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教學設計年 級 五年級 學 科 科學 備課時間 5.1課 題 滑輪的作用 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單元主題 簡單機械單 元 解 讀 “簡單機械”單元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內容。本單元是在中年級學生認識了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和快捷之后,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常見的簡單機械。本單元通過觀察、實驗、閱讀、案例分析等活動,引導學生先認識杠桿類簡單機械(杠桿、輪軸、滑輪)的作用及原理,再認識斜面類簡單機械(斜面、螺旋)的作用與原理,最后認識簡單機械的組合——機器(自行車)的結構和作用,使學生意識到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工具,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是人的力量的一種拓展。課 標 要 求 內容要求: 1.能說出完成某些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 2.能說出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是常見的簡單機械,簡單機械可以幫助人們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含義、構成、類型。 4.能歸納出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作用。 5.能舉例說出使用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實例。教 材 分 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研究定滑輪的作用”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定滑輪的特點和作用。活動2“研究動滑輪的作用”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動滑輪的特點和作用。活動3“研究滑輪組的作用”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組的作用。應用與拓展“尋找滑輪的應用”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感受使用滑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設計滑輪裝置”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術設計、技術實踐的能力,體現了科學與技術、工程、數學的整合。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觀察、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滑輪的興趣;幫助樹立尊重證據、作出判斷,能與他人合作學習、交流溝通,尊重他人、形成集體觀點的科學態度。學 情 分 析 從生活經驗來看,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比如晾衣架等;從知識基礎來看,學生已經知道了杠桿的作用,而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從思維水平來看,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根據實驗現象,歸納出實驗結論,這些都為本課學習奠定了基礎。教 學 目 標 知道什么是定滑輪和動滑輪及其特點 知道使用滑輪組時拉力與重物的關系,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通過實驗觀察和理論分析,探究兩種滑輪的作用和實質。知道什么是定滑輪和動滑輪及其特點。重難點 分析 【學習重點】 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學習難點】 使用滑輪時進行理論分析預 學 任 務 單 [預習提綱] 1、課前收集生活中有哪些機械應用到了滑輪。 2、預習本科內容。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每周一早上,我們都會在操場上國旗桿下升國旗,旗桿的頂端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向下拉繩子,國旗就會往上升。 同學們,想一想,這個滑輪有什么作用呢? A:我認為就是繩子隨著滑輪把國旗向上拉。 B:我認為滑輪改變了力的方向,使我們非常省力的把國旗升上去。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滑輪的作用,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探究 活動1:研究定滑輪的作用 像旗桿頂端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照書中圖片上組裝實驗模型,在定滑輪一端掛三個鉤碼代表重物,然后在另一端逐個掛鉤碼,達到平衡時,記錄鉤碼的數量。 思考: 平衡時,定滑輪兩邊的鉤碼數量相同嗎?用力方向和重物運動的方向有什么不同?說明定滑輪有什么作用? 討論: 通過以上實驗,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提示: 改變代表重物的鉤碼數量,多試幾次。 請同學們圍繞以上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要求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 小組討論。 小組展示匯報。 其他小組提問、補充。 小結: 定滑輪左右兩邊的鉤碼個數一樣多時,兩邊才平衡,說明定滑輪不省力。 用力方向和重物運動方向相反,比如升國旗,向下用力,國旗向上升。說明了定滑輪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定滑輪,知道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用力方向,這節課,我們來看一下動滑輪吧! 探究 活動2:研究動滑輪的作用 除了定滑輪,還有一種可以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想一想,動滑輪有什么作用? 用測力計直接提起4個鉤碼,觀察用力方向和大小。 照下圖組裝一個動滑輪,并通過它將重物提起,觀察用力大小。多做幾次,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思考: 直接提起鉤碼與通過動滑輪提起鉤碼,所用的力是否相同?通過分析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 討論: 動滑輪與定滑輪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結: 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區別: 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用力放方向; 動滑輪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活動3:研究滑輪組的作用 在生活中有時移動重物,需要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這就構成了滑輪組。想一想,滑輪組有什么作用? 請同學們,根據猜想提出假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得出結論,要求每個同學都參與。 假設: 我認為滑輪組既( )力,又( )用力方向。 并說出假設依據是什么? 照右圖組裝一個滑輪組,用它提起不同的重物,觀察用力方向和用力大小,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討論: 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滑輪組有什么作用?和你的假設一樣嗎?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各有什么優點? 小結: 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不能改變方向,但可以省力;滑輪組既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也可以省力。 應用與拓展 說一說,下圖中的機械用到了哪種滑輪。 設計滑輪裝置 如何將建筑材料運到房頂?請選擇合適的滑輪設計一個裝置,并畫出來。板書 設計 滑輪的作用 定滑輪:方向相反 動滑輪--省力、方向不變 滑輪組--省力,方向改變教學 反思 本課是一節既有趣味性,又充滿挑戰性的課。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繼,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完成教學目標,教學中我對每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設計。 不足之處: 忽視了學生實驗方案設計的指導,學生怎樣來設計實驗驗證定滑輪和動滑輪是否省力,這是個難點,單憑學生分組討論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參與討論并及時指導,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指導 教師 意見附:課后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 (項目化作業、實踐性作業、能力提升作業、基礎作業等)分層布置 作業內容 設計意圖 時長基 礎 性 作 業 1、在升旗儀式時,我們可以看到旗桿的頂端有一個滑輪,請問這個滑輪是( )滑輪(“動”或“定”) 2、像旗桿頂端的滑輪那樣,( )在一個地方,( )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3、動滑輪能省力。 ( ) 4、滑輪組可以改變方向、也可以省力。 ( ) 基礎作業主要是鞏固學生對滑輪的認識。 5分拓 展 性 作 業 1、學校旗桿頂端的定滑輪起不到省力的作用,完全可以不用。 ( ) 2、定滑輪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 3、定滑輪也很省力。( ) 4、塔吊上歲中午一起移動的滑輪是定滑輪。 ( ) 5、旗桿頂端的滑輪的作用是( ) 能改變方向,但不能省力 既不省力,有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6、不能改變物體受力方向的是( ) 動滑輪 定滑輪 滑輪組 讓學生更進一步加深對滑輪的理解。 1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