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地理導學案教師: 課題: 7.4 臺灣省 課時:1課 時班級: 小組: 姓名:一、核心素養能夠運用資料說明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能夠運用地圖掌握臺灣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并能根據相關資料,分析臺灣省的地形、氣候和自然資源等特征,認識臺灣省的人口分布特點,分析臺灣省經濟發展特色和影響因素3.根據相關資料概括臺灣省20世紀50年代至今經濟發展的大致歷程和各個階段經濟的特點,理解臺灣省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必要性二、重點難點能夠運用地圖掌握臺灣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并能根據相關資料,分析臺灣省的地形、氣候和自然資源等特征,認識臺灣省的人口分布特點,分析臺灣省經濟發展特色和影響因素三、學法指導1.導學預習部分學生自主根據課本內容完成問題的勾畫標注,必須認真仔細閱讀課本內容。2.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部分學生首先自主思考完成,然后再小組或是同桌合作完成;切記不懂的一定做上標記,然后認真聽講記筆記。3.因材達標部分要保證完全正確,若有錯誤一定要及時解決4.菜單作業部分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一定要自主有效完成,杜絕抄襲四、導學預習【時間設置:4分鐘】1.臺灣省的范圍 2.臺灣省的面積和人口 3.臺灣省的位置4.臺灣省的地形特點 5.臺灣省的氣候特點 6.臺灣省的河流特點7.臺灣省為什么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寶島 8.臺灣省經濟發展的歷程和特點9.臺灣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五、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時間設置:25分鐘】1.分析臺灣島人口和城市分布特點。2、臺灣多地震的原因?3.讀圖找出臺灣的主要農產品和礦產品。4.臺灣的農產品和森林各分布在什么地方?試從地形的角度分析這樣分布的原因六、因材達標:【時間設置:4分鐘】讀圖“臺灣省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島嶼①是釣魚島 B.東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國最高峰C.東部瀕臨的③是南海 D.與④福建省隔海相望2.臺灣( )A.冬季易受臺風影響,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C.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外向型經濟 ” D.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3.臺灣被稱為“寶島”的原因有( )①我國第一大島,地理位置重要 ②我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士 ③物種豐富 ④氣候濕熱,平原面積大 ⑤盛產豐富的亞熱帶、熱帶經濟作物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4.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的領土,臺灣與大陸的聯系密切。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回答臺灣島河流的特征是( )A.河流短促,水能資源貧乏 B.由東向西流入海洋 C.汛期在5—9月 D.結冰期較長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香港制造業先進、臺灣博彩旅游業發達、澳門是外向型經濟B.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未來北京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發展的方向C.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D.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七、菜單作業【時間設置:8分鐘】臺灣同胞紛紛回祖國大陸祭祖,說明( )祖國大陸氣候條件優越,經濟發達 B.祖國大陸與臺灣隔臺灣海嘯相望C.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于水 D.兩地祭祖風俗習慣不同2、下列有關臺灣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臺灣省并不等同于臺灣島 B.西隔臺灣海峽與浙江省相望C.居民多為廣東、浙江兩省遷居臺灣的居民的后代 D.赤道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3、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A.海南島 B.釣魚島 C.崇明島 D.臺灣島4、“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該詩描述的海峽是( )A.瓊州海峽 B.臺灣海峽 C.渤海海峽 D.藍塘海峽5、讀臺灣島主要工業中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后下列問題。(1)臺灣的經濟屬于 型經濟, 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2)臺灣的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經濟以 業和 業為主;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重點發展了 工業,形成了“ ”型的經濟;第三階段則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重點發展了以 工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3)從圖中可以看出,臺灣的工業中心主要分布于 地區,這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八、學而思(用思維導圖總結本節課重點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