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秦嶺—淮河線圖及中國地圖,找到秦嶺—淮河,掌握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2.通過多種地圖,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的自然地理差異,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3.關(guān)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教學難點】通過比較的方法學習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方法。教學過程【課程引入】播放視頻:《晏子使楚》(板書)第六章 我國的區(qū)域差異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一、秦嶺與淮河想一想,視屏中提到的淮河在哪里?1.請你從中國水系圖中找出視頻中提到的淮河。教師:如果這幅圖的范圍太大導致淮河不詳細,請同學們你打開課本第48頁,解決以下問題:2. 淮河發(fā)源地在哪里?淮河的流向是什么?又注入哪里?學生(可能的回答):2.淮河發(f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自西向東于江蘇省注入洪澤湖,大部分水流經(jīng)三江營注入長江,還有一部分水流向東注入黃海。教師出示淮河相關(guān)資料,播放視頻:淮河發(f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東流經(jīng)豫、皖、蘇三省,在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1000千米。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別山和江淮丘陵與長江流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分界。流域東西長約700千米,南北平均寬約400千米,面積27萬平方千米。(板書)1.淮河概況(過渡)提到淮河,人們往往會聯(lián)想到一座山——秦嶺,這座山脈在中國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漫長的歷史文化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從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中找到秦嶺,并說說秦嶺的走向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是東西走向教師出示秦嶺名片,學生閱讀,了解秦嶺概況。師:秦嶺橫亙于華夏大地中部,雄姿巍峨,溝壑眾多,素有“天下之大阻”的稱謂,它西起甘肅,東到河南西部,主體位于陜西南部與四川交界處,長約1500千米,是昆侖山脈的延伸。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板書)2.秦嶺概況出示秦嶺—淮河區(qū)域地圖。師:讀圖,尋找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黃河、長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并圈出。講授: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脈,由于其兩側(cè)的地理差異明顯,往往成為劃分地理差異的界線。出示中國地圖和資料“秦嶺的貢獻”。師:秦嶺—淮河線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cè),自然環(huán)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習慣等有著明顯的差距。(板書)3.秦嶺—淮河線板書: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師:1.1月平均氣溫師生:讀中國1月平均氣溫圖,得知全國冬季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大致穿過秦嶺—淮河線,1月平均氣溫秦嶺—淮河線以北低于0℃,以南高于0℃。師:2.年降水量師生:讀中國年降水量圖,得知全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穿過秦嶺—淮河線,通過讀圖例看出,秦嶺—淮河線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主要在400至800毫米之間;秦嶺—淮河線以南年降水量超過了800毫米,主要在800至1600毫米之間。師:3.氣候類型師生:秦嶺—淮河線南北的氣候類型不同,以北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為主,以南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教師點撥:通過氣候類型我們也可以看出,秦嶺—淮河線以北和以南都是季風氣候,這是為什么呢?生(可能的回答):都處于中國東部,比較容易受到來自陸地以東海洋上的濕潤氣流的影響。師:4.河流水文教師提問:氣候深刻地影響河流的流量等水文特征,我們以黃河和長江為例來說明,分別獲取黃河上的花園口和長江沿岸的武漢的流量資料,對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能看出黃河流經(jīng)花園口的流量明顯小于長江流經(jīng)武漢時的流量。受冬季氣溫的影響,秦嶺—淮河線以北河流有結(jié)冰期、以南沒有結(jié)冰期。受降水的影響,秦嶺—淮河線以北河流汛期短、以南汛期長;秦嶺—淮河線以北河流流量較小、以南的河流流量較大。過渡:那么,氣候最直觀地反映在植被景觀上,出示資料圖片,秦嶺—淮河線南北有何差異?師:5.植被類型師生:秦嶺—淮河線以北是典型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以南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師:6.耕地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作物熟制師生: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秦嶺—淮河線以北的土地利用類型(或者是耕地類型)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秦嶺—淮河線以南的土地利用類型(或者是耕地類型)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師:7.干濕地區(qū)師生:從中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上,看出秦嶺—淮河線大致是半濕潤區(qū)和濕潤區(qū)的分界線,以北主要是半濕潤區(qū)、以南是濕潤區(qū)。師:8.溫度帶師生:從中國溫度帶分布圖上看出,秦嶺—淮河線大致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以北是暖溫帶、以南主要是亞熱帶,小結(jié):秦嶺-淮河線的南北兩側(cè)的地理差異,如表格所示,請學生將表格填寫完整。活動探究:造成秦嶺—淮河南、北地區(qū)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師:分析導致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和以南地區(qū)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學生討論:秦嶺—淮河線以南和以北的自然環(huán)境有很多不同,但植被的不同、干濕地區(qū)的差異、溫度帶、河流水文的差異都受到氣溫、降水的差異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主要因素是氣溫和降水,或者說是氣候。出示閱讀材料“秦嶺-上帝送給地球的禮物”,預留課后思考的任務:如果沒有秦嶺,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將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學生:大膽設(shè)想,提出大概可能的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課堂小結(jié)】【隨堂練習】“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論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曠,所種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種宜稻秫。又南北漸遠,寒暖殊別,故所種早晚不同……引自《王禎農(nóng)書。地利篇》)。據(jù)此完成1~2題。1.“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國的( )A.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 B.高原地區(qū)和平原地區(qū)C.青藏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 D.人口稠密區(qū)和稀疏區(qū)2.反映我國東部地區(qū)南北差異的是( )A.江淮以南,土地廣闊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廣布,種植水稻C.江淮以北,河流縱橫交錯 D.南北距離越遠,熱量差異越大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以下記載:“諸越(泛指兩廣地區(qū))則桃李冬實,朔漠(泛指西北地區(qū))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也。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則后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這段文字表明( )A.同種作物,各地同時收獲 B.不同地域,收獲季節(jié)不同C.增施水肥,改變作物種類 D.適當晚播,提前收獲作物4.由此可見,我國古人已經(jīng)認識到( )A.一切不拘農(nóng)時,獲得更大效益B.通過改良品種,實施多種經(jīng)營C.提高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改變自然環(huán)境D.順應自然條件,兼顧人力作用5.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區(qū)按要求歸類,只填序號。(1)冬季氣溫多在0℃以上 (2)冬季氣溫多在 0℃以下(3)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4)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5)河湖數(shù)量少,水量小 (6)河湖數(shù)量多,水量大(7)水資源豐富 (8)水資源不足(9)水稻集中產(chǎn)區(qū) (10)小麥集中產(chǎn)區(qū)描述北方地區(qū)的有哪些?描述南方地區(qū)的有哪些?【參考答案】1.A 2.D 3.B 4.D5. 北方地區(qū):(2)(3)(5)(8)(10)南方地區(qū):(1)(4)(6)(7)(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