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交通運輸——2024屆初中地理中考復習中國經濟發展模塊分析練一、思維梳理二、易錯點撥1.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方式 優點 缺點 適合運輸的貨物鐵路運輸 運量較大,速度較快,運費較低 造價高,建設周期長 大宗、笨重、長途運輸(礦石、牲畜等)公路運輸 速度較快,機動靈活,裝卸方便 運量小,耗能大,成本高 短途運輸、量小水路運輸 運量大,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差 大宗遠途、時間要求不高(糧食、原油等)航空運輸 速度快,效率高 運量小,耗能大,運費高 急需、貴重、數量少、質量小管道運輸 運量大,損耗少,受自然因素影響小 投資大,靈活性差 石油和天然氣等液體、氣體貨物2.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1)水路運輸:運量最大、運價最低、速度最慢(2)航空運輸:速度最快、運價最高(3)鐵路運輸:運輸量較大、價格較低(4)管道運輸:連續性最強,受惡劣天氣影響最小3.我國的鐵路干線主要的鐵路干線 鐵路線名稱 起止地點“五縱” 京滬線(京滬高鐵) 北京——上海京九線 北京——九龍京哈——京廣線(京廣高鐵) 哈爾濱——北京——廣州太焦——焦柳線 太原——焦作——柳州寶成——成昆線 寶雞——成都——昆明“三橫” 京包——包蘭線 北京——包頭——蘭州隴?!m新線(徐蘭高鐵、蘭新高鐵) 連云港——蘭州——阿拉山口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滬昆高鐵) 上?!贾荨曛蕖F陽——昆明4.客運方式的選擇(1)遠距離、收入高的旅客→航空運輸(2)遠距離、收入低的旅客→鐵路運輸(3)近距離的旅客→公路運輸(4)游覽河岸風光→水路運輸5.貨運方式的選擇(1)貴重、急需的貨物,數量不大:航空(2)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①遠程→航空;②近程→公路(3)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①鐵路;②時間要求不高→水運(4)液體、氣體:管道三、知識演練2024年2月8日,貴州中歐班列我國某品牌汽車成套配件專列從貴陽國際陸港發出,預計20天后抵達目的地白俄羅斯。圖為貴州省位置示意圖及年降水量和石漠化區域分布圖。據此完成1~3小題。1.從貴陽到滿洲里的中歐班列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①②③④分別是( )A.滬昆線、焦柳線、京哈線、濱綏線 B.滬昆線、京廣線、京哈線、濱洲線C.成昆線、京滬線、京包線、濱洲線 D.成昆線、京九線、隴海線、蘭新線2.下列關于貴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屬于濕潤地區 B.土地石漠化嚴重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廣布 D.位于云貴高原3.中歐班列和傳統海洋航線相比,其優勢是( )A.節約運輸時間 B.途經地區氣候溫暖C.節約運輸費用 D.途經地區人口稠密“高高原機場”指機場標高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目前我國建成的“高高原機場”已有20座。讀我國建成的“高高原機場”分布圖,據此完成4~5小題。4.我國“高高原機場”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5.“高高原機場”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①多變的天氣與惡劣的氣候②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③降水過多,洪澇災害頻繁④空氣稀薄,缺氧風險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一條條高速公路穿越壯美山川,成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圖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圖,據此完成6~7小題。6.云南省內的高速公路( )A.東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 B.以昆明為最大樞紐向外輻射C.東接四川、貴州、湖北三省高速公路 D.向西南通往緬甸、越南等國家7.下列四段高速公路與其特點對應正確的是( )A.昆明至成都——沿洱海,旅游展風采 B.昆明至大理——繞雨林,生態重保護C.大理至麗江——抵邊境,貿易促發展 D.大理至緬甸——跨怒江,天塹變通途2023年8月21日,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濱海1號”俄羅斯冷凍海鮮冷鏈運輸通道正式啟動。下圖為中俄濱海運輸走廊局部示意圖。據此完成8~9小題。8.與常溫運輸相比,冷鏈運輸的優勢是( )A.縮短運輸距離 B.降低物流成本C.保障食品品質 D.提升食品安全9.推測從中國運往俄羅斯的冷鏈集裝箱中可能裝有( )A.木材 B.花卉 C.服裝 D.小麥九江石化煉油廠是我國中部地區和沿長江流域重點企業。廠區北瀕長江,沿江有多個5000噸級泊位的貨運碼頭。產品可直接運往沿江各省市,并經長江運往沿海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安蛔屢坏斡秃筒贿_標污水排入長江”,九江石化以實際行動保護美麗長江。結合長江沿江主要工業城市分布圖(如圖),據此完成10~11小題。10.九江石化煉油廠向沿江省區運輸工業產品,選用的最佳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管道運輸11.九江石化煉油廠的產品不能通過長江水道直接運往( )A.上海市 B.江蘇省 C.重慶市 D.河南省為緩解車流過境的弊端,大城市往往有環城高速公路。下圖示意大城市機場與環城高速公路相對位置關系的四種不同模式。據此完成12~14小題。12.中心城區抵達機場最為便捷的模式是( )A.邊緣連通式 B.穿心直連式 C.邊緣放射式 D.內置外聯式13.邊緣連通式可能帶來的主要問題是( )A.機場與中心城區較割裂 B.機場交通方式單一C.機場交通與長途交通混行 D.抵離機場的方向受限14.為密切中心城區和機場之間的聯系,建議完善大城市中心城區與機場之間的( )A.高速鐵路 B.普通站距地鐵 C.長途大巴 D.大站距輕軌15.目前我國最常見、運輸網最密集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航空運輸16.讀“中國局部鐵路分布圖”及“③的詳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鐵路線名稱:①_________線②_________線③_________線(2)③縱貫了我國三大直轄市北京、_________和_________;途經四大省區_________省、山東省、_________省和_________省。(3)簡述發展高鐵的作用:_________。17.讀我國局部區域示意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鐵路干線的名稱:②___________線。(2)鐵路干線③連接___________工業基地和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3)一箱急救藥品需要從上海運往重慶,請你選擇最佳的交通運輸方式:___________。(4)甲地區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乙地區的耕地類型是以___________為主。(5)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能源輸出對該省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秦皇島至??诘暮骄€可能運輸的能源資源有___________。18.讀“中國局部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三條南北鐵路干線中,穿過南京的是___________線(填數字代碼),名稱是___________。(2)圖中字母A所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此線以南耕地類型主要為___________,植被類型是___________,農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導致我國南北農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地形 B.氣候 C.技術 D.土壤(3)下列由青島港運往??诘霓r產品,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A.小麥 B.蘋果 C.荔枝 D.棉花(4)圖示區域內水資源分布不均,甲乙兩地區中,___________地區水資源不足,該地區水資源不足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5)從秦皇島運輸400萬噸鋼材到海口,應選擇___________運輸方式。(6)鐵路線①是___________,連接了我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工業基地名稱),其縱貫東部季風區,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影響深刻,季風氣候影響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季風氣候影響在江淮地區形成一種特殊天氣是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按照序號所示,從貴陽到滿洲里中歐班列路線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連接上海和昆明的①滬昆線、連接北京和廣州的②京廣線、連接北京和哈爾濱的③京哈線、連接哈爾濱和滿洲里的④濱洲線,B正確。故選B。2.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可知,貴州位于南方云貴高原,降水多,屬于濕潤地區,喀斯特地貌廣布,土地石漠化嚴重,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廣布,C錯誤。故選C。3.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中歐班列比海運節省38天,實現了鐵路貨物班列運輸的快速、高效和便捷,A正確;海運途經地區溫度更高,B錯誤;海運運費低,C錯誤;途經亞洲中西部地區人口并不稠密,D錯誤。故選A。4.答案:D解析:據“高高原機場”分布圖可知,我國“高高原機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該地區屬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青藏地區,D正確。故選D。5.答案:B解析:據“高高原機場”分布圖可知,我國“高高原機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因為該地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天氣多變,氣候惡劣,自然環境高寒,再加上海拔高,空氣稀薄,缺氧風險高,“高高原機場”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多變的天氣與惡劣的氣候;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空氣稀薄,缺氧風險高,①②④正確;青藏地區降水稀少,洪澇災害不頻繁,③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故選B。6.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云南省的高速公路最大樞紐為昆明,以昆明為最大樞紐向外輻射,B正確;主要分布在東南部,西北部較為稀疏,A錯誤;東部三條公路分別通往四川省(川)省會成都市、貴州?。ㄇ┦F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省會南寧市,并未通往湖北省(鄂),C錯誤;西南部公路通往緬甸,東南部鐵路通往越南,D錯誤。故選B。7.答案:D解析:大理至緬甸的高速公路跨越怒江,當地地勢起伏大,水流湍急,修建難度大,跨怒江,天塹變通途,D正確;昆明至成都的高速公路不經過大理洱海,A錯誤;昆明至大理的高速公路途中并未繞行雨林區,B錯誤;大理、麗江均為旅游城市,而非邊境城市,C錯誤。故選D。8.答案:C解析:冷鏈運輸是指在運輸全過程中,無論是裝卸搬運、變更運輸方式、更換包裝設備等環節,都使所運輸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的運輸;與常溫運輸相比,冷鏈運輸的優勢是保障食品品質,C正確;冷鏈運輸不能縮短運輸距離、提升食品安全,可能增加物流成本,A、B、D錯誤。故選C。9.答案:B解析:木材、花卉、服裝、小麥四種產品中,花卉保鮮期較短,從中國運往俄羅斯的冷鏈集裝箱中可能裝有花卉,B正確。故選B。10.答案:C解析:由圖及題干分析知,九江石化煉油廠向沿江省區運輸工業產品,沿江省區水運便利,且使用水運運量大,價格低,故選用的最佳運輸方式是水路運輸,C正確;鐵路運輸適合長途運輸,但運費比水運貴,運量比水運小,A錯誤;公路運輸適合短距離運輸,B錯誤;管道運輸一般適合長距離輸送石油、天然氣、水等氣體和液體,D錯誤。故選C。11.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九江石化煉油廠的產品不能通過長江水道直接運往河南省,因為河南不在長江沿岸,D正確;上海市、江蘇省(南京)、重慶市在長江沿岸,A、B、C錯誤。故選D。12.答案:B解析:與邊緣連通式、邊緣放射式、內置外聯式相比,穿心直連式的高速公路直接連接中心城區和機場,方便從中心城區直接進入快速交通線路,中心城區抵達機場最為便捷,B正確。故選B。13.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邊緣連通式沒有專門的機場高速公路,與環城高速公路完全共用線路及出入口,可能導致到達機場的車流與過境車流疊加,造成局部擁堵,因此主要問題是機場交通與長途交通混行,A正確;并沒有改變機場交通方式,也沒有使得機場與中心城區割裂,沒有限制抵離機場的方向,B、C、D錯誤。故選A。14.答案:D解析:為密切中心城區和機場之間的聯系,建議完善大城市中心城區與機場之間的大站距輕軌,這樣可以方便乘客去機場,D正確;高速鐵路和長途大巴是城際之間的交通運輸方式,A、C錯誤;普通站距地鐵??康恼军c會比較多,去機場所花費的時間會較長,B錯誤。故選D。15.答案:A解析:目前我國最常見、運輸網最密集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A正確。故選A。16.答案:(1)京廣;京九;京滬(2)天津;上海;河北;江蘇;安徽(3)高鐵可以給人們提供方便、快捷、舒適的交通方式,能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解析:(1)由圖可知,①是連接北京與廣州的京廣線,②是連接北京與香港九龍的京九線,③是連接北京與上海的京滬線。(2)③所示的京滬線縱貫了我國三大直轄市北京、天津和上海,途經了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和安徽省。(3)我國的高鐵建設起步晚、發展快,高鐵速度快、效率高,可以給人們提供方便、快捷、舒適的交通方式,能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等。17.答案:(1)京九(2)京津唐(3)航空運輸(4)花生;水田(5)煤炭解析:(1)讀圖可得,①是京廣線,②是京廣線,③是京滬線。(2)由圖可知,鐵路干線③是從北京至上海的京滬線,該線連接京津唐工業基地和滬寧杭(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3)從上海運往重慶距離遠,一箱急救藥品數量不大,且對時間要求高,因此選擇速度最快的航空運輸最合理。(4)甲地區位于華北平原,其耕地以旱地為主,油料作物是花生;乙位于南方地區,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其耕地以水田為主。(5)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盛產煤礦。秦皇島至海口的航線可能運輸的能源資源是煤炭,大同至秦皇島的鐵路線是運煤的主要線路。18.答案:(1)③;京滬線(2)水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一年兩熟到三熟;B(3)C(4)甲;降水少(5)水路運輸(或海洋運輸)(6)京廣線;京津唐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雨熱同期(或“水熱充足”);梅雨解析:(1)圖中的三條鐵路線中,穿過南京的是③京滬線,我國所有鐵路干線中連接直轄市最多的。(2)字母A是秦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分界線以南耕地類型主要為水田,氣候類型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到三熟;北方地區耕地類型主要為旱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華北地區農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東北地區是一年一熟,導致我國南北農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氣候,技術不是自然因素,B正確。故選B。(3)青島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熱量不足,降水較少,盛產小麥、棉花、蘋果等溫帶作物,而荔枝喜濕熱,主要生長于我國南方地區,C正確。故選C。(4)圖示區域內水資源分布不均,受夏季風影響,甲位于華北平原,降水少,乙位于南方地區,降水多,其中華北平原水資源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工程。(5)從秦皇島運輸400萬噸鋼材到??冢嚯x遠,運量大,且均臨海,應選海洋運輸,運費低。(6)①京廣鐵路兩端連接的工業基地中,南端是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北端是京津唐工業基地。季風氣候與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但是由于季風不穩定,旱澇災害頻繁。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霉,故亦稱“霉雨”,簡稱“霉”;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6月中旬以后,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