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音樂會(第一課時)《我是小音樂家》教學目標通過“mi re do”的音符律動活動,快速走入歌曲旋律的結構性組織內部,從聲勢演唱唱譜,逐步加深和鞏固對歌曲旋律組織特點的感知。 通過低聲部模擬聲的添加,充分刺激音樂知覺的作用,積極發揮聲部的聽覺關注從而實現二聲部的演唱合作。 在歌曲演唱中,拉近“我”與音樂家的關系,表達“我是小音樂家”的自豪快樂的情感體驗。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特點,學唱歌曲。教學難點: 二聲部的演唱。教學過程“mi re do”音樂律動活動 師生互動中揭題——mi re do 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音符和大家一起做音樂游戲,師邊做柯爾文手勢邊唱出321,你能不能跟我來唱一唱這三個音。 觀看音樂律動尋找“mi re do” 你能在下面這段音樂中找出這三個音分別藏在哪里嗎? 完整聆聽與律動反應 當學生聽到以下帶有mi/re/do時做聲勢動作反應,其他部分做自由動作等待。 空間探索,律動表現 在空間行走中表現樂句,出現mi/re/do的聲勢反應時,則原地表現。 旋律感知與旋律演唱 跟著老師一起去找一找這些旋律。(音畫同步) 2、師生合作演唱,生演唱“回聲”(重復)部分。 3、學生跟音樂伴奏演唱,在身體律動中完整演唱樂譜。 三、歌曲演唱 1、剛剛這段音樂就來自一首好聽的歌曲,里面有很多小演奏家,聆聽翻唱,PPT呈現歌譜。2、ppt呈現 (倫敦 吉他 勃隆 /柏林 提琴 地隆 /巴黎 法國號 嘟隆) 學生演唱歌曲。 四、豐富音樂加入低聲部 1、教師播放鋼琴彈奏的低音聲部。 師:你們美妙的歌聲吸引了一位神秘的音樂家為我們伴奏。 2、教師提示什么時候唱,什么時候停,當進入歌曲的模擬聲部分時停止演唱,身體也停止。 3、跟隨錄制的音頻,全體一起演唱添加的低聲部。 4、高低聲部合作演唱。 師:可以邀請你身邊的小伙伴和你進行合作,一人演唱歌曲,一人演唱bong來伴奏。 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就要結束啦,只要我們抓住音樂的瞬間,終將會成為潛力無限的小小音樂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