真理性和價值性的有機統一②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漸進性量變中實現了連續性質變③前瞻性的建議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重要作用④實現彎道超車經歷了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江西·模擬預測)隨著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傳統土地承包制度暴露出土地分散、流轉困難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試點“一戶一田”即在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前提下,整合分散的小塊土地,實現耕地合并,鼓勵土地流轉。這不僅能優化土地資源和降低勞動成本,還能提高土地質量與生態效益,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這說明( )①生產力發展導致生產關系與其完全不相適應②農村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推動上層建筑的改革③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④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才能推動生產力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河南商丘·三模)人民群眾中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鄉鎮企業的興起、國有企業的改制、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等重大改革舉措,都來自人民群眾的大膽探索和創造性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營養。由此可知( )①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②人民群眾的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創造提供了條件④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是社會變革發展的依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浙江溫州·三模)“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四千精神”源于改革開放初期浙商的真實探索,它如寒夜明燈,指引著一代又一代浙江企業家,為社會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見( )①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②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③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④人的價值只能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22-23高二下·全國·課后作業)工程師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人力資本,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在首屆“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上,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舉辦這一表彰大會( )①可以激勵建設者立足本職工作,通過勞動成就夢想②凸顯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手段③旨在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的健康發展④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根本遵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湖南長沙·二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立法計劃安排繼續審議項目4項、初次審議項目18項、預備項目23項,其中涉港澳立法項目4項。同時,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被納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工作要點。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體現的唯物史觀原理是( )①經濟基礎的變革總是先于上層建筑的變革②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就能推動生產力發展③上層建筑的變化發展離不開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④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全國·模擬預測)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指令長湯洪波直言:“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自加入航天員大隊以來就立下的初心,這個初心從未改變,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這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啟示是()①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用價值觀指引人生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③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④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4·山東泰安·二模)2024年2月26日,中國首部文生視頻動畫片《千秋詩領》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該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中華經典詩詞轉化制作為唯美的國風動畫,沉浸式再現詩詞中的家國情懷和人間真情,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文脈的勃勃生機和獨有魅力。首播收視率在所有上星頻道動畫片中高居第一。這體現出( )①文化創新的關鍵在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②人民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③文化體制機制的創新提升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④借助現代科技增強國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山東泰安·二模)2024年2月25日,以“相聚曲靖暢游花海”為主題馬拉松比賽在云南羅平鳴槍起跑,1.5萬名運動愛好者扎進萬畝花海,暢享賽道和美景。本次賽事充分發揮“馬拉松+”效應,賽事期間發布的馬拉松“吃住游娛行”等系列攻略備受關注,借助賽事大力宣傳了本地特色旅游資源,將“跑客”變為了“游客”,也將由國家體育總局等多部門聯合發起的“跟著賽事去旅行”真正實踐到了賽事中。跟著賽事去旅行( )①推動了體育事業產業發展,培植了新的經濟增長點②促進了體旅融合,走出一條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新路子③帶火了地方經濟,促進我國城鄉區域協調發展④普及了體育文化,激發全民健身熱情、弘揚體育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24·山西太原·二模)“七個著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貫徹落實“七個著力”有利于( )①奠定民族復興的物質基礎,不斷標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新高度②堅持黨管宣傳和意識形態,確保新時代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確方向③利用現代化大眾傳播媒介,為民族復興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④繼續堅持以文化產業為重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024·山東淄博·二模)第七十八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盡管春節習俗的內容和方式不斷發生變化,但其所承載的“團圓和諧、親情友愛”“辭舊迎新、憧憬未來”等文化內涵,具有超族群、超信仰、超國界的價值共享性。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是因為(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是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必然要求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春節文化蘊含著全人類共同價值③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守正創新,促進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④中華文化的兼收并蓄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理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18頁參考答案【經典高考】1.【答案】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和目的。生產實踐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是大食物觀形成的來源和動力;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樹立大食物觀的目的。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要實現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大食物觀”代替“以糧為綱”的舊觀念,真理性認識得到豐富和發展。2.【答案】①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中國共產黨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億萬人民的小事當成共產黨人的大事。【當堂達標】1.D【詳解】①:材料聚焦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強調的是抓主要矛盾,并未涉及分清主流與支流,①不符合題意。②:規律是客觀的,但是可以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利用規律,建立新的聯系,而不是要求凡事不違背既定順序,②說法錯誤。③:堅持穩中求進,體現了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統一,不冒進求穩定,③符合題意。④:聚焦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體現了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C【詳解】①:腦機接口設備能夠幫助癱瘓人群恢復與外界溝通的能力,但不具有能動創造性,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①錯誤。②④: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人士只需通過意念就能控制手機、電腦,并通過它們控制其他設備,這是人類實踐創造出符合人類目的的客觀事物的結果,證明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追夢,②④正確。③: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決定意識,③錯誤。故本題選C。3.C【詳解】②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發現了一種產生極短光脈沖的方法,佐證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也佐證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②④符合題意。①:實踐提供的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推動了認識的發展,而不是決定,①錯誤。③:材料強調科學家的新發現,促進了認識的發展,與“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無關,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C【詳解】①:矛盾雙方轉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不符合題意。②:先試點,取得經驗后再上升為制度性成果,最終大范圍鋪開,實現點與面有機結合,在精準找到問題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開方抓藥”。由此可見,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正確。③:材料體現了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住主流(矛盾主要方面),③錯誤。④: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問題、關鍵性問題上取得突破。由此可見,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決問題的實效性,④正確。故本題選C。5.B【詳解】②④: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說明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可見要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④符合題意。①:材料體現了要堅持正確認識的指導作用以及系統優化的方法,未體現認識具有反復性,①排除。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體現出來,③錯誤。故本題選B。6.D【詳解】①:價值評價因立場不同而不同,但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正確的價值評價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①錯誤。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②錯誤。③: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也有人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人類的生產效率帶來質的飛躍,這說明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包含著差別的同一,③正確。④:深度學習、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但對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看法,表明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④正確。故本題選D。7.B【詳解】①:網民對特種兵式旅游的觀點不一致,說明不同的人對事物價值評判的客觀標準的把握也可能產生差異或分歧,①符合題意。②:認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具有反復性,真理性認識是正確認識,不具有反復性,②錯誤,排除。③:網民對特種兵式旅游的觀點不一致,從主體自身角度看,是受人的自身經歷、情感,立場等因素的影響,③符合題意。④: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有自覺選擇性,并不是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人們對同一事物的反映有直觀的,也有能動的,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8.A【詳解】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規定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要求等,有利于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體現了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①符合題意。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規定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要求等,服務于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的發展,體現了上層建筑的調整,應服務于推動社會進步,②符合題意。③:意識具有能動性,要求主觀與客觀相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相統一,③說法錯誤。④: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材料沒有體現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9.C【詳解】②④: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自覺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成功之道,表明馬克思主義以實踐偉力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同時也說明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②④正確。①: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堅持馬克思主義,①排除。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被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科學理論,沒有應用到具體實踐中,也具有科學性,③排除。故本題選C。10.B【詳解】①③:3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就指出新能源汽車一定是未來市場的主角,中國一定要提前布局,迎頭趕上,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市場的新寵兒,中國也正是抓住了這個機遇,在該領域成功實現彎道超車。30多年前的預測成真說明了前瞻性的建議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體現成功的實踐需要堅持真理性和價值性的有機統一,①③正確。②:漸進性和連續性都是指的量變的過程,質變是指事物發展過程的中斷性,②錯誤。④:實現彎道超車經歷了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過程,④錯誤。故本題選B。11.D【詳解】③:材料強調,農村經濟不斷發展推動傳統土地承包制度不斷完善,說明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③符合題意。④:試點“一戶一田”制度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它不僅能優化土地資源和降低勞動成本,還能提高土地質量與生態效益,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④符合題意。①: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系不可能與生產力完全不相適應,①說法有誤。②:試點“一戶一田”制度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不是上層建筑的變革,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2.B【詳解】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鄉鎮企業的興起、國有企業的改制、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等重大改革舉措,都來自人民群眾的大膽探索和創造性實踐,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這說明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①正確。②: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不是人民群眾的實踐,②排除。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國有企業的改制、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等重大改革舉措,都來自人民群眾的大膽探索和創造性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營養,為精神財富創造提供了條件,③正確。④: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改革的客觀依據,④排除。故本題選B。13.B【詳解】①:“四千精神”如寒夜明燈,指引著一代又一代浙江企業家,為社會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強調“四千精神”的作用,沒有強調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①不符合題意。②:“四千精神”源于改革開放初期浙商的真實探索,說明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②符合題意。③:“四千精神”如寒夜明燈,指引著一代又一代浙江企業家,為社會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強調“四千精神”的作用,沒有強調尊重規律,③不符合題意。④:“四千精神”源于改革開放初期浙商的真實探索,它如寒夜明燈,指引著一代又一代浙江企業家,為社會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見人的價值只能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A【詳解】①②:工程師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人力資本,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舉辦“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凸顯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手段,可以激勵建設者立足本職工作,通過勞動成就夢想,①②正確。③:工程師屬于生產力中的生產者,材料沒有體現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③不符合題意。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④錯誤。故本題選A。15.D【詳解】①:經濟基礎的變革有時先于上層建筑的變革,有時落后于上層建筑的變革,①說法錯誤。②: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②說法錯誤。③④: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體現了上層建筑的變化發展離不開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要求,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6.D【詳解】①:價值觀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應發揮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作用,故①表述錯誤。②:材料體現的是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沒有強調利用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故②不符合題意。③:“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說明要在個人與社會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故③符合題意。④:“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說明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故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7.C【詳解】②④ :該片首播收視率告捷得益于創作者堅持現代科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雙向奔赴,既傳承了經典,喚醒了古韻的新生命,又展現出了中華文脈勃勃生機,讓更多的國人感受中華經典詩詞的獨有魅力,這體現出人民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也表明借助現代科技,增強國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②④符合題意。①: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在于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 ,①排除。③:材料強調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不體現文化體制機制的創新,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8.A【詳解】①②:以“相聚曲靖暢游花海”為主題馬拉松比賽在云南羅平鳴槍起跑,1.5萬名運動愛好者扎進萬畝花海,暢享賽道和美景。賽事期間發布的馬拉松“吃住游娛行”等系列攻略備受關注,借助賽事大力宣傳了本地特色旅游資源,推動了體育事業產業發展,培植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了體旅融合,走出一條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新路子,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強調體旅融合促進經濟發展,沒有涉及城鄉區域協調發展,③不符合題意。④:跟著賽事去旅行,強調了文化對經濟的反作用,該選項只強調文化,沒有體現文化對經濟的作用,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9.C【詳解】①:“七個著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不能奠定民族復興的物質基礎,應是思想基礎,①說法錯誤。②: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體現貫徹落實“七個著力”有利于堅持黨管宣傳和意識形態,確保新時代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確方向,②符合題意。③: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體現貫徹落實“七個著力”有利于利用現代化大眾傳播媒介,為民族復興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③符合題意。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應該堅持發展文化事業,而不是文化產業,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0.A【詳解】①②: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盡管春節習俗的內容和方式不斷發生變化,但其所承載的“團圓和諧、親情友愛”“辭舊迎新、憧憬未來”等文化內涵,具有超族群、超信仰、超國界的價值共享性。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是因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春節文化蘊含著全人類共同價值,而不同文化交流交融是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必然要求,①②符合題意。③:我們要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而不是促進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③錯誤。④:材料不體現中華文化的兼收并蓄,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