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譯文】邊塞的秋天到了,它的景物和中原的不同。大雁向衡陽飛去,絲毫沒有停留之意。邊塞特有的大風、羌笛、馬嘶的聲音隨著軍營的號角聲紛紛響起,崇山峻嶺之間,煙霧彌漫,落日朦朧,一座孤城緊緊關閉。端起一杯濁酒,想起萬里之遙的家鄉,但邊患未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返回故里。悠揚的羌笛吹響,寒霜灑滿了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滿頭白發的將軍和士兵,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寫作背景】宋朝從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內輕外政策,對內加緊控制,把禁軍分駐全國各地,而在邊疆上長期放棄警戒,武備松弛。寶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后,宋廷調兵遣將,揚聲討伐,而事起倉促,將不知兵,兵不知戰,以致每戰輒敗。宋康東元年(1040年)至慶歷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今陜西延安)。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一方面加強軍隊訓練,一方面在延州周圍構筑防御工事,始終居于守勢,不敢輕易出擊,延州局勢才暫時穩定下來,就這個形勢來說,延州仍處于孤立狀態。范仲淹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一、文學常識范仲淹 ,字希文,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漁家傲”是這首詞的詞牌名,“秋思”是題目。二、詩詞鑒賞1、賞析“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地點。“秋來”,點明了季節。“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為下文寫西北邊境肅殺、凄涼的秋景做鋪墊。2、上片中塞下風景“異”在哪里?①“四面邊聲連角起”,秋天邊塞的大雁過早飛向衡陽,且毫無稍事停留之意。實際上寫塞下天氣極寒冷,與他的家鄉吳地大不相同。②“四面邊聲連角起”,風吼、馬嘶,同不斷起伏的號角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了塞下特異的聲音,這種“邊聲”也是中原所沒有的。③“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當暮靄生成、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了城門,和內地城市華燈初上時的景象迥然不同。3、“衡陽雁去無留意”(1)“衡陽雁去”即“雁去衡陽”。秋季北雁南飛,傳說至湖南衡陽城南的回雁峰而止。(2)賞析:運用典故,借用“衡陽回雁峰”的典故,寫出塞下天氣及其寒冷。(3)有些同學在默寫時會把“衡陽雁去無留意”中的“雁”寫成“燕”,請向他們解釋為什么這里用“雁”字。北雁南飛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時令特點;大雁是邊塞詩中常見的意象,寄寓著思鄉之情,用“雁”更能傳達出詞人的情感。4、(1)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2)從寫景的角度賞析“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選景典型生動,邊聲嘈雜,號角嗚咽,千嶂、長煙、落日、孤城,展現了邊塞特異的風光,渲染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5、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1)畫面:站在山頭,放眼望去,戈壁綿延千里,大漠中蒸起騰騰水汽,似煙若霧飄散開去,已是夕陽時刻,荒蕪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鑲嵌其中,緊閉的城門隱隱中透出將士們內心的無奈。(2)描寫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描繪了一座孤城坐落在崇山峻嶺,夕陽西下時,緊緊關閉城門的情景。作用: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點明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為下文抒情做鋪墊。(3)賞析“孤”和“閉”“孤”字暗示敵強我弱的局面,“閉”字點明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6、“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1)這兩句采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效果?運用典故,這兩句運用竇憲刻功燕然山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詞人思念家鄉,卻因沒有建功立業無法回家的矛盾心理。(2)這兩句是怎樣寫將士們的矛盾心理的?“濁酒一杯”寫將士們借酒難消鄉愁,“燕然未勒歸無計”運用典故,寫出了將士們渴望建功立業又不甘心無功而返的心理,體現了將士們功業未成的苦悶和思鄉的矛盾心理。(3)從煉字的角度賞析“濁酒一杯家萬里”“一杯”“萬里”形成對比,描寫了詞人濃重的鄉愁,語言雄渾有力。7、(1)“羌管悠悠霜滿地”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在時間上是上片長煙落日的延續,同時渲染了凄涼的氛圍,暗示了守邊將士們寒夜守邊的艱辛,夜深霜重,加上悠悠羌笛,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加重了他們因未建功立業而歸期無計又思念家鄉的復雜感情。(2)“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蘊含著詞人濃濃的情感,請簡要分析它是怎樣達到這種效果的?示例一:通過寫綿長悠遠的羌笛聲和滿地白霜的景象,營造凄清的氛圍,透露出詞人內心的孤寂悲涼。示例二:選擇典型的意象“羌笛”和“霜”,渲染出蕭瑟肅殺的氣氛,蘊含著詞人濃濃的思鄉之情。示例三:“悠悠”寫出了羌笛聲的綿長悠遠,透露出詞人的悲涼之感。“滿”寫出了秋霜之濃,暗示了詞人愁緒的濃重。8、“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互文,表達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功業難成的哀傷,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9、“征人不寐”的原因是什么?邊塞苦寒的生活和思鄉難歸的處境,以及對朝廷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之情,都使征人“不寐”。10、同樣是寫落日,“長煙落日孤城閉”與“長河落日圓”描繪的意境有什么不同?范仲淹描寫的落日渲染了天色昏暗,城門緊閉的悲涼氣氛;王維描寫的落日刻畫了蒼茫壯麗的塞外景象。11、仿照示例,從課文中另選幾處富有變現力的詞句進行點評。示例:“四面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邊塞特有的種種聲音,凄厲而容易引發人的懷鄉之情。“邊聲”以“四面”來形容,更顯得無所不在,充塞天地之間,雖不想聽到卻做不到。下面再接上“連角起”,進一步寫出這些聲音是伴隨著軍營的號角聲發出的,在凄涼之外更添一層悲壯。“長煙落日孤城閉”中的“閉”字,透露出邊關戰事緊張、防守任務重大的情形。“長煙落日”的空曠與“孤城”的緊閉形成鮮明的對比,襯托出塞外的荒涼與寂寥。12、這首詞上片重在寫景,描寫塞下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發邊關將士憂國思鄉之情。寫作特色:全詞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結合。三、主題思想:通過描寫邊塞的凄涼景色,表現了詞人決心守邊御敵的愛國和思鄉之情,同時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之情。四、理解性默寫1、《漁家傲 秋思》中用相關景物寫邊塞悲涼的句子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境相似。2、《漁家傲 秋思》中抒發將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3、《漁家傲 秋思》中從虛寫的角度突出戰爭持久,將士背井離鄉遠征邊塞的痛苦的句子是: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4、《漁家傲 秋思》中表現將士們思家與報國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5、“此詞雖有思歸之情而無怨尤之意。蓋抵御侵略,義不容辭,然征夫久戍,亦非所宜,故詞旨雖雄壯而取境卻蒼涼也。”加著重號的句子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漁家傲 秋思》中的句子“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