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做一個指南針》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節目錄一、課標要求………………………………………………3二、教材分析………………………………………………3三、學情分析………………………………………………3四、教學目標………………………………………………3五、教學重點和難點………………………………………4六、教學方法………………………………………………4七、教學資源與準備………………………………………4八、教學流程圖……………………………………………5九、設計思想分析…………………………………………6十、教學過程設計…………………………………………7十一、教學設計的創新與反思……………………………13《做一個指南針》教學設計課標要求本課主要活動是嘗試制作一個指南針,旨在讓學生體驗設計、實施、改進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與創造意識,并在制作過程中認識磁化的現象。教材分析教材按照實踐學習的順序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做磁針,通過用磁鐵摩擦的方法使鋼針變成磁針,用已有的知識判別磁針的南北極。第二步是安裝磁針,想辦法使磁針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轉動,從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針。通過制作指南針的活動,能夠滿足學生動手制作的愿望,培養他們動手制作的能力和創造意識。學情分析本課是在上節課的基礎上讓學生做一個指南針,是一個動手操作課,在教學中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孩子動手實踐能力,適當降低操作難度,通過教師演示,作品呈現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把課堂的立足點放在“學生自制的指南針能準確地指示方向”上,從而引導學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樂的基礎上進行主動創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樣性。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科學概念:鋼針經過磁鐵摩擦后可以變成磁針。科學思維 展示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建立過程,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注重教學方法,實現趣味性向求知欲的轉變。探究實踐 1.能利用磁鐵來磁化鋼針,以制成磁針。2.能利用示意圖的方式對磁鐵和漂浮物之間的組裝方法進行初步設計。3.能借助指南針確定并標注磁針的南北極。4.能針對制作過程或檢測結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改進方法態度責任 1.樂于參與制作水浮式指南針的活動,在研討中,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針及其效果檢測過程中,表現出耐心、細致的態度。3.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針的設計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進意見。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用磁鐵摩擦鋼針的方法動手制作一個水浮式指南針。教學難點:判斷自制磁針的南北極,在動手制作水浮式指南針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學生對磁鐵知識的學習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教學方法探究發現法、實驗探索法、小組討論法、作品制作法教學資源與準備磁鐵、指南針及圖片、鋼針、吹塑紙、盤子、水等等。教學流程圖設計思想分析本節課開始時,帶領學生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知識,由上節課自然地引出這節課的主題,在課程開展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把重心放在學生動手實踐與思考上。教師先向學生展示指南針的形狀與概念原理,介紹指南針的制作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制作,制作完成后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對作品進行評價與指導,讓學生清楚自己掌握知識與制作指南針的不足之處,之后更好地改進。課堂介紹進行小結,更深入學習這節課的內容,布置課后作業并讓學生思考制作指南針的多種方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十、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課題 《制作一個指南針》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 1.同學們,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我們對磁鐵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回憶一下 2.磁鐵具有磁性,可以吸引含鐵一類的物質。磁鐵有兩極,分別是南極S和北極N。磁鐵有指示南北的性質。指南針就是磁鐵的一個應用。 3.課件出示司南圖片,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接著教師介紹司南的歷史。之后課件出示水浮法指南針的構造和羅盤的圖片。4.聚焦主題: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指南針!(引出課題《做一個指南針》)。 學生回顧前4課學習的知識,對磁鐵的性質進行簡單描述。預設:學生可能會直接說指南針。學生觀察水浮法指南針的構造(燈草、磁針鋼針及水盤)并了解羅盤在航海中的應用。學生認真聆聽,積極思考。 本課開頭從回顧前面的課程來導入,鞏固上節課的知識點。通過觀察和教師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指南針的歷史,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讓學生不僅了解它的結構,更懂得它工作的原理,并激發學生制作一個指南針的愿望。新課教學 (一)出示材料課件逐一出示制作材料:鋼針、吹朔紙、水盤(出示吹塑紙時,教師說明這是一種厚而輕且不易被水浸濕的紙)。思考:怎樣利用這些材料來做一個水浮式指南針 這些材料分別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二)制作磁針教師追問:如果要求鋼針能指示南北,鋼針就必須像磁鐵一樣具有磁性。手里這根鋼針有磁性嗎 用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它有沒有磁性 之后教師講解制作方法安裝磁針教師提問:磁針做好了,怎樣把磁針安裝到吹塑紙上呢 校檢磁針。教師提醒學生校檢時需注意的問題:①如果磁針不轉動,可能是鋼針磁化程度不夠,需要重新磁化;②如果觸碰到水盤的邊緣,則應該拿起磁針,等待水面靜止后再次輕放;③注意在水盤周圍不要有磁鐵或鐵制品,以免產生干擾。標注磁極。將盒式指南針放在離水浮式指南針較遠的位置。對照盒式指南針,判斷出水浮式指南針磁針的南極和北極,用筆在吹塑紙上記錄S和N,并同時記錄到活動手冊中。 (一)預設:(學生有著剛剛觀察水浮法指南針的經驗,因此在這里很容易就會想出材料的組裝辦法)把鋼針和吹塑紙組合起來,放在水面上。吹塑紙比較輕又不易被水浸濕,剛好能讓鋼針浮起來。(二)預設:教師演示用它去吸輕的鐵質物質,看看能否吸引,學生觀察鋼針有沒有磁性。在老師的演示后,學生制作磁針并檢驗是否具有磁性,教師適當指導。按照班級交流后可行的方法來安裝磁針。將安裝好的磁針輕輕放入水盤中間,使磁針慢慢轉動,注意觀察靜止后磁針針尖和針尾的指向。(需要重復放3次,觀察每一次的指向是否一致)學生根據教師指導以及課堂所學知識,綜合自己的理解,標注磁針的南北極。 讓學生了解本課制作指南針的主體材料,思考這些材料分別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以及怎樣把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在這里先不出示條形磁鐵,保留鋼針是否具有磁性的問題。通過提問和演示,學生了解給定的鋼針不具有磁性,并不能直接用來制作指南針。(三)組內交流安裝的方法,使學生能盡快投入到方法的討論中,活躍思維,思考更多的方法。在活動手冊的記錄中,組內同學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進行不同的記錄。在班級交流(四)通過測試,讓學生了解水的作用是讓磁針能夠自由轉動。重復3次是為了避免偶然性。(五)標注了南北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指南針。標磁極不僅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磁針的磁極情況,也驗證了水浮式指南針制作方法的科學性,更為后續的研討提供了依據。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親自動手制作了一個水浮式指南針,并且還使用自己動手制作的指南針辨別出了南北方向。作業 課后,請大家運用自己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針,再換個地方試一試,看看自己的指南針能不能指出正確的南北方向。思考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一個指南針? 讓學生充分體驗水浮式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并讓學生思考制作指南針的多種方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板書設計 《做一個指南針》十一、教學設計的創新與反思創新:本節課中,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學 經歷了“發現問題──提出猜測──設計 案──合作實驗──分析、歸納”的探究過程,在本節課的兩個實驗中,學 既有獨 實驗, 有合作探究,既鍛煉了學 的獨 實踐能 , 鍛煉了 組合作能 ,在實驗中,培養了學 細致、認真的科學實驗態度。反思:展示交流不充分,教師指導制作指南針的方法不夠細致,沒有講清楚每一個步驟的緣由,導致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指南針的難度加大,沒有提前和學生講清楚,磁鐵會影響指南針的偏轉,導致部分學生制作指南針不成功。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引出該節課主題教師展示制作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同時講解制作方法學生根據理解動手制作指南針,教師根據情況進行指導學生根據實驗標注指南針磁極,教師進行講解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回顧課堂內容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