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身體的運動教科書 書 名: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1.身體的運動是由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的。 2.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關節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觀察方法,感知人體運動時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2.能通過自制的模型將自己觀察、感知、思考的結果呈現出來。 科學態度目標 1.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與人體有相似的運動結構,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身體的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2.學生掌握基本的身體運動技巧。 教學難點: 1.正確的身體鍛煉方法。 2.如何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和興趣。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1.引入:播放小朋友跟著音樂跳舞的視頻。 2.提問:剛才的舞蹈視頻中,小朋友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了運動 (預設:手、腿、腰、頸...") 3.活動:我們一起來摸一摸自己的大腿和膝蓋,說說你們都摸到了什么 (預設:皮膚、骨頭、肌肉、關節 4.講解:出示資料,簡單介紹骨、關節和肌肉。 5.揭題:骨關節和肌肉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其中骨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架-一骨骼。 它們是怎樣完成運動的呢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并促進它們的生長呢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身體的運動”。(板書:身體的運動) 探索一:舉啞鈴觀察.上肢運動 1.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幫助卡。 2.小結:人體在進行各種運動時,骨、 關節和肌肉協同完成工作,其中骨支持人體的運動,是人體運動的基礎;關節是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使骨的運動更靈活:肌肉附著在骨上,通過收縮帶動骨產生運動,為人體運動提供了動力。 探索二:制作運動模型 1.引導:播放用筷子(或短木棍)、 橡皮筋和線繩制作運動模型的視頻。 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模仿視頻制作-一個前臂抬起的運動模型。 3.交流: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當于骨、關節和肌肉。 4. 探討 教師:你們認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當于骨、 關節和肌肉 學生1:我認為模型中的筷子(或短木棍)相當于骨,線繩連接的部分相當于關節,橡皮筋相當于肌肉。 教師:通過觀察模型運動,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2:我發現骨、關節和肌肉是共同運動的。. 教師匯總大家的發言。 小結:骨、關節和肌肉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他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體的各種運動。 探索三:保護骨、關節和肌肉的健康 1.講解:青少年時期,快速的生長和發育會促使肌肉、骨骼發生變化。這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各部位均衡負重,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教學提示: 出示正確的坐姿、站姿和走路姿勢的圖片。) 2.引導:播放舉重、 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等各項奧運比賽的視頻,并引導學生閱讀資料。 3.交流:指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育,我們可以怎么做 組內研討幫助卡 教師: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育,我們可以怎么做 學生1:我認為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育。 學生2:我認為可以通過多吃鈣含量高的食物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育。 教師匯總大家的發言。 4小結:平衡臘食、經常參加體有鍛煉可以使身外體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免疫力也更強。 講解:(教學提示:出示運動導致受傷的圖片。)運動中有時候會受傷,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我們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必要時穿戴護具,運動中保持正確的姿勢。 拓展與小結 1.過渡:生活中有許多與我們身體運動的結構相似的物體,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并找出它們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 節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2.布置任務:出示門窗.上的合頁和塔吊圖片,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