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農業——2024屆初中地理中考復習中國經濟發展模塊分析練一、思維梳理二、易錯點撥1.東部與西部農業生產差異的具體表現地區 農業類型 主要分布區東部 種植業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平原林業 東北林區(最大的天然林)、西南林區(天然林)、東南林區(人工林)漁業 沿海地區(海洋漁業基地)、南方地區(淡水漁業發達)分界線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西部 畜牧業 四大牧區(新疆牧區、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種植業 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2.南方與北方農業生產差異的具體表現分布地區 主要耕地類型 熟制 主要作物北方 東北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麥、玉米、大豆、甜菜等華北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等分界線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秦嶺——淮河一線)南方 長江中下游地區 水田 一年兩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華南 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3.我國不同地區農業發展條件(1)東北平原①有利條件:地勢平坦,黑土廣布,地廣人稀②不利條件:熱量不足,易受低溫、寒潮影響華北平原①有利條件:地勢平坦,光熱充足,雨熱同期②不利條件:水源不足,多干旱、鹽堿、風沙災害長江中下游平原①有利條件: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優越,雨熱同期,水源充足②不利條件:多旱澇災害,春季易受低溫冷害,夏季多伏旱西北地區①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物質②不利條件:氣候干旱,灌溉水源不足青藏地區①有利條件: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有利于農作物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物質;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熱量充足,靠近水源,地勢平坦,土壤相對肥沃;高原地區有大面積的高寒草地,可以發展畜牧業②不利條件:海拔高,氣候寒冷,凍土廣布,除了河谷地帶,廣大的高原只能發展高寒畜牧業4.經濟作物作物 生長習性 主要分布區糖料作物 甘蔗 喜高溫,需水肥量大,生長期長 華南地區,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為最大產區甜菜 喜溫涼,耐鹽堿、干旱,生長期長 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準噶爾盆地油料作物 花生 喜溫耐瘠,適合沙質土壤 黃淮地區,其中山東、河南兩省為最大產區油菜 生長期長,既喜溫暖,也較耐寒 長江流域為最大產區纖維作物 棉花 喜溫好光、耐旱,適合深厚疏松的土壤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疆南部三、知識演練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源地。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為我國六大茶類。如圖是我國黑茶主要分布區域圖。據此完成1~3小題。1.圖中黑茶與所在省區的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 )A.茯茶——西安 B.老青茶——合肥C.邊茶——貴陽 D.六堡茶——武漢2.圖中普洱茶所在地形區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勢坦蕩,一望無際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地表崎嶇,多喀斯特地形3.圖中六堡茶所在的省級行政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A.藏族 B.壯族 C.回族 D.傣族浙江省青田縣自公元9世紀開始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稻魚共生”。下圖分別為青田縣所在省級行政區和“稻魚共生”示意圖。據此完成4~6小題。4.青田縣適宜種植水稻的氣候條件是( )A.寒冷干燥 B.雨熱同期 C.溫和濕潤 D.炎熱干燥5.“稻魚共生”系統屬于( )A.河谷農業 B.灌溉農業 C.綠洲農業 D.生態農業6.青田縣依托“稻魚共生”推出了精品民宿、展館之村等產業,主要目的是( )A.提高種植技術 B.發展傳統農業 C.推動旅游業發展 D.擴大進口貿易山西老陳醋歷史悠久,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可促進消化、抑制血糖,對健康極為有益。下圖為山西省地形圖及老陳醋的簡介卡片。據此完成7~8小題。山西老陳醋簡介 主要原料:地下水、高粱和紅心大曲。 獨特工藝:新醋經“夏伏曬、冬撈冰”(夏季暴曬和冬季冰凍、剔除冰塊)后,濃縮成醇厚、味香的老陳醋。 品質優良: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7.老陳醋釀造的主要原材料為高粱。下列關于山西高粱種植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盆地為主,熱量充足 B.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C.河流—汾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 D.土壤—黑土廣布,土壤肥沃8.除了老陳醋產業,下列還可能成為山西農村特色產業的是( )A.水稻栽培 B.甘蔗制糖 C.雜糧生產 D.淡水漁業每年6月初,我國某農業大省會出現“搶收”水上麥,“搶種”玉米的現象,稱為“雙搶”,是“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的真實寫照。下圖為中國主要農作物分布圖。據此完成9~10小題。9.“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的場景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江西省 D.貴州省10.“搶收”小麥和“搶種”玉米的主要原因是( )①充分利用土壤中營養物質②防止小麥被淋濕降低產量③提前小麥上市時間供需求④保證玉米生長期熱量充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青海省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左圖為“青海湖附近區域地圖”,右圖為某游客7月在青海湖畔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11~12小題。11.湟水附近適宜發展( )A.河谷農業 B.綠洲農業 C.高寒牧業 D.高山林業12.圖中游客的服飾直觀反映了當地( )A.太陽輻射強 B.氣溫日較差小 C.氣溫年較差大 D.空氣十分稀薄我國二十四節氣農事歌中說“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墑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據此完成13~15小題。13.“雨水春雨貴如油”的地區主要是指( )A.①②地區 B.②③地區 C.③④地區 D.①④地區14.②地區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①春天降水少,氣溫上升快,蒸發量大②河流少,且徑流量小③地多水少④人口多,工農業用水量多⑤水資源污染嚴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費嚴重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15.②地區常見的農作物有( )A.小麥、花生 B.甘蔗、玉米 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16.小麥喜溫涼,耐旱。下圖示意某年我國冬小麥的收獲進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東部地區冬小麥收獲期的總體變化規律是自南向北越來越____(填“早”或“晚”)。(2)甲地小麥的分布特點是分布于盆地的____(填“邊緣”或“內部”),該地無法大面積種植冬小麥的制約因素是____不足。(3)乙地地形相較于同緯度的東部沿海平原地區,更適宜種植冬小麥的原因是____。(4)丙地的耕地類型是____(填“水田”或“旱地”),作物熟制為____。(5)丁地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這里種植小麥的有利條件是____。(答出一點)17.“只有中國自己培育的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實現國家糧食安全”。我國已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種子自主育種,下圖示意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及部分農作物分布,表一示意三個省級行政中心2021年1月份平均白晝時數,讀圖表完成下列各題。表一城市 白晝時數蘭州市 9小時59分成都市 10小時23分海口市 11小時3分(1)甘肅育種基地地處西北內陸,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______,當地灌溉水源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冬季,三個育種基地中,海南育種基地熱量最______,白晝時數更______,冬季研發育種自然條件最優越。(3)油菜主產區地處______(河流)流域,該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4)大豆主產區主要位于東北平原和______(地形區),耕地類型以______為主。(5)從水熱條件看,大豆主產區與油菜主產區6-8月共同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18.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角度出發,為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條件,我國制定了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建設規劃。結合如圖,完成下列問題。中國農產品主要產區建設規劃示意圖(1)我國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為主。(2)黃淮海平原主產區耕地類型以_____________為主。(3)東北平原主產區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__。(4)東部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主要農產品不同,這樣規劃所依據的主要自然環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5)甘肅新疆主產區呈條帶狀分布,請你從自然角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據圖可知,茯茶位于陜西省,行政中心為西安,A正確;老青茶位于湖北省,行政中心為武漢,B錯誤;邊茶位于四川省,行政中心為成都,C錯誤;六堡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中心為南寧,D錯誤。故選A。2.答案:D解析:圖中普洱茶所在地形區是云貴高原,屬于石灰巖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形地貌特征是地表崎嶇,多喀斯特地形,D正確;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A錯誤;地勢坦蕩,一望無際是我國內蒙古高原的地勢特征,B錯誤;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我國黃土高原的地勢特征,C錯誤。故選D。3.答案:B解析:六堡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主要的少數民族為壯族,B正確。故選B。4.答案:B解析:結合材料可知,青田縣位于浙江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B正確。故選B。5.答案:D解析:稻魚共生可以形成良性生態系統,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屬于生態農業,D正確;河谷農業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錯誤;灌溉農業和綠洲農業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地區,B、C錯誤。故選D。6.答案:C解析:精品民宿、展館之村等可以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C正確;民宿、展館等對提高種植技術、發展傳統產業和擴大進口貿易沒有作用,A、B、D錯誤。故選C。7.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汾河流經山西省中部,為山西省的高粱種植提供了灌溉水源,C正確;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A錯誤;山西省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B錯誤;山西省的土地類型以黃土為主,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D錯誤。故選C。8.答案:C解析: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是其地表特征,在分割較為嚴重、分散的土地上應因地制宜種植雜糧,是當地特色農業之一,C正確;水稻是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A錯誤;甘蔗是南方地區的主要糖料作物,B錯誤;淡水漁業主要在大面積的水域,山西河湖較少,D錯誤。故選C。9.答案:A解析:由題中材料可知,該場景為“搶收”小麥和“搶種”玉米,由于冬小麥收獲期為4-6月,春小麥收獲期為8月份和9月份,所以判斷“搶收”小麥為冬小麥。河南省種植冬小麥,A正確;吉林省種植玉米和春小麥,B錯誤;江西省種植水稻,C錯誤;貴州省種植水稻,D錯誤。故選A。10.答案:D解析:該地“搶收”小麥和“搶種”玉米的主要原因是,高溫期不夠長,熱量不足以讓兩種作物成熟。和利用土壤中營養物質無關,①錯誤;小麥收獲期為夏季多雨期,搶收小麥可以防止小麥被淋濕降低產量,②正確;搶收小麥和小麥上市時間無關,③錯誤;“搶收”小麥和“搶種”玉米的主要原因是,高溫期不夠長,熱量不足以讓兩種作物成熟,該行為可以延長玉米生長期,保證熱量充足,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11.答案:A解析:湟水谷地處于青藏高原之上,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光照最強的地區,因此湟水谷地光照強,與周邊地區相比,湟水谷地海拔較低,熱量相對較為充足,因此該區域的光熱資源較為豐富,利于河谷農業的發展,A正確。故選A。12.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烈,氣溫高夜晚,由于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小,晝夜溫差大。游客所穿藏袍可以很好地抵御太陽輻射并且起到保暖效果,游客所穿服飾不能直接反映該地空氣十分稀薄,青藏地區年溫差較小,A正確。故選A。13.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①是東北平原,春季氣溫回升冰雪消融,有水灌溉,不缺乏水資源,①錯誤;②是我國華北平原,春季降水少,升溫快,正值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需水量大,②正確;③是黃土高原地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正值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需水量大,③正確;④是三江平原春季冰雪消融,有水灌溉,④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故選B。14.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②地區為華北平原,華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雨季集中于夏季,春天降水少,氣溫上升快,蒸發量大;河流少,且徑流量小;水土匹配不合理,地多水少,①②③正確;人口多,工農業用水量多;水資源污染嚴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費嚴重,屬于人為原因,④⑤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15.答案:A解析:由上題可知,②是華北平原,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A正確;甘蔗是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水稻是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油菜是南方地區的油料作物,B、C、D錯誤。故選A。16.答案:(1)晚(2)邊緣;水源(3)海拔較高,氣溫較低(4)水田;一年兩熟(5)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為充足;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有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等解析:(1)讀圖可知,自南向北緯度越來越高,氣溫逐漸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冬小麥收獲期總體呈現出由南向北推遲的變化規律。(2)甲地為新疆塔里木盆地,小麥的分布特點是沿盆地邊緣分布,這里灌溉水源充足。該地無法大面積種植冬小麥的制約因素是深居內陸,距海遠,降水少,水源不足。(3)讀圖可知,乙地所處地形區是云貴高原,相較于同緯度的東部沿海平原地區,乙地更適宜種植冬小麥的原因是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氣候溫涼,適宜小麥生長。(4)讀圖可知,丙地位于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耕地類型是水田,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5)讀圖可知,丁地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這里種植小麥的有利條件是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為充足;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有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等。17.答案:(1)大;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2)豐富;長(3)長江;水稻(4)華北平原;旱地(5)高溫多雨解析:(1)甘肅育種基地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當地農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當地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2)冬季,三大育種基地中,海南育種基地由于緯度最低,熱量最豐富,且白晝時數更長,冬季研發育種自然條件最優越。(3)讀圖可知,油菜主產區主要位于長江流域的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4)讀圖可知,大豆主產區主要位于我國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由于地處北方地區,兩平原的耕地以旱地為主。(5)大豆主產區與油菜主產區氣候類型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6-8月氣候特征的共同點是夏季高溫多雨。18.答案:(1)平原(2)旱地(3)一年一熟(4)氣候(5)甘肅新疆氣候干旱,種植業區主要分布在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帶解析:(1)從圖示來看,我國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包括有我國的三大平原、汾渭平原、河套平原等。(2)黃淮海平原主產區位于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北的東部季風區,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故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適宜種植小麥等旱地作物。(3)東北平原主產區主要地處中溫帶,其中是寒溫帶和暖溫帶的北部,故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4)東部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主要農產品不同,因為南方緯度較低,地處亞熱帶和熱帶,全年氣溫較高,北方地區地處北溫帶,全年平均氣溫相對較低;南方地區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方地區全年降水量大多在400~800毫米之間,故南方降水量較北方多,綜合南北方氣溫與降水的差異椥,南北方農產品不同的主要自然環境因素是氣候。(5)甘肅新疆氣候干旱,種植業區主要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故往往沿高山冰雪融水的山麓(如祁連山、天山等)地帶分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