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雪域天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感受、體驗藏族音樂和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2.知曉長音和一字多音是形成藏族音樂風格的重要音樂元素。3.通過聆聽、模仿、模唱、律動、探究的方式,學唱并表現歌曲。4.感受藏族的音調風格和風土人情,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教學重、難點重點:感受、體驗藏族音樂和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難點:準確演唱歌曲中的長音以及一字多音的地方。教學方法聆聽、模仿、體驗、律動、探究。教學過程課前三分鐘常規練習。音階、二度以及三度旋律音程、二聲部三度和聲音程的模唱。設計意圖:通過音階模唱,讓學生建立唱歌的狀態;通過二聲部的模唱,讓學生建立合唱的狀態。柯爾文手勢圖。(一)情境導入 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1.師:同學們,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燦爛的文化。今天,一起和老師學習幾個舞蹈動作,猜一猜是哪個民族的?生跟隨老師學習藏族舞蹈中顫膝、一步一靠、 第一基本步以及退踏步的基本要領。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藏族的動作,讓學生了解藏族的基本體態和動作。 2.師:讓我們跟上音樂來感受。(《北京的金山 上》音樂伴奏)“嘿!巴扎嘿!”是哪里的語言? 生:藏族。 師:這是藏族人民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表達敬意獻上哈達的動作。 3.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感受藏族的風土人情。視頻中歌曲的名字叫《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讓我們一起感受這首歌曲的旋律。4.師用柯爾文手勢唱歌曲的旋律。樂曲中有幾個音很長,出現在樂曲的什么地方? 生:結尾 師:西藏地區地域遼闊、人煙稀少,喜歡唱歌的藏族人民都能夠將歌聲唱得高亢嘹亮,悠遠綿長。 我們用長長的氣息唱好這幾個尾音,讓音樂唱得遼闊一些。 5.師:我們仔細觀察樂譜,樂曲中主要出現了哪幾個音?生:五個音,分別是1、2、3、5、6 師:這是中國民族調式中的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歌曲結束的最后一個音也是歌曲的主音,這首樂曲為中國民族五聲羽調式。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模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讓學生認識五聲調式,并了解長音是藏族歌曲風格的重要元素。并讓學生掌握長音的唱法,要唱得悠揚而遼闊。(二)學唱歌曲 《巴塘連北京》1.師:很多作曲家用1 2 3 5 6創編了很多藏族歌曲,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仔細聽。2.師唱旋律,生感受。(師唱《巴塘連北京》的旋律)師:我們一起用畫旋律線的方式感受樂曲,歌曲的旋律有怎樣的特點? 生:旋律的起伏很大。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唱旋律、學生畫旋律線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巴塘連北京》旋律的特點:起伏很大,像一座座雪山一樣。3.師:歌曲的節拍有怎樣的特點呢?是否也出現了長音?你是否能找出來?生:跟隨老師律動。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樂曲中出現了3次長音。4.師生接唱旋律,樂句中的相同之處?生:結尾相同。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聆聽、模仿、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歌曲中長音的唱法,并了解換頭合尾的創作手法。5.師:我們加入歌詞演唱,你認為歌曲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生:歌曲出現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加入歌詞完整地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加入歌詞演唱,讓學生發現藏族歌曲的另一個重要的音樂元素:一字多音;通過聆聽、跟隨、模仿等方式,讓學生準確掌握歌曲的節奏。 6.師:歌曲中為什么把彩虹比作云間金色的路? 巴塘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幾千米,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每當一地的公路修筑起來,當地的人們心情都非常激動,這首歌表現了藏族人民的喜悅心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拓展延伸《天路》 歌手 韓紅1.師:現在藏族地區不但有了川藏公路,更有了通向北京的青藏鐵路。為了歌頌對青藏鐵路做出貢獻的建設者,有位作曲家專門寫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師:這首歌曲中是否也出現了長音呢?我們試著找一找。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歌曲《天路》,學生對藏族歌曲的風格有了進一步的了解。2.師生接唱旋律,加入歌詞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3.師:今天我們走進了西藏,感受了多彩的西藏風情,你能用一句話總結歌曲的特點么? 生:旋律悠長、深情、激昂、高亢、悠長。小結:今天我們走進一個民族,了解一種音樂風格,藏族音樂就是這樣高亢悠揚、優美遼闊、婉轉動聽、仰之彌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